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抱着个热腾腾的煎饼跑进来,手机屏幕还亮着,上面是校园论坛的页面:“我的天!你快看!这帖子都两千多赞了!评论区全是‘求地址’‘我家多肉快死了求拯救’!刚才还有个同学私信我,说要带三盆蔫掉的植物来咨询,咱们今天肯定忙疯了!”
林小满凑过去看,帖子里不仅有学妹感谢信的照片,还有之前那个放冰箱冻多肉的陈明发的对比图——左边是冻得发僵的桃蛋,右边是现在圆滚滚的状态,配文“多亏小满老板,我家多肉从‘冰坨子’变回‘小胖子’,十块钱咨询费血赚!”。
“这陈明,还挺会拍!”林小满笑着说,刚想下床,就听见帆布包里的多肉喊:“小满!快收拾!我听见店门口的三角梅在喊‘客人都排到奶茶店了’,再不去,薄荷都要被问烦了!”
两人拎着工具包往公交站跑,刚出校门,路边的老梧桐就晃着叶片“报信”:“哎哟!你们可算来了!前面那排人都是去你们店的!有带多肉的,有抱绿萝的,还有个戴眼镜的老师,手里拿着盆蝴蝶兰,看着挺急的!”
“老师?”林小满愣了愣,“难道是之前说的那个养蝴蝶兰的教授?”
李婷也记起来了:“对!上周有个教授来问过蝴蝶兰怎么养,说家里的蝴蝶兰总掉花苞,咱们当时还说让他带过来看看,没想到他真来了!”
到花店时,门口果然排了队,最前面的是个戴金边眼镜的教授,手里抱着盆蝴蝶兰,叶片油亮,却没开一朵花,花苞掉了一地,像撒了圈小珍珠。林小满刚拉开卷帘门,教授就迎上来,语气里满是急切:“你就是林小满同学吧?我是生物系的张教授,上周来问过蝴蝶兰的事,你看我这盆,天天掉花苞,我查了好多资料都没用,听说你这儿能救,就赶紧过来了。”
林小满接过蝴蝶兰,指尖刚碰到花盆,就听见蝴蝶兰“优雅又委屈”的声音,像个掉了珍珠项链的小公主:“小满……快救我……他把我放空调房,风直吹我,我叶子都干得发脆了……还天天给我浇矿泉水,说‘干净’,可矿泉水里没营养,我开不了花……我要18-25c,要通风,要浇晒过的自来水,还要别浇到我的叶心,他怎么什么都记不住啊……”
“张教授,您别着急,”林小满笑着说,“您这蝴蝶兰不是病了,是环境不对。它喜欢温暖通风,不能放空调直吹的地方,温度得卡在18到25度,太低太高都掉花苞;浇水也不能用矿泉水,自来水晒两天再浇,还得绕开叶心,不然会烂心。”
张教授愣了愣,掏出小本子记:“原来是这样!我之前总觉得矿泉水干净,没想到反而不好。那施肥呢?我买了兰花专用肥,多久施一次?”
“两周一次,稀释后浇在盆土边缘,别沾到根,”林小满指着店里的老兰花,“您看它,就是按这个方法养的,每年开三次花,一次开两个月。”
蝴蝶兰晃着叶片,小声跟老兰花“聊天”:“姐姐,我以后也能开那么久吗?我好想开花给教授看,他天天对着我叹气,我都心疼了。”
老兰花晃着叶片回应:“放心吧!按小满说的来,你不仅能开花,还能开得比我艳,教授肯定会开心的。”
李婷赶紧递过蝴蝶兰的养护卡:“张教授,这是咱们专门做的蝴蝶兰养护卡,温度、浇水、施肥都写清楚了,您拿回去照着做,有问题随时来问。”
张教授接过卡,感激地说:“太谢谢你了!我之前问了好几个花店老板,都只说‘多浇水多晒太阳’,还是你说得清楚。对了,我一会儿把你的店推荐到教职工群,咱们学校好多老师都养不好花,正愁没地方问呢!”
林小满刚想道谢,就听见队伍里传来一阵欢呼——之前那个放冰箱冻多肉的陈明举着盆桃蛋挤进来:“小满老板!你看我的桃蛋!现在圆滚滚的,比刚买的时候还胖!我把你的店推荐给我导员了,他也想养一盆!”
“养得真好!”林小满笑着说,“以后别再放冰箱了,再冻一次,就算神仙也救不活了。”
陈明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再也不了!我现在天天定闹钟浇水,还在群里看你发的养护提醒,比照顾我自己还用心!”
接下来的一上午,店里忙得脚不沾地——李婷负责收钱登记,周明帮忙搬植物、发养护卡,林小满负责解答问题,连帆布包里的多肉都时不时“出声”提醒:“小满!那个女生的多肉是缺光,不是缺水,别让她多浇水!”“那个男生的绿萝是缺肥,不是缺晒,让他施点营养液!”
中午的时候,张教授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个文件夹:“小满同学,我把你的养护方法整理成了简单的资料,打印了几十份,放在你这儿,要是有老师来咨询,直接拿给他们看!对了,教职工群里已经有十几个人问地址了,估计下午就会有人来。”
林小满接过文件夹,里面的资料工工整整,还配了图,忍不住笑了:“张教授,您也太细心了!谢谢您!”
“应该是我谢你才对,”张教授笑着说,“要是我的蝴蝶兰真能开花,我再给你送锦旗!”
送走张教授,周明擦了擦汗:“咱们这店现在真是越来越火了!不仅学生来,老师也来,以后说不定还能开到教职工家属区去!”
李婷翻着销售记录,兴奋地说:“今天一上午,咨询了23单,卖了15盆花,收了230块咨询费,比昨天翻了一倍!论坛上的帖子还在涨,已经三千多赞了,估计明天人更多!”
林小满蹲在地上,摸了摸教授的蝴蝶兰留下的“气息”——一阵淡淡的“期待”感,像是在说“我会好好长,早点开花”,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花店的名气扩散不是偶然,是因为她真的懂植物,真的想帮大家,而这份用心,不仅被学生认可,还被老师认可,这比赚多少钱都开心。
下午的时候,果然有几个老师来咨询,有养绿萝的,有养文竹的,还有个教语文的老师,抱着盆蔫掉的月季,说是“学生送的,舍不得扔”。林小满帮她分析是“缺肥+通风差”,给了方案,老师临走前还说:“没想到咱们学校还有这么厉害的小店,以后再也不用瞎琢磨养花了!”
傍晚盘点的时候,李婷兴奋地跳起来:“今天一共咨询了38单,卖了22盆花,收了380块咨询费,还加了50个群成员!创开业以来的新高!张教授真是咱们的‘贵人’,教职工群一推荐,客人都来了!”
周明也笑着说:“我刚才跟隔壁花店老板说了,他都羡慕坏了,说早知道就跟咱们好好学,不瞎模仿了。现在他店里的客人都跑到咱们这儿来了,估计以后得跟咱们合作了!”
林小满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这只是花店名气扩散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人会知道“小满的花草屋”,知道这里不仅卖花,还能救花,还能教大家怎么养花。而她会一直带着这份对植物的热爱,把小店经营好,让更多人懂植物,让更多植物好好活着。
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晚风带着薄荷的清香,格外舒服。李婷还在兴奋地规划:“咱们明天搞个‘教职工专场咨询’,给老师优惠,比如咨询费八折,送营养液,肯定能吸引更多老师来!对了,咱们还可以定制‘教师养护套装’,里面有适合办公室养的植物和工具,肯定受欢迎!”
林小满点点头,摸了摸帆布包里的多肉,它已经有点困了,却还晃着叶片说:“小满,今天你真棒!老师都来咱们店了,以后咱们就是‘校园第一植物店’了!张教授的蝴蝶兰说它要开花了,到时候咱们一起庆祝!”
林小满笑着说:“好,咱们一起等蝴蝶兰开花,一起把花店做得更好,让更多人知道,养花不难,只要懂它们,就能养好。”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路边的花草上,林小满能感觉到,张教授的蝴蝶兰正在慢慢适应新环境,老兰花在店里“哼着歌”,薄荷和多肉在讨论明天的教职工专场,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她知道,这只是花店成长的一个小阶段,未来还有更多温暖的故事等着发生,而她会带着这份初心,一直走下去,让“小满的花草屋”成为每个喜欢植物的人心里,最靠谱、最温暖的小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