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界,明心道院。
那方由巨大青石铺就、平日里可容纳数万人的中央广场,此刻已完全被汹涌的人潮所吞噬,如同风暴中心被填满的巨碗。
视线所及,皆是黑压压攒动的人头,从广场核心的讲台一直蔓延到外围的回廊、石阶,甚至攀上了邻近的矮墙与虬结的老树枝桠。
空气仿佛凝固了,沉甸甸地压着混杂的气息:汗水的酸咸、尘土干燥的颗粒感、廉价脂粉的甜腻、灵草被踩踏后逸散的微弱清香,以及修士身上无法完全收敛的、或强或弱的灵光波动,所有味道与能量粒子在十万人的呼吸中搅拌、发酵,蒸腾出一种奇特的、充满人间烟火与原始求知渴望的灼热氛围。
声浪如同实质的海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冲刷着广场四周斑驳古老的砖墙,嗡嗡的回响几乎要掀翻道院那并不高大的门楣。
嘈杂中,有低声的议论,有兴奋的呼喊,有孩童的哭闹,更有无数道目光,或迷茫、或期待、或审视、或不屑,都聚焦在广场中央那方由几块未经雕琢的普通青石简单垒砌而成的讲台上。
陈昀,或者说“陈小荒”导师,便在这十万道目光的注视下,步履从容地沿着人群自动分开的狭窄小径走来。
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微微发白的青衫,朴素得如同任何一个行走在街巷间的寻常书生,与这万众瞩目的宏大场面形成一种奇异的反差。
他的目光平静如水,缓缓扫过台下。
十万!
道院执事在课前便告知了他这个预估的数字,但此刻亲眼所见,那黑压压一片延伸至视线尽头的景象,依旧带来一种沉甸甸的、近乎实质的压力,其中蕴藏的,是足以燎原的期待与难以抑制的躁动。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细细分辨。
九成九,是彻头彻尾的凡人:穿着粗布短打、肩头还带着扁担压痕的脚夫;
挑着半空担子、眼神精明中透着疲惫的小贩;
身着洗得发白长衫、面容清癯却难掩生活窘迫的落魄士子;
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满面风霜的农人;
甲胄残破、眼神锐利却带着一丝暮气的退役老兵;
甚至还有几个蜷缩在广场最外围墙角阴影里、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乞丐……
他们的眼中,没有修士惯有的清高、淡漠或对力量的贪婪,只有一种最纯粹、最炽热的东西——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改变自身命运的渴望,以及对陈昀口中那看似虚无缥缈的“不可能之路”所抱持的一线渺茫却不肯熄灭的希望之火。
修士只占了极少的一部分,散落在人群中,如同汪洋中的几点孤岛。
大多是些境界不高、卡在某个瓶颈多年不得寸进的散修,或是道院内一些处于炼血、灵海境、对前路感到迷茫的低阶弟子。
他们或是抱着挑剔和怀疑的态度前来“挑刺”,或是带着一丝猎奇心理,想听听这位以“奇谈怪论”闻名的小荒导师,今日又能将“歪门邪道”演绎到何等惊世骇俗的地步。
陈昀的目光在前排特意留出的导师区域略作停留。
不出所料,连平日里对他那套理论最是不屑、动辄斥之为“歪门邪道”、“花里胡哨”的老肖,此刻也端端正正地盘坐在一个崭新的蒲团上。
老头儿双手抱胸,花白的胡子倔强地翘着,下巴微微抬起,那张布满岁月沟壑的脸上,明明白白写着“老夫今日倒要看看你小子能放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厥词”的挑衅神色。
其他几位导师则神色各异,有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探究,有的则眉头微蹙,流露出隐隐的不以为然。
半个月前,当陈昀在道院告示牌上亲手贴出今日授课主题——“意志命相”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时,便如同在平静的池塘里投下了一块巨石。
这四个字,触碰到了人族修行体系最核心、也最讳莫如深的根基——命相。
它所引发的震动,不仅限于明心道院的围墙之内,更如涟漪般扩散至整个天兴界,引来了这十万之众。
好奇者有之,慕名者有之,嗤笑者有之,更多的是被那“意志”二字点燃了心中微弱火苗的凡人。
陈昀终于走到那简陋的青石讲台中央站定。
他并未立刻开口,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再次缓缓扫过台下十万张面孔。
奇异的,那如同海潮般汹涌的喧哗声浪,竟随着他的站定,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抚平,迅速地、一层层地安静下来。
最终,偌大的广场陷入了一种屏息凝神般的寂静,只有偶尔几声压抑的咳嗽和远处鸟雀的啁啾。
他开口了,声音并不如何洪亮,却清晰无比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仿佛带着一种直抵心神的穿透力,抚平了空间的褶皱:
“诸位道友,各位同好。”他微微颔首致意,姿态平和,没有丝毫面对庞大人群的紧张,“今日,我们论‘意志命相’。”
简单的开场,没有任何花哨的铺垫。
他顿了顿,深邃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一张张或写满期待、或布满紧张、或充满茫然、或带着嘲讽的脸庞,仿佛要将每一个灵魂的状态都摄入眼底。
“第一个问题:”陈昀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如同叩击在每个人心弦上的重锤,“何为命相?”
问题抛出,如同在干燥的草原上丢下了一颗火星。
短暂的、近乎凝滞的死寂之后,人群瞬间被点燃,轰然沸腾起来!
“我知道!”
前排一个身着道院弟子服、修为在炼血境初期的年轻修士几乎是立刻弹了起来,带着几分初生牛犊的自信,声音清亮地抢答:“命相者,乃吾人族天赋之显化!此乃天道所赐,与生俱来,潜藏于血脉神魂深处!非至蕴灵之境,神魂足够坚韧,气血灵力足够充盈,无法觉醒!它决定了我们未来的道路与可能达到的高度,是修行之根本!是力量的源泉!”
他的话语流畅而笃定,代表着最主流、最不容置疑的认知。
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位须发皆白、气息沉稳、显然已有不低修为的老修士便抚着长须,慢条斯理地补充道:“小友所言不错,然则未尽其详。老朽以为,命相更是自身潜能之具象,是内在力量映射于外的表征。刀剑斧钺显杀伐之锐,兽禽草木喻天赋之形,乃至山河日月,皆可映照道心。它既是修行的起点,指引方向;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潜能的终点,预示极限。”
他的阐述更为深入,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引来了不少修士的点头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