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娇回来后立刻找了一个善画画的人,画了几个设计图。
基本款式跟他们的款式是差不多的,只是在台扇的底座上设计了一批类似于帆船的帆的波澜纹,颜色是红的,再在下面写一行字。
另一个设计就是在扇叶上弄上一抹红色的帆,转动起来也蛮好看的。
吊扇的设计图也是差不多一样的。
设计好的设计图尹春娇没有再亲自去送,而是让孙美芳带着两张手画的设计图前往芜城。
她好歹也是个科长,这种小事,孙美芳去跑跑就可以了。
要是设计图可以,后期需要她去谈的话,她再去,要是孙美芳可以,那就让孙美芳自己去操作这件事。
要给下面的人成长的机会。
孙美芳带着设计图出发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的,但是尹春娇给予了她肯定,让她紧张的同时又有点跃跃欲试。
自己要是能独立拿下这么大的单子,那以后对自己的事业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天后,孙美芳就带着图纸回来了。
他们设计的图纸造船厂很是满意,就按照设计的图纸来,一共要了五百台。
虽然不算多,但这番功夫到底是没白费。
期间,省城那边的百货大楼打来电话表示可以把货放到他们的商场,不过现在是淡季,就不用摆了,等明年四月份的时候再摆放。
这期间,双方用电话沟通了下具体的合作事宜。
尹春娇初步拟定了合同,让孙美芳带着许佳去一趟省城,确定下合同内容以及合作模式。
许佳主要还是要去早早把门市部给租下来,别等到明年了。
好的门面要早早的预定下来,哪怕多给几个月的房租也是没有问题的。
许佳自己就是街道办主任,这些年培训学习什么的,也在省城认识一些人。
她去了后就打电话找以前认识的一些所谓的同学,介绍认识了这边的街道办主任,一顿饭吃下来,就把门市搞定了。
许佳直接签订了两间门面的十年的合同,这是她来的时候尹春娇叮嘱过的,能多签几年就多签几年。
所以许佳想多签几年,但对方说最多也就十年。
十年就十年吧。
十二月上旬,尹春娇给之前那几个厂子送八百台电风扇的时候,又把造船厂签过字的设计图带着去了一趟纺织厂。
那是大客户,随随便便一千台起步应该是没问题的。
在尹春娇带着图纸去后,纺织厂那边也说了之前没要货的缘由。
还是人太多,就算厂子一次只要补贴十几块钱,那也是不少钱。
年底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纺织厂暂时拿不出这笔钱来。
尹春娇听那意思是想先给货后结账,于是客气了几句就走了。
开玩笑,她的电风扇又不是卖不掉,怎么可能允许赊账不给钱呢。
她有办法可以告诉他们,但尹春娇没说,这个纺织厂给她的感观不是太好,要是支招了,估计要剥削一波工人,还是算了。
这家不行就再换呗。
铜城还有个有名的水泥厂呢。
于是尹春娇在铜城下的船,去水泥厂了。
年底很多单位都要发福利,不过大部分单位都是发一些食品类的。
尹春娇将之前造船厂设计好的图纸给水泥厂的后勤部部长看。
又给造船厂那边一顿吹,对员工多好多好之类的。
尹春娇:“咱们水泥厂也是纳税大户,年底了,员工这块肯定也是想要一点惊喜的。
如今农村已经田地承包到个人了,城里谁还没有个农村亲戚的,粮食只要花点钱,都能弄到。”
“但咱们这电风扇可不一样,也就是淡季,我们找厂子做点福利,要是旺季,根本没时间。
再说厂子这边只要补贴少部分钱,大头也都还是职工出,但这说出去可就好听很多,我们还可以在上面印上水泥厂的名字,以后不管这些职工走到哪里,都记得他们家的第一台电风扇,是厂子给的福利,我们电风扇质量过硬,三四十年都不在话下的。”
尹春娇发动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电风扇在这个时候也真的是稀缺货,水泥厂决定就拿电风扇当今年发的年礼。
因为尹春娇给他们算了一笔账。
这款风扇是特制版,以后门市部是不会卖这种款的,所以跟职工们说零售价一百二一台是没问题的。
厂子说是说补贴二十块,剩下的一百块由员工自己掏钱,其实也就补贴了五块钱。
因为尹春娇给他们的批发价是一百零五,因为是特制,那些颜色跟刻字,都要额外加工序的,不然九十五就行。
厂里一想也就接受了这个价格,反正先通知问问,愿不愿意要随便自己,反正等天热后,这个电风扇肯定没有如此这般便宜的价格的,厂里也不会再补贴。
要是要的人多,到时候厂里可以先预收一波定金,这样前期的货款也不用厂里垫付太多。
这样的话,厂里既得了好的名声,又得一波职工的心。
尹春娇也挺满意,要是水泥厂这边要的多,年前都有活儿干了。
至于年后生产的电风扇,那都要放在仓库,为天热备货,毕竟到时候她还是想开船到处卖电风扇的。
尹春娇回来后把情况跟李德伟以及许佳一说,两人都很高兴。
李德伟道:“淡季的时候咱们挣点职工工资就行了,没想到尹科长给了我们这么大惊喜,尹科长就是厉害啊,我们电风扇厂因为有尹科长,以后肯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面对李德伟的场面话,尹春娇并没有得意,而是冷静地道:“现在还不知道要多少呢,毕竟花一百买一个几个月后才能用的电风扇,大部分人还是要考虑的。”
“这个消息咱们自己知道就行,不要跟其他人说。”说完又想起什么:“今年北边来的那几个高级技工,咱们得问问回不回去过年,路费要给报销了,要不是他们,咱们的电风扇也不能这么快生产。”
李德伟:“问过了,他们说不回去了。”
几个高级技工也是懂得感恩的,知道来回一趟要花多少钱。
再说在这边这几个月,虽然在饮食这块有些不适应,但整体还是可以的。
在这边他们感受到了当年被人尊重、重视以及在乎的感觉。
所以他们不走,就先待在这边。
十二月中旬,尹春娇接到水泥厂那边的电话,一口气定了三千台台扇,就按照尹春娇之前带去的设计图纸,不过要把帆船改给他们厂厂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