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激烈战斗,整座临洮城终于被全部攻占。
胜利的旗帜在城墙上高高飘扬,西羌士卒欢呼雀跃,他们历经艰辛,终于赢得这场关键的战役。
随后不久,城中除去战死的秦兵外,守将赵璇和公孙离还有五百多士卒被押到广场上来。
广场上弥漫着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气氛,士卒们垂头丧气,而赵璇和公孙离则神情各异。
姬墨大步走到子荔面前,单膝跪地抱拳施礼道:“启禀德乾,此役共歼敌一万五,缴获粮食五千担,草料一万捆,战马两千匹,兵器两万把,箭簇五万支,请德乾定夺。”
子荔站在高台上,眼神锐利而沉稳,他略作思索后回答道:“俘虏押往黑羌城,这些粮草、战马和兵器,除部分补充损耗外,其余暂时留下以备他用,将赵璇和公孙离留下。军队负责扑灭余火,安抚百姓,休整一天,小小负责警戒。”
“遵命。”众将领齐声回应。
在临洮城军事大厅内,气氛略显凝重。子荔坐在主位上,看着被押进来的赵璇和公孙离,缓缓问道:“赵璇,公孙离,你们是哪里人?”
“回大王,小的赵地人。”赵璇低着头,声音中带着一丝忐忑。
“老子生为秦国人,死为秦国鬼。”公孙离大义凛然地说。
子荔接着问道:“为何要给秦国当兵?”
“小的母亲乃赵国人,被秦国掳为奴隶,在下被秦国征召从军,因战功卓着,被擢升为临洮守将。”赵璇满脸忧虑地回答。
“老子世代都为秦国人,拿起武器报效国家,乃每一个大秦人的职责,此乃大丈夫之所为也。”公孙离义正言辞地说道。
姬过站在一旁,看着公孙离,心中暗暗敬佩他的气节,但为了德乾的大业,他还是开口劝说道:“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将军何不弃暗投明,为我西羌出力?”
“老子一生不事二主,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我们德乾宽厚仁慈、感念将军乃真义士,爱惜人才,礼贤下士,将军何不改弦易辙,以事明君?”姬过继续劝说道。
“我意已决,再勿多言。”公孙离的态度依然坚决。
姬墨看了一眼子荔,然后大声命令道:“将公孙离拉出去斩首。”
子荔看着公孙离的背影,由衷赞叹道:“真英雄也,只是太可惜了。”
姬过说道:“大敌当前,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不能为我所用,放虎归山只怕后患无穷。”
子荔点了点头,随后看向赵璇问道:“将军,你又如何打算?”
“在下愿降。”赵璇低头颔首道。
“将军真的愿降,再不悔改?”子荔再次问道。
“在下与秦国有血海深仇,时刻想着报仇雪恨,怎奈势单力薄、孤掌难鸣,早就听闻德乾被推为西羌豪杰、百族之王,在下佩服之至,愿意投诚,以效犬马之劳,再不更改。”赵璇诚恳地说道。
“好,来人,快为赵将军松绑。”子荔下令道。
随后子荔走上前来,双手握着赵璇的手说:“赵将军受惊了。”
赵璇诚惶诚恐地说:“多谢德乾不杀之恩,在下万死不辞,以报知遇之恩。”
“赵将军言重了,想我西羌长期饱受秦国之祸,如今举义旗,兴义兵,以削前耻,怎奈对秦国道路不熟,情况不明,还需将军多多指教。”子荔真诚地说道。
“此乃在下应尽之义务,德乾不必客气,凡有所问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赵璇拍着胸脯保证道。
“请问此处到陇山之西道路地理情况如何,秦兵兵力配置如何?请赵将军明示。”子荔急切地问道。
“据在下所知,陇山之西并不属于秦国势力范围,为义渠属部西戎控制,临洮距陇山之西直线距离两百多里。有两条线路,一条翻山,路途较近,从临洮到陇山之西需翻越马衔山、莲花山、岷山等山脉,这些山脉地势险峻,翻越难度较大,路程能缩短三四十里。”
“一条不翻山,路途较远,有近三百里,从临洮出发,沿洮水北上,途径梅川、西江、文峰,沿洮水和渭水河谷地带行进,道路平坦易行,是主要的交通要道。”
“将军认为走哪条路较好?”子荔问道。
“在下认为走第二条线路较为合适,这样人马不累,没有危险,对于骑兵来说,多三四十里也不算太远。”赵璇分析道。
“其间有没有秦军主力?”子荔又问道。
“据在下所知,沿途并无秦军主力,但在梅川、西江、文峰等地,都有秦国设置的驿站以及少量兵力,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防止走漏消息。”赵璇提醒道。
“将军所言极是。今后你就在我身边,做帐前侍卫和军师。”子荔满意地说道。
“多谢德乾。”赵璇感激地说道。
“传令下去,大军休整一天,后天寅时造饭,卯时出发。”子荔下达了命令。
姬墨及众将领命而去,各自去安排相关事宜。
第二天天一亮,子荔早早起来,察看战事情况。
经过一晚上鏖战,整座临洮城面目全非,房屋被大火烧毁,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到处都是一片废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火味和血腥味,令人感到窒息。
子荔命令将士扑灭余火,掩埋尸体,抢救伤员,整理军备,他在赵璇的陪同下,察看了整个临洮城。
他们走过一条条街道,看到百姓们流离失所的惨状,心中十分不忍,命令对那些受灾的百姓发放粮食,希望能缓解他们目前的困境。
一些百姓看到赵璇,个个恨之入骨,一位老者恨恨啐了一口,大骂道:“你这个临阵变节、猪犬不如的东西,还有脸活在这个世界上?”
赵璇大声对这些百姓说道:“临洮城的百姓们,德乾是西羌豪杰、百族首领,是仁义之师,不是我们的敌人。他身藏灵虎,手持神弓,躬身农耕,爱护百姓,是上天所庇护之人,我们怎么能与他为敌呢?现在大家都看到了吧?他开仓放粮,赈灾百姓,掩埋尸体,扑灭余火,打扫战场,抢救伤员,这样的首领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才能为万民所拥护啊。”
赵璇的话语充满了感染力,于是全体百姓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更有许多人伏在地上叩首,祈求子荔的庇护和保佑。
子荔走到那位老者面前,亲切地问道:“老人家,你的祖先是哪里人啊?”
“回大人,我先祖乃氐族。”老者恭敬地回答道。
“那你怎么成为秦国人了?”子荔好奇地问道。
“回大人,几十年前,剌龚公征伐氐族,将我们强掳为奴,将我们的土地并入秦国。”老者无奈地说道。
“秦国对你们怎么样?”子荔接着问道。
“还能怎么样,秦人处处高人一等,将我们当成劣等部族,横征暴敛,强取豪夺,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简直生不如死啊。”老者悲愤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泪花。
“那你又为何对赵将军进行侮辱呢?”子荔问道。
“老夫认为,人活着就要有气节,即使是死,也不能临阵变节。”老者坚定地说道。
“当初你或者你的先祖在秦国入侵时,为何不坚守气节,而选择屈身为奴呢?”
那个老者再回答不出一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