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娃一听方掌柜介绍的“好汉桩”轧花机,眼睛顿时亮了,忙不迭拱手道谢:“有劳方兄费心!一切全凭您安排。”
接着,两人又细细商议了半天棉花收购的具体细节。
方掌柜拍板道:“你加工好的皮棉,按要求打好包,不论多少,我全收!货到付款,绝不拖欠。”
“另外,我这儿还大量收棉布,我的商号要运去延安府、榆林府和关外卖。你可以在村里大量收,这可比卖皮棉划算,运过去利润能多出两成呢!”
黑娃听得连连点头,心里直叹:隔行如隔山,方掌柜真是行家!
他默默盘算着,要是真能按这路子走,不光供货稳当,还能带着村里婆姨们一起发财。
黑娃越想越兴奋,忍不住搓了搓手,说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就组织人手,先把皮棉的加工安排好。”
方掌柜笑呵呵点头:“小伙娃!甭急,正事聊完了。走,咥碗水盆羊肉去,尝尝咱澂城县城的地道味儿!”
两人踏出铺子,街面上人声鼎沸,叫卖声、谈笑声交织成片,热闹得紧。
方掌柜领着黑娃钻进六路老杨家老号羊肉馆,要了份双货(汤里加双份厚实羊肉),又点上几碟清爽凉菜。
两人掰着月牙饼,就着热气腾腾的水盆羊肉,边吃边唠。
饭毕,方掌柜提出要去黑娃的“基地”瞧瞧,还神神秘秘压低声音说,要引荐个人给黑娃认识。
说罢,他招来两个随从,带着黑娃直奔仁义里。
一到仁义里,黑娃就瞪圆了眼——只见方掌柜与里正又是拉手又是拍肩,亲热地称兄道弟,敢情竟是老相识!
方掌柜笑着把黑娃往前一推,对里正道:
“这就是我常念叨的好兄弟!武艺高强,有胆有识,年轻有为,眼下正跟我联手做皮棉和棉布的买卖呢。”
又指着里正对黑娃说:“这位可是我在县学同席诵经、夜雨连床、纵论天下的老同窗!”
里正哈哈大笑,连说跟黑娃也是老交情,夸他是猎豹英雄,年轻有为,有眼光有闯劲。
黑娃忙邀两位去“产业基地”指点。
陪着他们看了车马店、作坊、杂货铺和练武场。
走到练武场上,二十几个小伙子正在练习小红拳,一招一式,动作虎虎生风。
里正笑道:“这帮小子,练得挺像样嘛!”
这话说完,他忽然打住,又若有所思的对黑娃道:“待会儿跟你说桩好事。”
章茂才见贵客临门,赶紧招呼厨房备饭,又让人搬来一坛凤翔烧酒(西风酒前身)。
方掌柜和里正上座,黑娃和章茂才陪坐一旁,几人推杯换盏,杯来酒去的热闹了一阵,随后又聊起了生意经。
里正抿了口酒,意味深长地对黑娃道:“你备上五十银元给我。”
黑娃一愣,疑惑地看向里正。
方掌柜倒是气定神闲,轻啜着酒,似笑非笑地瞧着黑娃。
里正放下酒杯,慢悠悠道:
“是这,县衙前阵子有个章程,要在几个大乡里设乡兵所,专管保境安民、缉盗自卫。”
“仁义里本不在列,我刚才看了你们这镖队人强马壮的,我想找知县大人争取这个名额。你们这护镖队要是能挂上乡兵所的牌子,行事方便不说,也能护佑乡里,这是双赢的好事。”
“不过,县衙只拨部分兵器,其余所有开销得你们自己担着。你们若有意,就拿五十银元来,我去县衙打点。”
黑娃听完,心头一亮,这不正是乱世中保护咱们这个团队的绝妙马甲吗?
有个模棱两可的番号,自由自在,不用听调遣,更不用给清府当帮凶。
这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心里乐开了花,心里忍不住哈哈大笑。
心里还在盘算,手上动作却不慢,赶紧拱手赔笑道:
“里正大人抬举,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方掌柜也点头称是,低声对章茂才道:“这是好事,好机会,趁早打点好,机不可失,往后生意更稳当些。”
章茂才激动得连声说是。
里正笑呵呵夹了块羊肉,慢条斯理道:
“这事成了,护镖队有个官身,行事方便不说,仁义里也多份保障。往后在县里,说话也有分量。”
黑娃连连应承,当即进屋取出六十银元,双手奉给里正。
里正看了一眼,心道这小子反应快,收了钱,顺口问了黑娃的大名。
席间气氛愈加热络。饭后,几人又闲话片刻,各自散去。
不出几日,里正带着一群人风风火火赶来,吭哧吭哧抬着个箱子,还扛着块牌匾,满脸喜色冲黑娃报喜:“办妥啦!”
说着递过一张盖着县衙红印的公文。黑娃接来一看,上面赫然写着:
‘兹同意仁义里设置乡兵所,负责地方缉盗安保事宜。委任章宗义为乡兵所团总,所需配备粮饷由乡里自筹。望恪尽职守,保境安民。’
黑娃心头一阵滚烫,忙不迭拱手道谢。
里正拍拍他肩膀笑道:“好日子在后头呢!”
一招手,几个汉子哗啦掀开箱子,露出二十几柄锃亮的腰刀,又抬过来十几柄长矛。
里正指着刀和矛说:“这可是磨破嘴皮子从县衙讨来的,余下的就靠你自己张罗了。”
说完又从身后的汉子手里接过一个小盒子递给黑娃。
黑娃打开一看,是一枚刻着“同洲府澂城县仁义里乡兵所钤记”字样的长方形木质印章。
两人说话间,里正手下已叮叮当当把牌子挂在了门口的墙壁上。
黑娃握着印章,望着簇新的牌匾,千恩万谢,忙请里正一行人进屋喝茶吃饭。
里正摆摆手:“今日还有要务,就不叨扰了。”说罢转身要走。
黑娃赶紧拉住他:“稍等!”
从帐篷空间摸出十个银元,一把塞进里正衣兜。
里正嘴角微扬,带着人马扬长而去。
乡亲们围在门口瞧热闹,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有人低声道:“黑娃真有能耐,竟撑起这么大摊子!”
旁边人附和:“可不!往后咱村里也算有棵大树靠着喽。这小子,将来准能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