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预产期临近,两边的母亲行动更加频繁。周母苏月华几乎是开启了“空中飞人”模式,隔三差五就飞一趟英林,每次来都必定带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从国际知名品牌的婴儿洗护用品,到柔软得如同云朵的A类纯棉抱被、和尚服,再到各种设计精巧的安抚玩具、婴儿床品,几乎堆满了客房的一个角落。
“这个奶瓶是防胀气的,特别好用!”
“这小衣服是精梳棉的,一点骨缝都没有,绝对不会磨到宝宝娇嫩的皮肤。”
“这床铃是音乐旋转的,能刺激视觉和听觉发育……”
苏月华兴致勃勃地展示着她的采购成果,脸上洋溢着即将升级做奶奶的喜悦和骄傲。
姜母黄雅君也不遑多让。自从姜南星孕晚期后,经常上完课就开车赶回县里。她带来的东西更偏向实用和贴心:自己亲手缝制的、用最柔软旧棉布改成的尿布(声称比纸尿裤更透气);熬了通宵做的、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猪肝粉、香菇粉(用来日后给宝宝的辅食调味);还有各式各样她认为女儿产后恢复需要吃的滋补食材。
“星星,你看妈给你做的这个哺乳枕,到时候喂奶能省不少力气……”
“这醪糟是我用传统方法做的,坐月子的时候吃最好了……”
两位妈妈的关爱,让姜南星倍感温暖。
除了两位母亲,其他亲友的关爱也如雪花般飞来。周惟清的舅妈、外婆寄来了亲手编织的可爱小毛衣、小毛线鞋;姜南星这边的亲戚也送来了各种寓意吉祥的长命锁、银手镯等。
而所有的礼物中,最“疯狂”的当属林知意。这位早就嚷嚷着要当孩子干妈的精英律师,自从知道姜南星怀孕后,购物热情空前高涨。只要一有空,她就拉着姜南星,逛街,横扫各大母婴店。
“南星!快看这件连体衣!上面这个小恐龙的图案太酷了!适合我干儿子!”
“哇!这个安抚巾是星空系列的!男女通用,必须买!”
“还有这个!这个婴儿车是最新款,可以平躺可以坐,还能双向推行,视野超好!”
林知意买东西完全不看价格,只看眼缘和“是否符合干妈身份”。她买的衣服从帅气牛仔背带到优雅小公主裙,从萌萌的动物连体衣到潮牌的迷你版t恤,风格各异,尺寸也从新生儿覆盖到了两三岁,其疯狂程度让姜南星都咋舌。
“知意,你买太多了!孩子长得快,根本穿不过来!”姜南星看着客房里越堆越高的礼物山,无奈地劝阻。
林知意大手一挥,毫不在意:“不多不多!我干儿子干女儿,必须拥有选择权!一天换三套都不重样!穿不完留着,反正你们肯定还要生二胎三胎!”
周惟清看着那堆几乎可以开个小童装店的衣服,也只能无奈地笑着对姜南星说:“看来,咱们宝宝未来的时尚品味,就交给林干妈打造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姜南星在周惟清的陪伴下,开始正式整理这些琳琅满目的小物件,为即将到来的入院做准备。
周惟清将客房里的所有洗过婴儿物品都搬到客厅,瞬间,沙发上、地毯上便被各种柔软、小巧、色彩缤纷的婴儿用品占据,宛如一个微型的、充满爱意的童话世界。空气中弥漫着新布料和阳光晒过的清新味道。
姜南星坐在铺着软垫的地毯上,周惟清则坐在她身边,充当她的“得力助手”和“人形靠枕”。
“惟清,把妈妈买的那些纯棉小和尚服拿给我,还有知意买的那几件标签上写着‘新生儿’尺寸的。”姜南星指挥着,脸上带着温柔而专注的神情。
周惟清依言将衣服找出,递到她手中。姜南星一件件地抚摸着,感受着那极致的柔软,想象着不久后一个小小的、柔软的生命穿上它们的样子,心底便柔软得一塌糊涂。她将衣服按照大小、厚薄分门别类,动作细致而耐心。
“你看这件,”她拿起一件苏月华买的、袖口绣着精致小帆船的蓝色连体衣,递给周惟清看,“妈眼光真好,这小帆船绣得多可爱。”
周惟清接过,指尖摩挲着那细腻的绣样,眼神柔和:“嗯,看来妈是早就收到‘内部消息’,提前备战了。”
姜南星又拿起一件林知意买的、印着酷炫宇航员图案的包屁衣,忍不住笑:“还有这件,知意非说以后要培养她干儿子当航天员。”
周惟清也笑了:“志向远大,不错。”
除了小衣服,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帽子、小袜子、手套、口水巾、包被、襁褓……姜南星都一一检查,确保都是清洗晒干、柔软舒适的。她按照两位母亲的叮嘱,将进入产房时需要使用的物品,以及住院期间妈妈和宝宝可能需要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放进两个早就准备好的待产包里。
一个包里主要放宝宝的:几套换洗的和尚服、纸尿裤、湿巾、护臀膏、小包被、小帽子等。
另一个包里则放姜南星的:哺乳睡衣、产褥垫、卫生巾、洗漱用品、拖鞋、以及一些补充体力的零食等。
她每放一样东西,周惟清就在旁边核对清单,确保万无一失。
“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所有产检资料……”周惟清念着清单,神色认真,“这些重要文件我单独放在这个文件袋里,就放在我的公文包旁边,随时可以拿走。”
看着丈夫如临大敌、细心核对的样子,姜南星心里充满了安全感。她伸出手,握住他的手,轻声说:“别紧张,周先生,我们都准备好了。”
周惟清反握住她的手,送到唇边吻了吻,目光坚定:“嗯,准备好了。我和宝宝,还有所有人,都在等你平安归来。”
距离预产期还有十五天时,姜南星正式将手头的工作做了详细的交接和安排,开始在家安心待产。虽然人不在办公室,但曾欢和许笑笑几乎每天都会通过电话或视频向她“汇报”工作进展,让她虽然身处家中,却依然能把握中心的脉搏,心里十分踏实。
周惟清的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安排阶段。他为了能在姜南星生产前后安心陪伴,提前将许多工作进行了部署和授权。每天早晨,他依旧坚持为姜南星准备好营养早餐,看着她吃完,又千叮万嘱之后,才驱车前往县政府。
“手机要保持畅通,有任何不舒服,哪怕一点点,立刻给我打电话,我马上回来。”这是他每天出门前必定要重复的话。
“知道啦,周‘唠叨’先生。”姜南星总是笑着送他到门口,帮他整理一下领带或衣领,“你安心工作,我和宝宝在家等你。”
然而,只要工作时间允许,周惟清必定会尽量早归。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将文件带回家批阅,只为能多陪在姜南星身边。
居家待产的日子,节奏缓慢而宁静。白天,姜南星会看看育儿书籍,听听音乐,在阳台上晒晒太阳,或者和前来探望的母亲、林知意聊聊天。周惟清即便在家办公,也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从书房出来,看看她的情况,给她倒水,陪她说几句话。
傍晚的散步依旧是必修课。周惟清搀扶着行动愈发不便的姜南星,在小区里慢慢走着。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宝宝,你看,那是树,那是花,那是爸爸妈妈每天散步的小路……”周惟清时不时会停下脚步,指着周围的景物,对着姜南星的肚子柔声介绍,进行着他独特的“户外胎教”。
姜南星看着他那副认真的模样,觉得又可爱又感动。宝宝似乎也很给爸爸面子,每当周惟清说话时,胎动都会变得格外温和,像是在静静聆听。
夜晚,是属于他们一家三口的静谧时光。周惟清依旧会雷打不动地进行睡前胎教。如今,他读的内容更加丰富,有时是优美的童话,有时是简单的童谣,有时甚至是他自己改编的、关于英林山水和产业的小故事。
“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县城叫英林,那里有好多好多牡丹花,还有会自己浇水、自己照太阳的聪明大棚……宝宝的爸爸妈妈,就在那里工作……”
姜南星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胸腔的震动和宝宝轻柔的回应,觉得岁月静好,莫过于此。有时读着读着,周惟清会把手轻轻放在她高高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小生命的活力。
“宝宝,这是爸爸。”
“宝宝,这是妈妈在跟你说话。”
简单的对话,却充满了无限的爱意与期待。
整理好的两个待产包,就放在卧室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像两个整装待发的行囊,装载着满满的爱与希望,等待着那个重要时刻的来临。
距离预产期只剩下最后三天。姜南星的肚子已经硕大圆润,像揣着一个沉甸甸的、充满希望的宝藏。她行动迟缓,如同优雅的企鹅,但精神却奇异地松弛下来,甚至比前些日子更显从容,脸上时常带着一种母性特有的、宁静而满足的光晕,仿佛体内那个小生命正沉浸在甜蜜的梦乡,对外界的催促浑然不觉。
周惟清却像是绷紧的弓弦,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将办公室直接搬回了家中的书房,所有需要他过目的文件、需要他主持的线上会议,都在这里完成。手机永远保持着满格电量和最高音量,如同一个忠诚的哨兵;汽车钥匙就放在玄关触手可及的托盘里;门口那两只装得满满当当、分门别类的待产箱,更是像整装待发的士兵,随时准备奔赴“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