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生蹲在满地狼藉的药材堆前,指尖捏着一撮发黑的沉香碎屑。三具干尸已被海灵卫抬走,母亲在里屋煎着安神药,药炉上的风炉丹方被夜风掀起一角,露出 “以毒攻毒” 四字。
“这朱砂与铅粉混合的比例,竟与《青礁医典》中记载的‘血毒蛊’如出一辙。” 秋生喃喃自语,将碎屑放入改良后的风炉丹炉,点燃灵烛。按照太素门秘籍残本所述,灵火可辨邪毒本源 —— 若火焰呈青色,则含尸油;呈紫色,则掺蛊毒。
炉中火焰腾地窜起,竟同时泛起青紫两色。秋生瞳孔骤缩:“果然是复合邪毒!” 他取出银针,以 “闻香辨毒” 之术贴近火焰,针尖瞬间凝结出黑色水珠 —— 这是毒雾与尸油混合的产物。
“秋生,喝碗巴戟天汤,压压惊。” 母亲端着汤碗走来,目光落在丹炉上,“当年你父亲说过,太素门的‘五毒试心丹’能解复合邪毒,只是……”
“只是需要南洋的龙涎香为引。” 秋生接过汤碗,目光灼灼,“娘,昨日那三个探子虽死,但他们腰间的红绸带,是闽南邪修‘血手堂’的标记。而那血色令牌……” 他顿了顿,想起令牌上的药王宗徽记,“恐怕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
母亲手一抖,汤勺撞在碗沿:“三十年前,你父亲就是因追查药王宗而…… 唉,你千万要小心。”
秋生点头,忽然嗅到窗外传来熟悉的刺桐花香。他起身望去,只见卖药仙翁的草笠在刺桐树下一闪而过。“前辈!” 秋生快步追出,却只在树下捡到一张折成船形的药方,上面用朱砂写着:“子时三刻,老君岩下,以灵水淬针,可破血毒。”
是夜,秋生来到老君岩,月光为老君岩眼瞳镀上一层金边。他依照仙翁指示,将银针浸入龙涎泉灵水,默念太素门静心诀。针尖倒映出他略显疲惫的脸,却透着坚定。
“五梅花针法,第七式 —— 穿云!” 秋生手腕翻转,银针如灵蛇般刺入药堆,依次挑出藏在沉香、降香中的毒粉。每挑出一种,便在地上摆出太素门的驱邪阵型。当最后一撮铅粉被分离时,阵型突然发出金光,将所有毒粉焚为灰烬。
“好个‘银针探毒’!” 熟悉的沙哑嗓音从岩后传来,仙翁拄着竹杖走出,药葫芦在月光下泛着温润光泽,“不过,光会解毒还不够。你可知,血手堂为何屡屡针对你?”
秋生转身,目光落在仙翁药葫芦上:“因为我手中的医典残页,还有太素门的传承。”
仙翁点头,竹杖在地上画出太素门图腾:“三十年前,药王宗为夺《青礁医典》下卷,血洗太素门。如今他们卷土重来,而你 ——” 他顿了顿,“是太素门重现世间的关键。”
秋生心中震撼,正欲追问,忽闻青源堂方向传来巨响。冲天火光中,一道血色身影腾空而起,正是昨日逃脱的血手堂探子!“小郎中,你的母亲…… 可还在堂中?” 探子阴恻恻的笑声中,青源堂的轮廓渐渐被黑雾笼罩。
秋生只觉血液凝固,转身便跑。待他赶到时,堂内桌椅已被掀翻,母亲倒在墙角,身旁散落着碎瓷片 —— 正是装清源水的陶罐。“娘!” 秋生扑到母亲身边,发现她只是昏迷,并无大碍,这才松了口气。
“找得好辛苦啊,医典残页和镇邪药釜,交出来!” 探子从梁上跃下,手中多了一条锁链,链头骷髅头眼中跳动着幽蓝鬼火。秋生这才注意到,对方脚踝处缠着红绸带,上面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血手 —— 这是血手堂高层的标记。
“想要,就来拿!” 秋生咬牙,施展出从秘籍中学到的 “太素游龙针”,银针在空中织成一张光网。探子挥链砸来,却见光网如活物般缠绕锁链,瞬间将其熔断。
“不可能!你怎会太素门的绝学?” 探子惊恐后退,秋生趁机甩出镇邪药釜,釜中金光化作太素符文,将对方牢牢困住。
“说!药王宗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秋生逼问,针尖抵住探子咽喉。
探子忽然诡异地笑了:“药王宗要的,是让太素门和保生大帝的传承,永远消失在闽南的灵脉中……” 话音未落,他口中喷出黑血,七窍冒烟而死。秋生连忙后退,却见尸体迅速腐烂,化作一滩腥臭的毒水,其中还漂着半枚血色令牌,与之前的药王宗徽记不同,这枚上面刻着一艘福船。
“福船…… 南洋?” 秋生皱眉,捡起令牌,突然想起仙翁提到的 “泉州海外贸易图”。难道药王宗的阴谋,与南洋的医典残页有关?
窗外,刺桐花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太素门的古老秘密。秋生扶着母亲躺下,目光落在床头的镇邪药釜上。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正随着南洋的潮水,向青源山涌来。而他,必须尽快提升实力,解开太素门与保生大帝传承的重重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