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盆被凌夜随手搁置在青莲鱼缸旁的枯树,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并未如苏晚晴预想中那样彻底枯死,反而出现了一些极其微妙的变化。
原本完全干枯卷曲、一碰就碎的叶片,并没有重新焕发生机变绿,但那种死寂的枯黄,却仿佛沉淀了下来,带上了一种古拙厚重的质感,不再像是即将化作飞灰,反倒更像是某种经历了无尽岁月洗礼的……遗蜕。
更重要的是,苏晚晴在某次凝神修炼“隐石诀”时,偶然将一丝感知投向那枯树,竟隐约察觉到,在那毫无生机可言的表象之下,似乎有一缕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意”,正如同冬眠的种子,极其缓慢地汲取着什么。
它汲取的源头,并非土壤(那花盆里的土早已贫瘠不堪),也非空气中的稀薄灵气,更像是……来自旁边那个青莲鱼缸自然散逸出的、那微不足道的一丝丝造化气息。
这个发现让苏晚晴心中凛然。她几乎可以肯定,这盆枯树绝非凡品!凌先生看似随意的购买,必然有其深意。
她甚至尝试着,将自己修炼时汇聚而来的一缕精纯灵气,小心翼翼地导向那枯树。然而,那缕灵气如同石沉大海,枯树毫无反应,依旧维持着那副半死不活、却又莫名“稳定”下来的状态。
“凌先生,”她终于忍不住,在给凌夜泡茶的时候问了出来,“您买回来的那盆树……它好像,有点特别?”
凌夜正用手机玩着消消乐,头也不抬:“哦,你说那个啊。看着顺眼就买了,当个摆设。”
苏晚晴:“……” 又是看着顺眼?您这“顺眼”的标准,还真是高深莫测。
她不敢再多问,只能将疑惑压在心底,每天多分出一丝注意力观察那盆枯树,越发觉得它不简单。
与此同时,“龙渊”分部内,关于凌夜此次“花鸟市场之行”的分析报告也摆在了山魈的桌上。
“目标‘咸鱼’于昨日下午前往城南花鸟市场,购买六条普通金鱼,以及一盆已确认枯死的未知品种盆景。行为动机分析:疑似满足其日常休闲及装饰需求,符合其‘营造平静生活’的行为模式。”
报告附带了高清照片,甚至包括那盆枯树的特写。技术部门动用了多种光谱和能量探测手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高度一致:
**“目标盆景(编号w-001)无任何能量反应,生命活性低于仪器检测阈值,确认为彻底死亡植物体,无异常价值。”**
看到这个结论,山魈和几位分析员都松了口气。
“看来,这次真的只是一次普通的购物行为。”一名分析员说道,“他没有接触任何具有潜在风险或特殊意义的物品。那盆枯树,可能只是……个人审美?”
这个解释虽然有点牵强,但相比于凌夜之前表现出的种种不可思议,买一盆死树回来当摆设,反而显得正常了许多。
“继续观察,但不必过度解读。”山魈下达了指令,“重点还是监测其别墅内的能量波动,尤其是那个新出现的、高能级生命反应源(指青莲鱼缸)的稳定性。”
他们将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个散发着温和却浩瀚生机的“鱼缸”上,对于旁边那盆被技术手段判定为“彻底死亡”的盆景,只是做了例行记录,并未给予更多关注。
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误判。以地球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探测到那枯树内部,那一缕正在混沌青莲气息滋养下,于无尽死寂中悄然孕育的、属于先天灵根“建木”的微末“真意”。
这缕真意太过微弱,太过内敛,甚至瞒过了凌夜随手布下的、主要针对能量外泄的禁制(凌夜本人也懒得去仔细探查一盆他认为是“摆设”的树)。
于是,在“龙渊”组织的档案里,这盆枯树被标记为“无价值杂物”。
而在凌夜的别墅里,它静静地待在混沌青莲的旁边,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望者。表面的枯槁是它最好的伪装,内里那一点源于洪荒的先天之机,正以凡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极其缓慢地苏醒。
苏晚晴的直觉没有错。
这盆看似平凡的枯树,的确没那么简单。
它的“平凡”,仅仅是因为,尚未到它“不平凡”的时候。
凌夜打完一局游戏,放下手机,目光随意地扫过角落里的鱼缸和旁边的枯树。
鱼缸里,六条红鱼在氤氲青光中悠然摆尾,生机勃勃。
旁边的枯树,死气沉沉,毫无变化。
“嗯,红配黄,挺暖和。”他嘀咕了一句,显然对自己的“装饰”很满意,然后起身去找零食了。
他完全没在意,那“黄”的,是枯死的颜色。
更没在意,这“枯黄”之下,正悄然发生着连他都未曾刻意去探查的微妙蜕变。
(第二百三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