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日后,却说司马懿欲调遣黄河水师进攻风陵渡时,细作探报魏延正令雍州各郡县抽调兵马拱卫长安,每郡数百人至千人不等。
师篡听闻后大喜,谏司马懿:“今取长安如探囊取物耳!”
众将忙问:“何出此言?”
师篡答:“我军可遣千人,身着蜀军军服、铠甲,打着蜀军旗帜,假称是雍州一郡之援军,混入长安城,待到夜间三更时,四处放火,制造混乱,而后打开城关。郭淮,邓艾着领大军伏于城外,内应得手后,大军即可入城斩杀阎宇、马承,则长安可占也。
长安即占,魏延、赵广两营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军心必乱,我军即可兵不血刃攻下两营。最后收复雍凉亦不是难事……”
众将皆认为此甚妙计,唯独司马懿道:“此计过于凶险,还须细作探明敌军援助长安之细节。”
师篡道:“战机转瞬即逝,何况赵云已率大军兵抵汉中矣,不日将达长安,此时不取长安,更待何时??”
邓艾亦说道:“兵行险着,此战如胜,雍凉可定也!”
郭淮:“如此诡计,料蜀军定难防范……”
众将也纷纷附和道。
司马懿拗不过众人,乃令邓艾领1万人马如往常一样牵制住魏延、赵广两营兵力;师篡选一千名精兵扮做蜀军模样伺机混入长安,后面则尾随着郭淮、胡烈3万大军。其余所剩万余伤兵、老弱皆与司马懿、司马望坐镇中枢,守于潼关。
师篡立即挑选1千精壮之士扮作蜀军,与郭淮大军秘密绕过蜀军两大营,两日后便已抵达长安。
师篡这千余人马走到长安吊桥前,对城楼上的守军喝道:“我等是前将军所命之郿县援军,还望守城军士兄弟能放下浮桥,打开城关,放我军入城……”
师篡自鸣得意:认为魏军现扮作汉军,模样别无二致,定能轻易骗城入关。
城关上守军对城下魏军叽叽咕咕的不懂说了什么,师篡不知如何回应。守军又交头接耳一番后,城头上弓箭手竟然张弓搭箭,一时箭矢如飞蝗雨下,立即射死杀伤城下魏军数百。
师篡大惊,引兵而走。
其中缘由乃是各郡县所前来之援军,皆有南中异族(少数民族)密语暗号通报城关,城关守军一一对应后,才能放行,这套体系为丞相诸葛亮所创立……。
师篡哪曾料到汉军还有这一出,这才被汉军识别出身份。
师篡引剩余数百将士与郭淮大军汇合,欲退回潼关,岂料身后烟尘滚滚,赵云所率5000骑兵已经抵达长安近郊。
魏军哨骑回报,此队人马打着赵字大旗,想必是赵云援助长安之军……师篡、郭淮亦不知赵云所领有多少兵马,更怕长安之兵出城内外夹击,一时仓皇无措……
赵云亦见前方2-3里处有大队魏军活动……赵云大军从汉中走傥骆道直奔长安,一路上未敢多做休息,现已人困马乏,如立即与大批魏军交战不智也。云乃命斥候绕路沿小道急报长安,自己则领军暂时未动。
郭淮、师篡见赵云所率无意进攻,料敌军必有顾及,乃重整队形,徐徐而退……
后有好事人写诗而吟之,正是:
《长安智胜吟》
暗语南中锁钥寒,
师谋篡计溃雕鞍。
千军易扮夷音涩,
一炬难烧汉帜丹。
云帜虚张惊魏马,
星驰巧驻慑秦关。
武侯计策今犹在,
不战屈人胜万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