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身形如烟,悄无声息地潜至部族修炼场附近,藏身于一株枝叶茂密的古树之上,气息敛至虚无,目光投向下方的空地。
此时正值黄昏,部族中尚有修为在身的修士,无论老少,大多聚集于此,抓紧一日中灵气相对平稳的时辰进行修炼。
场中景象与道一预想的颇为不同。并无多少玄奥的功法异象,也少见磅礴的灵气漩涡。
大多数修士只是简单地盘膝而坐,姿势甚至显得有些粗陋,呼吸吐纳间,引动的灵气范围也极其有限。
道一凝神细观,很快发现了端倪。
这些修士修炼时,周身亮起的灵光大多纯粹而单一,以青色、绿色为主,显然是专注于吸纳炼化与自身功法契合的木、草属性灵气。
他们似乎天生便懂得如何从那狂暴的灵气洪流中,小心翼翼地剥离出相对温和、易于吸收的单一属性灵气,对于其他属性的狂暴灵气,则尽力规避排斥。
效率确实不高。每个修士所能吸纳的灵气流都细若游丝,炼化速度也显得缓慢。但他们脸上神情却大多平和专注,经脉似乎也并未承受太大压力。
“原来如此…”道一心中明了。此法看似笨拙缓慢,却是对此界狂暴灵气环境最稳妥的适应之道。
如同精密的筛子,只取所需,摒弃所害。虽进展缓慢,却胜在安全稳妥,不易走火入魔,符合部族修士求稳延续的需求。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一位正在指导年轻子弟的老者身上。那老者修为约在金丹五重,只见他双手虚抱,掌心间一缕精纯的青绿色灵气如同乖巧的小蛇缓缓盘旋,被他慢慢纳入体内。
整个过程平稳异常,几乎没有任何灵气波动外泄,显露出对木属性灵气极强的亲和力与掌控力。
“木根诀重在引,而非纳。”老者对身旁的少年谆谆教导。
“心要静,神要凝,于万千暴流中,独取那一缕青木生机,徐徐图之,方是正道。贪多求快,反遭其害。”
少年似懂非懂地点头,模仿着老者的动作,小心翼翼。
道一听在耳中,若有所思。“独取一缕…徐徐图之…”这与《混沌地元诀》海纳百川、炼化万气的路子截然相反。
他又看向另一边。几名壮年修士并未打坐,而是在演练一套古朴的拳法,动作缓慢沉重,每一次呼吸都带动周身气血与脚下大地隐隐呼应,汲取着微弱却沉凝的土系元气淬炼体魄,走的是体修的路子,同样进度缓慢,却根基扎实。
观察良久,道一发现紫木部族的修炼体系核心在于“筛选”与“专注”。
利用血脉或功法传承带来的对特定属性的亲和力,从狂暴灵气中筛选出“安全”的部分进行吸收,对于其他属性的灵气,则视为杂质与危险,敬而远之。
此法稳妥,却也将自身限制在了狭小的范畴内,难有大的突破,也难怪高阶修士如此稀少。
正当他思索间,修炼场边缘,一袭紫衣的紫荆族长悄然出现。她并未修炼,只是目光扫过场中修炼的族人,眼中带着欣慰,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
部族新遭大难,实力折损,强敌环伺,未来的压力全都沉甸甸地压在她这个族长肩上。
她似乎心有所感,目光若无意般扫过道一藏身的古树方向,微微颔首,并未点破,随即转身离去。
道一心中了然,族长已知他在此,那一眼既是示意,也是一种无声的交流——这便是紫木部族,这便是我们的道,艰难,却仍在坚持。
道一从树冠悄然滑下,返回静室。
静坐良久,他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修炼场上的景象,与自身修炼《混沌地元诀》时的艰难痛苦相互印证。
“筛选…专注…固然稳妥,却非我道。”道一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混沌地元诀》包罗万象,其根基便是海纳百川,炼化万气。若只取一瓢,岂非自断根基?”
“但此界灵气暴烈,强纳无异于自戕。”
“或许…关键在于‘化’,而非‘筛’或‘拒’?”
一个全新的思路,开始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他需要更深入地剖析此界灵气的本质,解析其狂暴背后的法则根源。
道一再次闭上双目,这一次,他并未运转功法,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神识,借助胸口那微热的青石烙印,细细感知、剖析着静室内无处不在的狂暴灵气。
抽丝剥茧,追本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