陆峥把电线绕在胳膊上,正蹲在墙角找钉子眼,林晚弯腰检查最后一排货架的螺丝。她刚直起身,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比刚才张婶她们走时热闹多了。
她抬头一看,村支书双手捧着一块红布包着的木牌,笑呵呵地跨进院子。身后跟着三四个村民,有男有女,都伸着脖子往里瞧。
“来了!”林晚赶紧迎上去。
村支书把木牌往桌上一放:“可算赶在试营业前送到。全县第一个农村个体户经营许可证,就挂在你这儿!”
林晚心跳快了一拍,脸上却稳着,只笑着接过红布一角:“您亲自跑一趟,真是给足了面子。”
“这可是大事。”村支书揭开红布,露出一块深红色木匾,上面烫金大字写着“个体工商户经营许可证”,右下角盖着红章,“上面点了头,咱们大队也得跟上。你是头一个试点,政策给你敞开门。”
围在门口的村民探头看,有人小声念:“个体工商户……这是正式挂牌了?”
“可不是嘛!”村支书声音提高,“以后这仓库就是合法门面,卖货收钱都清清楚楚,不怕谁说闲话。”
林晚伸手抚过那块牌匾,手指碰到“经营”两个字时顿了一下。她抬头看向村支书:“国家给机会,咱就得干出个样子来,不给您添麻烦。”
“好话!”村支书一拍大腿,“我就信你能行。不过也得提醒一句,这牌子是荣誉,也是责任。别超范围经营,别乱涨价,更别搞假冒伪劣——上面盯着呢。”
“您放心。”林晚点头,“我卖的每样东西都有进货单,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旁边一个村民插嘴:“那以后能不能赊账?手头紧的时候……”
林晚还没开口,村支书先摆手:“不行!个体户不是供销社,没那个规矩。要买就拿钱,要货就交票,清清楚楚才长久。”
那人讪讪闭嘴。
这时王秀莲拄着拐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拎着个水壶。她一眼就看见桌上的牌匾,脚步猛地停住。
“这……这不是县里发的那种证牌吗?”她走近几步,眯眼看那几个烫金字,“我记得去年李家屯老赵想申请,跑了三个月都没批下来。”
村支书笑道:“那是他材料不全。林晚这边手续齐备,又有承包合同,大队直接报上去就批了。”
王秀莲没应声,转头盯住林晚:“那你之前拿回来的那个青釉瓷罐……是不是早就知道能办这个?”
林晚心里一紧。
那天她用空间里的新瓷罐换了摔碎的老物件,说是城里进货带回来的样品。现在婆婆突然提起,显然是起了疑心。
她不动声色:“妈,那罐子本来就是准备拿来当样品摆柜的。我早打算走正道做生意,当然得提前备点像样的东西。”
“可那时候连仓库都没影儿!”王秀莲声音拔高,“你哪来的把握?”
林晚笑了笑:“我不是有陆峥嘛。他说粮仓能包下来,我就敢往前走一步。再说,现在政策松动了,只要肯干,路总会开。”
王秀莲愣了几秒,忽然一拍大腿:“怪不得你敢把三十块钱全投进去!原来心里早就盘算好了!”
她这话一出,连村支书都挑了眉。
“你还投了钱?”他问。
“退伍津贴。”林晚轻声说,“他一分没花,全拿出来支持我。”
村支书沉默片刻,叹了口气:“这兵没白当。护得住家,也信得过人。”
王秀莲站在那儿,脸上的表情变了好几回。从疑惑到震惊,再到一种说不出的佩服。她慢慢走到林晚身边,把手里的水壶放在地上,低声说:“娘以前瞎操心,总觉得你是个外人,怕你拖累俺们家。现在我才明白,你是带着福气来的。”
林晚鼻子一酸,没说话,只轻轻点了点头。
“这块牌挂哪儿?”村支书问。
“门口正上方。”林晚指了指仓库大门上方那块空着的墙板,“已经打好眼了。”
陆峥放下电线走过来:“我来钉。”
他从工具包里拿出锤子和长钉,踩上板凳,把牌匾对准位置。林晚扶着底边,王秀莲踮脚帮忙调整角度。
“偏左一点……再抬高半寸……好了!”王秀莲喊。
陆峥一锤砸下,钉子稳稳钉进木梁。
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赞叹。
“真气派!”
“这字亮堂,老远就能看见。”
“以后娃们买东西,都知道是正经铺子了。”
村支书掏出一张纸:“这是许可证复印件,贴墙上。原件你自己收好,别弄丢。”
林晚接过,折好塞进衣兜。
“还有件事。”村支书压低声音,“这两天镇上有风声,说要查无证摊贩。你这块牌要是早点挂出去,也能震慑一下那些歪心思的人。”
林晚明白他的意思。南街那边已经开始有人仿她的辣条,只是还没闹大。
“我知道分寸。”她说,“该守的规矩,一条都不会破。”
村支书点点头,又叮嘱几句,转身离开。其他人见仪式结束,也陆续散去。
院子里安静下来。
林晚站在门前,仰头看着那块崭新的牌匾。阳光照在“个体工商户”几个字上,金光闪闪。
王秀莲站她旁边,久久没动。
“妈,您回去歇会儿吧。”林晚说,“待会还得忙。”
“我不累。”王秀莲摇头,“我就想多看两眼。这可是咱们家头一回挂上公家的牌子。”
她顿了顿,忽然说:“明天开张,我来守头班。”
林晚一愣:“您腿脚不方便……”
“方便!”王秀莲打断她,“我能坐着看摊,能收钱记账,还能盯着谁想偷摸拿货。你放心,绝不给你丢脸。”
林晚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没再推辞:“那就辛苦您了。”
王秀莲笑了,拍拍她的手:“一家人,说啥辛苦。”
陆峥走过来,手里拿着剩下的钉子:“电灯线下午就能通。”
“好。”林晚回头看了眼仓库内部。货架整齐,货物分类清晰,果冻箱、辣条包、汽水糖全都码得整整齐齐。张婶她们整理过的区域一丝不乱。
“明天一早,就正式开门。”她说。
王秀莲忽然想起什么:“对了,牌匾底下得挂个名字。光有证,没招牌,人家不知道叫啥。”
林晚早有打算:“就叫‘便民小卖部’。”
“好名字!”王秀莲连声说,“实在,又接地气。”
陆峥从兜里摸出一张纸,上面是他昨晚画的草图:“我在门口加个遮阳棚,雨天也不耽误生意。”
“还得做个价目表。”林晚补充,“挂在显眼处。”
三人正说着,院外又响起脚步声。
林晚转身看去,是二赖子推着板车来了,车上堆着几捆竹竿。
“林姐!”他远远喊,“你说的遮阳棚架子,我给你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