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苏敏之所在的业务二科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异样。
平日里,这个时间大家要么是在埋头处理文件,要么是端着搪瓷缸子,就着报纸上的新闻闲聊几句。
可今天,所有人都围在一起,七嘴八舌,神情各异。
“哎,你们听说了吗?老李真的要走了!”同事小张一进办公室就嚷嚷起来。
正在泡茶的孙姐抬起头:“老李?李建国?”
“就是他!”小王把包往桌上一放,“刚才在楼下碰到他,他说手续都办好了,停薪留职,下个月就去深圳!”
办公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老张在咱们单位都快十年了吧?”坐在苏敏之对面的陈姐惊讶地说。
“千真万确!”小王坐下来,神秘兮兮地说,“听说他在深圳那边有个亲戚,做箱包生意的,一个月能赚咱们一年的工资!”
“一个月赚一年的?”刚进门的李秘书撇撇嘴,“吹牛不打草稿。”
“李秘书,你这就落伍了。”小张反驳道,“现在深圳那边机会多得是,只要肯干,赚钱不是难事。”
“可咱们这是铁饭碗,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想进来。他倒好,说不要就不要了?这万一……万一要是搞砸了,可怎么办?”
赵科长放下茶杯,也加入大家的讨论,他若有所思地说:“现在政策确实放开了,鼓励个体经营。不止咱们单位,其他单位下海的干部也不少。”
“我觉得老张这步棋走对了。”年轻的小张说道,“时代在变化,咱们也得跟上。在机关里一眼就能看到头,有什么意思?出去闯一闯,成功了就是老板,失败了大不了再回来。”
“说得轻巧!”孙姐不以为然,“停薪留职,说得好听。可等你真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再回来,单位里早就人来人往,物是人非了。到时候,还能不能有你合适的岗位,那可就说不准了。 这可不是儿戏,是拿自己的前途当赌注啊!”
“就是。”李秘书附和道,“再说了,咱们是国家干部,说出去多有面子。去做生意?低三下四地求人,那滋味能好受?”
“说白了,不就是去做买卖的个体户吗?放着好好的国家干部不当,去当个‘倒爷’,我真是想不通。 以后出去,人家问你在哪儿高就,你说你在外经贸委,那多有面子。你要说你在深圳摆摊,嘿,那可就……”
她没有说下去,但那声嘿笑里的轻蔑,在场的人都听得懂。
这番话,像是捅了马蜂窝,办公室里立刻分成了两派,争论了起来。
支持的人认为,现在脑子活络的人都开始琢磨着下海了,这叫顺应时代潮流。反对的人则觉得,这纯粹是丢了西瓜捡芝麻,自毁前程。
“你们是没听过现在外面流传的那句话吧?”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陈姐忽然开口了,她的声音不大,却成功地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她叹了口气,幽幽地说道:“‘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是啊,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当知识和地位带来的体面,在日益悬殊的收入面前变得越来越苍白时,人心,自然就活络了。
老李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苏敏之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她只是端着那杯泡开了的茉莉花茶,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茶水的氤氲雾气模糊了她的视线,也让她纷乱的思绪,渐渐沉淀下来。
同事们的争论,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心中一扇尘封已久的门。
陈姐叹了口气:“这世道确实变了。不过话说回来,做生意风险太大。老李要是赔了,以后还能东山再起吗?”
“富贵险中求嘛。”小张说,“不冒险,哪来的机会?”
“说到机会,”赵科长突然想起什么,“前两天我去百货公司,看到进口食品专柜那里人山人海。一罐进口奶粉,要十几块钱,还要外汇券,照样抢着买。”
“可不是嘛。”陈姐说道,“现在大家生活好了,特别是孩子的东西,都想买最好的。国产的不放心,进口的又太贵。”
苏敏之听到这里,心里一动。
她想起上次参加港商陈志华的沙龙,看到许多香港的儿童营养饮品。包装精美,口味多样,据说在香港卖得很好。
在此时的内地市场上,这一领域依旧是一片广袤的空白。人们的选择,除了汽水、麦乳精,几乎再无其他。
一个模糊的念头,如同水下的气泡,从她心底深处悄然浮起。
如果……如果在内地生产出这样的产品,那将会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
这个想法让她心头一热,但随即又被她自己按了下去。她知道,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是她从未涉足过的未知领域。她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周密的思考。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李建国走了进来。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看起来精神抖擞。
“老李!”大家纷纷站起来。
“来跟大家道个别。”李建国笑着说,“在一起工作这么多年,真要走了,还真舍不得。”
“老李,你真的决定了?赵科长问道。
“决定了。”李建国坚定地点头,“我还不到四十岁,再不拼一把,这辈子就这样了。”
“李哥,去深圳做什么?”小张好奇地问。
“做箱包贸易。”李建国说,“我表弟在那边做了两年,现在已经开了三家店了。他说市场很大,就缺人手。”
“风险不小吧?”陈姐担心地说。
“做什么没风险啊?”李建国反问,“今年不是还百万大裁军了,说不定哪天机构也精简了。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这话让办公室里的人都沉默了。
确实,最近一直在传机构改革的消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位置能不能保住。
“李哥说得对。”苏敏之说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李建国感激地看了她一眼:“谢谢理解。说实话,我也是受了一些人的启发。看到那些个体户,那些乡镇企业家,一个个都富起来了,我们这些所谓的干部,还端着铁饭碗,每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够干什么的?”
“我就是来道个别,祝大家以后工作顺利。”
“我们也祝,李哥以后发大财!”
李建国离开后,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