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月闻言,停下手中的动作,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回应道:“嗯,我也相信我们一定都能考上。不过,我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我想考到京都大学。”
“什么?”周红梅的声音突然拔高,她惊讶地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许明月,“为什么啊?你家不是在海市吗?去京都那么远,你一个人在那边多不方便啊!”
面对周红梅的疑问,许明月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解释道:“其实,我想做的事情,只有在京都大学才能完成。那里有我需要的资源和环境,所以我一定要去。”
周红梅听了许明月的话,虽然还是有些不理解,但她知道许明月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很难改变,于是她轻轻拍了拍许明月的肩膀,鼓励道:“既然这样,那你可得更加努力复习了哦!不过我相信你,你这么聪明又这么努力,一定可以考上京都大学的!咱们一定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两人继续整理着资料,窗外的雨渐渐停了,月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许明月望着窗外,心中充满了动力,她坚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这充满希望的复习时光,也将成为她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翌日,许明月起了个大早,走了十几里山路到县城,又从县城坐公交车去市里的书店购买复习资料。书店里已经挤满了人,都是来买复习资料的知青。她踮起脚尖在人群中张望,突然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傅井野和林桑桑正站在书架前,专注地翻看着一本物理参考书。
许明月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想要转身离开,然而,就在她准备迈步离开的瞬间,林桑桑突然抬起头来,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不期而遇。
“许知青!”林桑桑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惊喜,她像是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样,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来,紧紧拉住了许明月的手,“真的是你啊!”
傅井野也紧跟着走了过来,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久违的笑容,仿佛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般。“好久不见,许知青。”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
许明月只觉得喉咙有些发紧,一时间竟然有些语塞,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勉强挤出一句:“你们……还好吗?”
“嗯,还不错。”傅井野挠了挠头,笑着说道,“就是那边的条件确实艰苦了些,不过现在好了,可以考大学了!”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似乎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三人就这样站在书店里面,聊了很久。许明月从他们的话语中了解到,他们被分配到的地方非常偏远,甚至连电都没有,晚上只能靠点煤油灯来照明看书。尽管生活条件如此艰苦,但林桑桑看起来却比以前瘦了一些,不过精神状态倒是很好,说起话来眼睛依然闪闪发亮,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
许明月和傅井野、林桑桑等人分别后,独自一人在书店里闲逛着。她仔细地浏览着书架上的书籍,挑选着自己需要的材料。经过一番精挑细选,许明月最终买了几本对她后续复习非常有帮助的书籍。
当她回到知青院时,周红梅一见到她,便立刻迎了上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明月,你可算回来了啊!”
许明月微笑着回应道:“是啊,我回来了。你看,我还买了好几本我们后续复习需要的资料呢。”说着,她晃了晃手中的书袋。
周红梅好奇地凑上前去,看了看那些书,然后问道:“对了,你在市里有没有碰到其他知青啊?”
许明月想了想,回答道:“有啊,我还在市里看到傅知青和林知青了呢。”
周红梅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急切地问道:“哦?他们怎么样?”
许明月将在书店里与傅井野、林桑桑的交谈简单地叙述了一遍,“他们被分到了很偏远的地方,那里的条件可艰苦了。不过,他们还是很积极地准备考大学,这种精神真的很让人钦佩。”
周红梅听后,不禁点了点头,感慨地说:“是啊,没想到他们吃了这么多苦。不过,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这是好事啊。”
接下来的日子,许明月和周红梅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做题。随着考试的临近,知青院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就在距离考试还有半个月的时候,许明月收到了一封信,是傅井野寄来的。信里说他们那边出了些状况,有几个知青因为受不了苦放弃了考试,但他和林桑桑会坚持到底。还鼓励许明月也加油,一定要考上大学。许明月看完信,心中满是感慨。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日,高考前夜。
许明月躺在知青院的通铺上,盯着屋顶发黑的横梁。身旁的周红梅翻来覆去,草垫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整个大屋里,十几个女知青几乎无人安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张。
“明月,你睡了吗?”周红梅的声音仿佛被黑暗吞噬了一般,低得几乎听不见,但在这万籁俱寂的夜晚,却又显得格外清晰。
许明月本来已经有些迷迷糊糊,听到这声呼唤,她一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她侧过身子,目光穿过黑暗,落在周红梅的脸上。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她看到周红梅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有些惊恐。
“怎么了?”许明月轻声问道。
“我心跳得好快,像要蹦出来似的。”周红梅的声音有些颤抖,她紧紧抓住许明月的手,然后将它按在自己的胸口,“你摸摸。”
许明月感受到手掌下那急促的心跳,如同鼓点一般,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她的掌心。她不禁想起自己的心跳,同样也是如此紊乱。明天,就是那个改变命运的日子,这么多年的等待,三个月来没日没夜的拼命复习,所有的努力,都将在这三天得到检验。
“别怕,”许明月轻声安慰道,其实她也不知道这句话是说给周红梅听,还是说给自己听,“我们准备得很充分了。”
然而,周红梅似乎并没有因为这句话而平静下来。她突然像触电一样坐起身来,然后在黑暗中摸索着,点亮了床头的煤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房间的一角,也让许明月看清了周红梅脸上的紧张和焦虑。
“我再检查一遍文具。”周红梅喃喃地说道,仿佛只有这样,她才能稍稍安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