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山仔村的土房里就亮起了微光。秀兰是被冻醒的,窗外的风还在刮,她摸了摸身边,姜永平已经起身,正借着熹微的晨光收拾背篓,把昨晚没吃完的干粮和给孩子买的软布小心叠好,塞进最底层。
“醒了?”姜永平回头看见她睁眼,放轻了动作,“再躺会儿,我跟爹他们说好了,等天稍亮就动身,路上能赶些。”
秀兰摇摇头,撑着身子坐起来,帮着自家相公整理东西。
“睡不着了,早点走也安心。”话刚说完,屋外就传来大伯娘的声音,催着众人收拾,别误了时辰。
一行人没敢耽搁,摸黑吃过早饭,牵着牛、背着背篓,踏着晨露往青龙谷赶。
来时的兴奋劲儿全没了,路上静得只剩脚步声和牛蹄踩在石子上的闷响。秀兰走得慢,姜永平一直扶着她,遇到难走的路段,就半扶半搀地帮她稳着脚步。虎子和秦小乐走在队伍前后,时不时警惕地往四周张望,生怕再遇到昨天那样的士兵。
太阳从东边爬到头顶,又慢慢往西边沉,直到远处出现青龙谷熟悉的轮廓,众人悬着的心才真正落下来。谷口的城墙还立在那儿,几只鸟雀在枝头上跳着,看见他们回来,扑棱着翅膀飞进了山谷。
阿爷看他们回来赶紧迎上来,刚要开口问镇上的情况,就见姜永平脸色凝重地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别声张。
回到谷里,各家都没先忙着卸东西,跟着姜永平往村长家走。秀兰的爹李童生也在,他刚从田里回来,看见女儿女婿带着一行人匆匆赶来,还以为是路上出了什么事,赶紧让进屋里。
“村长,岳父阿爷,”姜永平刚坐下,就急着开口,声音压得很低,“我们昨天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队士兵,是三皇子宁王的人。”
这话一出口,屋里瞬间静了下来。村长手里的烟袋锅子停在半空,李童生也皱起了眉头:“宁王的人?他们在山里做什么?”
姜永平把昨天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老皇帝病重、太子昏庸、二皇子调兵、三皇子在山里囤私兵,还有那句没说完的“等其他皇子动了手”。
他说得很仔细,连士兵令牌上的“宁”字和甲胄的样式都没落下。
“造孽啊!”村长听完,狠狠砸了下桌子,烟袋锅子掉在地上,“这是要反啊!朝廷一乱,咱们这些老百姓可怎么活?”
李童生沉默了很久,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陛下身体不行,皇子们争位,历来都是如此。可苦的,从来都是咱们这些平头百姓。一旦真乱起来,各地王爷为了争权,肯定要征兵征粮,赋税也会变着法儿地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心事,屋里的人都低着头,没人说话。
秀兰攥着衣角,心里更慌了——她想着孩子出生后能有安稳日子过,可照现在这样,连能不能安稳到孩子出生都难说。
“村长爷爷、李伯伯,”就在这时,月妍突然开口了。此刻她眼神坚定,“我倒有个主意。现在世道还没乱透,咱们能不能趁这时候,先把粮食囤够了?要是能多囤些,往后几年需要的盐巴、布匹、药材也一并备着,咱们躲在青龙谷里,自给自足,说不定能躲过去。”
这话像一道光,照亮了屋里沉闷的气氛。村长猛地抬起头:“囤粮?这法子可行吗?”
“怎么不可行?”月妍往前凑了凑,“咱们青龙谷地势偏,平时也少跟外面打交道,只要把东西囤够了,往后少出山,就算外面乱了,也未必能影响到咱们。而且现在还没乱,镇上的粮价还没涨,要是等真乱了,再想买都买不到了。”
“可咱们这么多人,要囤够几年的东西,不是小数目,只去镇上买,肯定会引人注意。”有人担心地说。
“这我想过了,”月妍接着说,“不能只去一个地方买。咱们可以分批次、分地方——一部分人去县城,一部分人去周边的小集镇,每次少买些,多跑几趟,这样就不会让人起疑心。
还有,除了粮食,盐巴、布匹、药材这些要紧的,也得这么囤。尤其是秀兰嫂子需要的安胎药,得多备些,万一往后出不了山,可就难办了。”
“对!还有铁具!”虎子也插了话,“锄头、镰刀这些农具,还有锅碗瓢盆,坏了没地方修,也得多备些。”
“还有种子!”另一个村民补充道,“明年开春要种地,稻种、麦种菜种都得留足,最好再找些能高产的种子,多囤点。”
“还有去山下抓些鸡鸭、猪等牲畜来养”又有人说道。
屋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刚才的沉闷一扫而空。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把要囤的东西列了个清单——
粮食要分糙米、精面、还有白面、玉米杂粮等、;盐巴要多买粗盐,容易存放;
布匹要耐穿的棉布和耐磨的麻布;药材除了安胎药,还要备些治风寒、止血的外伤药;还有农具、种子、蜡烛、灯油,甚至连孩子们的衣服布料,都想到了。
村长看着众人讨论的样子,心里也有了底。他捡起地上的烟袋锅子,重新装满烟丝,点上火,抽了一口:“月妍这主意好!就这么办。咱们分几拨人,明天就开始去囤货。永平,你负责去县城,那边东西全,你跟你爹和二叔还有永安一起去,路上也有个照应。孟元,你带秦猎户去东边的集镇,那边离山里远,不容易遇到宁王的人。剩下的人,去镇上,每次少买些,别让人看出破绽。”
“好!”众人齐声应下,眼里重新有了光。
李童生看着眼前的景象,也松了口气,对姜永平说:“你们去囤货的时候,多留意些外面的消息,要是有什么动静,赶紧回来。咱们青龙谷的路不好走,实在不行,就把谷口的路封了,外人进不来,咱们也能多些安全。”
姜永平点点头:“我知道了,爹。我们会小心的。”
讨论完,大家才各自回家,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明天去囤货。秀兰跟着爹和姜永平往家走,心里的不安少了些——虽然外面的世道要乱了,但至少他们还有青龙谷,还有一起想办法的乡亲们。
回到家,姜永平开始收拾背篓,把昨天从镇上换的银子分成几份,每份用布包好,贴身放着。秀兰帮着整理药方,把大夫开的药单抄了好几份,想着明天让去不同地方的人都带着,多买些药材回来。
“别担心,”姜永平看着她,握住她的手,“咱们这么多人一起想办法,肯定能守住青龙谷,守住咱们的家。”
秀兰点点头,靠在他肩上。窗外的天已经黑了,青龙谷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鸟叫声。
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容易,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和乡亲们一起努力,总能熬过去的。
她摸了摸肚子,在心里默默说:孩子,你放心,爹娘一定会给你一个安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