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会议室的门,里面已经坐了十几个人。
有年轻的工人,也有上了年纪的老师傅;有男同志,也有女同志;还有几个家属带着孩子。
大家正在低声交谈,看到苏敏之和崔厂长进来,都站了起来。
“都坐,都坐。”苏敏之摆摆手,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今天就是让大家尝尝新产品,说说真实感受,不用拘束。”
这间会议室平时主要用于厂里的技术讨论,今天特意布置成了品尝会的样子。
李师傅戴了一副老花镜,穿着干净的白大褂。
看到苏敏之过来了,他迎上前来:“苏厂长,崔厂长,您二位来得正好。我今天特意找了不同年龄段的同志来品尝,等会儿大家尽管评价,说真话,别客气。”
苏敏之环顾四周,这些品尝者的选择确实很用心。有车间里的年轻女工,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有带着孩子的家属,还有几个不同年龄的孩子。
这样的组合能够代表不同的消费群体,反馈也会更加全面和真实。
会议室中央的长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三排透明的玻璃杯,每一排都装着不同的山楂汽水。
从外观上看不出太大区别,都是比较鲜艳的玫瑰红色,在灯光下很是诱人。
杯子下面还贴着标签,分别标注着“A型”、“b型”、“c型”,显然是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
贾东升站在一旁,手里拿着记录本,准备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反馈。
“好,那咱们开始。”李师傅清了清嗓子,示意贾东升把第一排的杯子分给大家。
“咱们按顺序来,先尝这个A型的。”
苏敏之端起杯子,没有立刻喝,而是先轻轻摇了摇,观察汽水的颜色和气泡。颜色均匀,气泡细腻,从外观上看就非常成功。
她尝了一小口。
一股极其锐利的酸味瞬间在舌尖上炸开,但并不令人讨厌,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极其爽快的感觉,从舌尖一直延伸到喉咙。
“嚯!这个酸爽味,够劲儿!我喜欢!”一个年轻的男工人喝了一大口,立即表态。
“会不会有些太酸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师傅皱了皱眉,“我这牙口可受不了这么酸的。”
“我感觉喝了之后一下子都不困了,特别提神!”另一个刚下夜班的工人说道,“这可比浓茶管用多了。”
一个扎着小辫的姑娘抿了一小口,立刻“哎呀”一声,做了个鬼脸:“太酸了,太酸了!”她的表情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李师傅笑着点点头,解释道:“这一款A型汽水里,我特意调高了柠檬酸的比例。它的酸味会更有冲击感和刺激感,所以大家会觉得格外酸爽、提神。”
“这种配方,我估计比较适合喜欢刺激的年轻人。”
他顿了顿,示意贾东升上b型:“大家记住这种感觉,再试下一种。咱们得有个对比。”
大家接过第二排的杯子。这次的反应明显不同了。
“哎,我觉得这个味道好,这个山楂的果子味儿更明显。”一位中年的女工点头赞许道。
“对,这个酸味更顺滑、更自然一些,不像刚才那个那么‘冲’。”之前皱眉的老师傅也推了推眼镜,“这个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也能接受。”
“这个有冰糖葫芦的感觉!”一个孩子兴奋地喊道,“酸酸甜甜的!”
苏敏之细细品味。确实,b型的果味更浓郁,酸味也更加柔和。如果说A型是激烈的摇滚乐,那b型就像是悠扬的民谣,更有韵味。
李师傅眼中闪着满意的光芒,他解释道:“这一款里面,我调高了苹果酸的比例。苹果酸的味道更柔和,在喉咙里酸味持续的时间也更久。”
“同时,它能极大地增加山楂本身的果实感,让人喝了之后,真的有在吃山楂的感觉。”
“我觉得第二种好喝!”刚才被酸到的小朋友这次很坚定地表态。
苏敏之思索着说:“第二种的受众可能会更多一些,老少皆宜。”
“来来来,还有一种呢!”李师傅显得特别兴奋,“这一种大家一定要仔细品尝。”
大家接过第三个杯子。
“咦?”一位年轻的女工若有所思地说,“这个喝完之后,嘴里没有那种甜腻的感觉,更清爽一些。”
“没错,这个整体感觉跟第二种很像,但是多了一丝清爽。”
“我来说!”那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开口了,“我觉得这个开头的酸味像第一种,有那个激灵一下的感觉。但整体的口味像第二种,果味很足。最重要的是,喝完之后嘴里很舒服,一点涩味都没有。”
苏敏之也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第三种确实是“集大成者”。它既保留了A型开头的那种爽感,又突出了b型的山楂果味,而且收尾极其干净利落。
就像是一首精心编排的乐曲,有高潮,有过渡,有余韵,层次分明。
“李师傅,您这技术真是又进步了呀!”苏敏之由衷地赞叹。
“苏厂长,这你可就夸错人了。”李师傅连忙摆手,脸上的自豪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他转过头,拍了拍身边一直埋头记录的贾东升,“这是东升的主意。”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贾东升身上,他的脸“腾”地红了,但他还是紧张地站直了身体,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李师傅骄傲地解释道:“我们在原有的柠檬酸和苹果酸的基础上,东升提出来,又加了一点点的酒石酸。”
“就加了那么一点点,这个酒石酸的轻微涩感和山楂本身的涩感完美融合,反而中和了多余的杂味,形成了一种层次更立体的味道,就像是吃了新鲜山楂的那种感觉。”
“好!确实是最后一种味道最好!”崔厂长放下杯子,满意地大声说道。
他看向贾东升,眼中满是赞许:“李师傅,你这是带了一个好徒弟啊!”
李师傅笑得合不拢嘴:“东升这孩子,可不光是上了夜大。他是真钻进去了,自己买了很多专业书自学。”
“他经常一个人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大半夜,一个配方反反复复要试十几遍、几十遍 。哎,是我幸运,收了这么个好徒弟。”
苏敏之看着贾东升脸上灿烂的笑容,心中也很欣慰。
这个年轻人经历了太多的波折,从身世的迷茫到现在的笃定,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专业自信。
不管他过去遭受过怎样的不公,不管他是姓贾还是姓方,他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
“大家别急,下面还有更精彩的呢!”李师傅神秘地眨了眨眼,“东升,快,把准备的那三瓶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