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珍成为珍珠女王,在村子里传为佳话。这给高秀平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高秀平以秀珍姐为榜样,更加努力学习知识,之前当小牛倌时候对付倔牛的戾气被岁月稀释,变成不断前行的动力。
曲美学看到高秀平的飞速成长,建议她再跳一级,也就是小学阶段的最高级别,六年级。高秀平开始的时候有些担心,毕竟自己一直都是跳级状态,很多知识没有系统学习。曲美学老师鼓励她道:“秀平,你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上进心,之前每一次跳级你都能快速适应并取得好成绩,我相信你这次也没问题。六年级的知识虽然更难,但只要你肯努力钻研,一定可以克服困难。”
在曲美学的鼓励和扶持下,高秀平咬了咬牙,决定挑战一下六年级。曲美学跟六年级的班主任司永鹏老师商量制定了针对高秀平的特殊教学方案,李兴年校长也特别重视:“这样的好苗子不多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一定要好好培养。”
从高秀平第一天上学到现在,时光老人走了十个月的旅程,除掉暑假时间高秀平在学校的时间还不到八个月。在这八个月时间里,高秀平从一年级一路跳级,如今即将冲刺小学阶段的最高年级,坐实了“学霸”的头衔。当然在那个年代,没有学霸一说,就是优等生,高材生,她的名字在全校师生中无人不知。
高秀平带着李校长和曲美学等老师们的希望,告别充实忙碌的五年级,投入到未知的六年级生活中。刘德好、高玉贞等同学对她恋恋不舍:“高秀平,你不在我们没有人一起讨论题目,学习要落后了。”
高秀平说:“我们下课还可以一起玩,你们有不会的问题问老师,娄翰林也能帮到你们,不会落后的。”
娄翰林则非常开心:“你不在我们班级,我的数学就有希望得第一名了,真好!”
高秀平瞥了他一眼:“看看你能耐的,有本事跟我一起跳级啊!”
此话一出,娄翰林立马像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小声嘀咕道:“我哪有你那本事,你就是个怪物,学习起来不要命。”
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高秀平也跟着笑了,随后便和大家挥手告别,转身走向六年级的教室。
走进新教室,高秀平有些紧张,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状态。司永鹏老师热情地把她介绍给同学们:“这是高秀平同学,大家要向她学习。”
同学们纷纷投来好奇和敬佩的目光。高秀平刚坐下,就有同学主动过来和她搭话:“你就是那个一路跳级上来的高秀平啊,太厉害了!以后可得多教教我。”
高秀平不好意思地说:“我还得向你们学习呢,你们要帮帮我,我们一起进步。”
高秀平坐在座位上的瞬间,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新班级的同学都是和她年龄相仿的同龄人,有的比她还大。之前她在班级里看到的都是比她小的弟弟妹妹,她没有畏惧感,如今面对一群同龄人,她有一种敬畏心,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进入六年级后,学习的难度果然大大增加,课程进度也更快。一开始,高秀平有些跟不上节奏,看着同学们都能轻松解答的题目,自己却一头雾水,她心里很是着急。但她没有气馁,利用课余时间疯狂补习之前欠缺的知识,向老师和同学们虚心请教。在这个班级,高秀平有几个要好的同学,有王金喜、王金双,还有高小女。王金双和王金喜怎么也没想到,昔日的小牛倌,如今跟他们成了同学。王金双主动找到高秀平:“小牛倌,你有什么不会的问题问我,我还会像以前那样教你。”
高秀平高兴地说:“好呀好呀,现在想起放牛的日子,感觉自己好可怜啊。”
王金喜说:“你那时候说爱学习,我还不信。现在我服了,你可真是学习的料子,我就不行了。”
高秀平鼓励说:“谁说不行啦,那是你学习不认真,你要是认真点,一样可以学好。”
高小女拉着高秀平时手说:“秀平,想不到我们能成为同学,我可比你大一岁呢。”
高秀平说:“主要是我放牛那几年,耽误的时间太多,我想把时间撵回来。”
高小女说:“你这追赶的速度也太快了,都赶上大汽车了。”
然而,并非所有同学都对高秀平友好。班上有个叫包庆礼的同学特别调皮:“小牛倌同学,你不会把我们当成牛一样吧?我就不信了,你难道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高秀平说:“我其实一点都不厉害,我只是比你们用功。”
一次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难题,高秀平经过思考后举手回答,结果答错了。包庆礼拖着长音怪腔怪调地说:“我说怎么样?不会了吧?还跳级上来的,我看就是太嘚瑟了,还以为真有啥本事呢。”
同学们听了,都将目光投向高秀平,高秀平的脸涨得通红,手指无意识地在课本边角折出扇形褶皱。但她很快冷静下来,微笑着说:“包庆礼同学,你要是觉得我没真本事,不如咱们下次考试比一比,看谁的成绩更好。”
包庆礼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冷哼一声。从那以后,高秀平化压力为动力,更加努力学习。同学们发现她把生词写在手心,都跟着模仿。晨读时,同学们摊开的手掌像绽放的十字花瓣。高秀平不仅在学习上不断进步,还凭借善良和真诚逐渐赢得了更多同学的认可,包庆礼也在一次次事实面前,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印象:“没想到高秀平是真用功啊,别的不说,就凭下课从来不出去玩这一条,我真是服了。”
知识在不断增长,高秀平的自信心也在与日俱增,她的努力渐渐有了成效。慢慢地,她在课堂上开始重新积极回答问题,对知识的掌握也越来越扎实。司永鹏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开始更加关注她的学习情况,还额外给她布置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
一次单元测试中,高秀平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这让那些原本有些轻视她的同学刮目相看。有几个之前比她年龄大的同学主动向她请教学习方法,高秀平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秀平不仅适应了六年级的学习节奏,还成为了班级里的学习榜样。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不断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像秀珍姐一样成为一个让人敬佩的人。
有一次课堂上,高秀平因为一道难题没有做出来而情绪低落。司永鹏老师看出了她的心思,把她叫到办公室,耐心地给她讲解错题,还鼓励她:“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一次失败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高秀平听后,重新振作起来。此后,她更加努力,不懂就问老师和同学。渐渐地,她适应了六年级的学习节奏,成绩也越来越好,再次成为了班级里的佼佼者。
有一次写作文,司永鹏老师出的题目是《记一次惊心动魄的事件》,高秀平写的是当小牛倌的时候遇到狼的事,她把狼眼睛比作飘在黑夜里的绿灯笼,司永鹏老师读了她的作文后,全班同学倒吸冷气,对她的文笔大为赞赏。同学们听着高秀平笔下与狼斗智斗勇的惊险情节,都听得入了迷。包庆礼也一改往日的态度,满脸钦佩地说:“高秀平,原来你还有这么传奇的经历,我真是服了。”
这次作文的成功,让高秀平更加自信。她在学习上愈发积极主动,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同学们辅导功课。在她的带动下,班级里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李校长看到同学们对高秀平当小牛倌的经历很感兴趣,决定让高秀平给同学们做一次演讲,讲一讲放牛的经历,讲一讲放牛的时候,看到其他同学上学,自己那种渴望得到上学机会的心情。高秀平接到演讲的任务后,既紧张又兴奋。她精心准备了讲稿,反复练习。演讲前夜,她梦见自己变成牧童骑牛穿越教室,粉笔灰如雪花落在牛角上。演讲当天,全校师生齐聚操场。高秀平站在台上,有些忐忑地向台下望去。深吸一口气后,她开始讲述自己放牛时的艰苦生活,以及对上学的渴望。她讲到自己在放牛间隙偷偷看其他孩子读书,讲到自己为了能上学努力争取的种种经历。台下的同学们听得十分入神,不少同学眼中泛起泪花。演讲结束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李校长走上台,激动地说:“高秀平同学的经历是一部奋斗史,大家要以她为榜样,珍惜学习机会。”
曲美学老师说:“还可以把遇到狼群以及小伙伴被狼咬伤的事情说出来,让孩子们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生活中还会有很多危险需要他们去面对。”
李校长说:“对,这是很好的教育题材,有说服力。”
之后,学校组织了一次学习经验分享会,邀请高秀平再次上台。这次,她不仅详细讲述了遇到狼群、小伙伴被狼咬伤的惊险过程,还分享了自己一路跳级的学习方法和心得。同学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向她学习。前排同学把板凳挪出了犁地的效果。
随着高秀平的名气越来越大,邻校也听说了她的事迹,邀请她去做交流分享。高秀平欣然前往,在邻校的舞台上,她更加自信从容,将自己的故事和感悟传递给更多的人。而她自己,也在一次次的分享中,不断成长,为未来的人生之路积攒着力量,她相信,知识一定能让她的人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高秀平在学校的名气更大了,她没有骄傲。每天除了日常的学习任务之外,她自己看书识字,不会的字就查字典。吴老师给她的那本字典都被她翻烂了,字典的书脊用麻线重新缝过,内页边缘浸着汗渍形成的波浪纹,可她仍视为珍宝。高秀平在阅读时发现字典扉页里有吴老师题字:“字如珍珠,需以心磨”,油灯将褪色墨迹映出虹彩。
有一天课间,高秀平把字典放在课桌上,就出去和同学们聊天了。包庆礼从旁边走过,阴阳怪气地说:“哟,这字典怎么成这样了,这就是优等生的神器吗?”
包庆礼说着把字典拿在手里仔细看看,仿佛在看一个战利品,其他几个同学感到好奇也来看:“原来优等生居然用这样的字典,真是不敢相信。”
“给我看看,啧啧,都这样了,咋用啊?”
同学们挤着看破字典,脑袋叠成的罗汉能去庙会表演。包庆礼说:“我感觉有一股牛粪味。”
这时候手拿字典的同学赶紧把字典扔在地上。高小女提出反对意见:“你们怎么能这样说高秀平同学呢?这是对人不尊重。”高小女反驳包庆礼时辫子甩出的弧度都能测量气势值。
包庆礼不服气:“你尊重她你闻一闻,看看有没有牛粪味?”
说着包庆礼抓起掉在地上的字典扔向高小女,高小女躲闪不及,字典砸到了她身上,字典掉落时哗啦哗啦散开的纸页如同受惊的鸽子群。从字典里还掉落一片干枯的苜蓿叶,那是高秀平当年放牛时候采集的,那是她放牛岁月独有的记忆。高秀平走进教室,看到这一幕,怒火中烧。她快步走到包庆礼面前,冷冷地说:“包庆礼,你太过分了!这字典对我意义重大,你不尊重它,就是不尊重我。”
包庆礼被她的气势震慑,却还是嘴硬道:“不就是本破字典吗,有什么了不起。”
高秀平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这字典陪我走过很多学习的日子,它见证了我的努力。你可以不理解,但请你尊重别人的东西。”
周围的同学听了,纷纷点头。包庆礼有些心虚,但还是不愿服软。这时,司永鹏老师走了过来,了解情况后,严肃地批评了包庆礼:“包庆礼,你应该向高秀平同学道歉。每个人都有自己珍视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
包庆礼低着头,脖颈红得像抹了辣椒酱的馒头。小声说了句“对不起”。高秀平捡起地上的字典,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字典的前后封皮都被摔掉了。高秀平心疼地抚摸着字典,眼眶微微泛红。司永鹏老师见状,温和地说:“高秀平,老师知道这字典对你很重要,回头老师帮你粘好。”
高秀平感激地点点头,说:“谢谢老师,我自己也能粘好。”
包庆礼在一旁,看着高秀平珍视字典的样子,心中有些愧疚。
从那以后,包庆礼彻底改变了对高秀平的态度。他主动帮高秀平一起修补字典,还在学习上向她请教问题。高秀平看到了包庆礼的成长,不计前嫌,耐心给他讲解。她知道,作为成长,不过是把放牛时的执着换成对学问的较真,把防备狼群的警觉化作攻克难题的敏锐。
操场边,几只麻雀正在争食同学们掉落的饼渣,如同他们争夺着知识的碎屑。高秀平抚摸着口袋里最后半块馍,捏碎了撒向鸟群,此刻她终于明白,真正的珍珠女王,是能让每粒平凡的沙砾都看见变成珍珠的可能。
一只麻雀叼着饼屑飞走了,在高秀平头顶转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