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这天,灶房里比昨日的集市卖货时更热闹,——一家人要趁着这一天,把过年的吃食都备齐,要蒸馒头、打年糕、包饺子、炸丸子、酥肉……
灶房里的大铁锅早就烧得热气腾腾,大伯娘和阿娘正围着瓷盆揉发好的面,面团软乎乎的,按下去能立刻弹回来,还带着股淡淡的麦香。
“今年的面发得好,昨天面粉挑得好。”阿娘一边揉面一边跟大伯娘闲聊着,手上的动作不停,把面团搓得光溜溜的。
大伯娘笑着点头:“可不是嘛,新麦磨的面蒸出来的馒头,又香又甜,孩子们肯定爱吃。”
大伯娘“啪”地把面团拍在案板上,声音震耳欲聋的:“蒸馒头就得揉到位,不然吃着发虚,咱过年的馒头,得好好仔细的揉!”揉好面团,大伯娘和阿娘则把面团揪成小面团,再揉成馒头的形状。
月妍和桃丫把做好的馒头往蒸笼里摆,杏丫在旁边扶着蒸笼边:“慢点儿,慢点儿,等蒸好了,先给你们留两个最大的,让你们吃个饱。”
桃丫听完眼睛一亮,立马更加卖力的干活
这边馒头才刚上锅蒸,后院已经在开始打年糕了。阿爹和大伯把煮得软烂的糯米倒进石臼,糯米黏糊糊的,用筷子一挑能拉出丝。
永平哥抡起木槌,“咚、咚、咚”地捶打,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滴。永安在旁边帮着扶石臼,喊着:“永平哥,你歇会儿,换我来捶两下!咱家还没捶过年糕呢。”
永平擦了擦汗,把木槌递给他:“行,你试试,记得力气大些,不然到时候年糕不糯。”
阿爷蹲在旁边看着孙子们,手里还拿着个小篮子:“年糕要捶得越久越糯,咬着才有劲儿。想当年我跟你阿奶刚成亲那会儿,过年就盼着能捶一盆年糕,现在好了,今年也能让你们吃年糕吃个够。”
阿奶端着刚磨好的黄豆粉走过来,听见这话笑着接茬:“可不是嘛,那时候日子苦,过年能有块年糕就高兴得睡不着觉。今年咱们这年糕里裹着的都是咱家的好日子。”
等年糕捶好,阿奶揪下一小块,裹上黄豆粉递给永吉:“快尝尝,是不是糯糯的?”
永吉咬了一口,眯着眼睛点头:“阿奶,这年糕真是人间美味啊,我明年还要吃年糕!”
中午随便吃了点糙米粥,一家人又继续忙碌了起来,只见案板上摆着两大盆馅,白菜猪肉馅的香味飘得满院都是。
阿奶擀着面皮,跟娘大伯娘聊天:“村长家这猪养得真好,肥瘦相间,包饺子刚刚好剩下的明天用来炖五花肉。”
大伯娘捏着饺子边,:“是啊,今年日子终于好过了些,咱家卖山货也赚了不少,过年就得丰盛点。对了,给孩子们包的铜板饺子,可别让他们看出来了,不然就没惊喜了。”
阿娘笑着点头:“放心吧,我都做了记号,保证他们猜不出来。”
姜月妍也在包饺子,结果馅放多了,饺子皮怎么也捏不上,弄得满手都是馅。阿娘看见便说道:“馅别放太多,不然煮的时候会破。你像娘这样,把皮对折,慢慢捏紧边缘。”
姜月妍听完阿娘的教导,终于包出一个像样的饺子,便兴奋的和大家分享:“我包好啦!等会儿煮好了,我要第一个吃我自己包的饺子!”
桃丫在旁边包着小月牙饺子,听见这话笑着说:“你可别跟我抢,我包的饺子最好看,应该我先吃。”
阿奶坐在旁边择韭菜,看着孩子们嬉闹,眼里满是笑意:“都有份,都有份,过年就是要热热闹闹的。”
傍晚时分,炸年货登场。大锅里的菜籽油冒着热气,大伯娘把豆腐丸子放进锅里,油花“滋滋”响。
桃丫趴在灶台边,盯着锅里的丸子:“娘,丸子什么时候能好啊?我都等不及想尝一个了了。”阿娘笑着说:“快了,等丸子变成金黄色就能捞出来了。你别急,炸好的第一个先给你吃。”
大伯娘炸着麻花,跟阿娘说:“今年多炸点麻花,等小姑初二回娘家带点回去吃,她去年还说爱吃我炸的麻花呢。”阿娘点头:“行,我多炸了点肉丸子,到时候也给她装些,让她跟外甥一起吃。”
等炸好的丸子捞出来,大伯娘拿起一个吹凉,递给桃丫:“快吃吧,小心烫。”桃丫咬了一口:“娘,太好吃了!比集市上卖的还好吃!”
直到天快黑时,院子里的年货才算备齐。蒸好的馒头摞在竹篮里,;年糕切成块;饺子冻在石板上,一个个圆滚滚的;炸好的年货装在大瓷盆里,金黄诱人。
阿奶看着满院子的吃食,和大家说:“这下好了,这么多吃食只等三十晚上一家人坐一起吃团圆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