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卿是在一种熟悉的、带着轻微颠簸的失重感中恢复意识的。不是病床的柔软,而是某种抗压材料包裹的固定感。她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金属弧形的舱顶,以及悬挂在侧方的、显示着复杂生命体征数据的屏幕。
她在移动。在一个飞行器里。
记忆如同潮水般涌回——疯狂马戏团的爆炸性能量脉冲,强行引导脱离符制造的混乱烟花,空间传送的极致痛苦,还有那条绝望的黑暗回廊,以及最后时刻出现的调查科救援队。
“你醒了。”一个平静的电子合成音在旁边响起。岑卿转动僵硬的脖颈,看到一名穿着灰色制服、面无表情的男性工作人员坐在一旁的固定座椅上,手中拿着一个记录板。“我们现在正在返回‘虚空前哨’基地的途中。你的生命体征已趋于稳定,但精神力和身体机能需要时间恢复。”
虚空前哨?不是安全屋?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疑惑,工作人员解释道:“‘虚空前哨’是调查科建立在某个稳定空间褶皱内的前进基地,主要用于处理高危险性鬼域事件、回收异常物品以及……接应像你这样的特殊情况幸存者。”
特殊情况?是指她两次遭遇高权限实体,还是指这次强行引爆信标和脱离符的操作?
“雷烈呢?”岑卿声音沙哑地问。
“雷烈编号S-085,已先你一步被另一支小队找到并送回前哨。他伤势严重,尤其是断臂和精神污染,正在接受深度治疗,情况暂时稳定。”工作人员的语气没有任何波动,像是在汇报数据。
岑卿沉默了一下。雷烈还活着,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那个鬼域……‘疯狂马戏团’……”
“入口在你和清理小队撤离后彻底崩溃,能量等级骤降,目前已从活跃名单中暂时移除。清理小队成功回收了部分有价值的数据和实体样本,并确认了另一名被卷入市民(学生情侣中的男性)的死亡。任务评估……部分成功。”工作人员顿了顿,看向岑卿,“你强行稳定入口并制造干扰的行为,虽然风险极高且不符合操作规程,但客观上为清理小队创造了关键窗口期。根据评估,你将获得基础任务贡献点1500点。”
1500点!加上之前剩余的350点,她现在拥有1850点贡献点!这足以解锁她之前觊觎已久的【标记原理初步解析】!
“此外,”工作人员继续道,“你关于利用信标能量制造定向脉冲干扰,以及临时引导脱离符能量制造规则扰动的……‘非常规战术’,已被记录在案,并提交战术分析部门进行评估。如果评估通过,可能会额外奖励贡献点,并收录入《高危鬼域生存指南(非官方)》。”
这倒是意外之喜。看来调查科虽然行事刻板,但对于确实有效的生存手段,并不吝于记录和奖励。
飞行器轻微一震,似乎是进入了平稳飞行阶段。工作人员结束了记录,递给她一支营养剂:“休息吧,抵达前哨后,会有更详细的汇报和安排。”
岑卿接过营养剂,慢慢吸吮着。冰凉的流质滑过喉咙,带来一丝微弱的能量。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开始整理思绪。
“虚空前哨”……听起来就是一个比安全屋等级更高、也更危险的地方。调查科将她直接送到这里,意味着她的“价值”或者说“风险等级”已经被提升。接下来的“冷却期”,她恐怕要在这里度过了。
她回想起那个黑暗回廊,以及救援队所在的金属平台。那里散发出的气息,古老、死寂、带着一种非自然的空旷感,绝非凡俗之地。调查科能在那种地方建立临时据点,其掌握的技术和对空间的理解,恐怕远超她的想象。
还有那个“小丑团长”……b+级鬼域的实体,其强大和诡异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不是利用了规则和出其不意的能量爆破,他们根本毫无胜算。下一次呢?下下次呢?她不能每次都指望这种疯狂的临场发挥。
力量。她需要更强大的、属于自己的力量。不仅仅是体能和精神力,还包括对鬼域规则更深的理解,甚至……是操控和利用规则的能力。
两个多小时后,飞行器再次传来震动,伴随着气压变化的轻微耳鸣,稳稳停下。
舱门滑开,一股与安全屋截然不同的空气涌了进来——干燥、冰冷,带着金属和臭氧的味道,还有一种……仿佛来自宇宙深空的、虚无的空旷感。
她被工作人员用悬浮担架送出了飞行器。眼前是一个巨大的、灯火通明的金属穹顶空间,如同一个超大型的机库。无数穿着不同制服的人员穿梭忙碌,各种奇形怪状、闪烁着能量光芒的设备和车辆停放在四周。穹顶之上,并非天空,而是一片深邃的、模拟着星空的黑暗,偶尔有细微的光带如同极光般掠过。
这里,就是“虚空前哨”。
她被直接送往医疗区。这里的医疗设施比安全屋更加先进,充满了未来科技感。在接受了全面检查和深度治疗后,她被安排进了一个独立的休息舱。
休息舱不大,但功能齐全,有独立的卫生系统和简单的锻炼设备。最让她注意的是,舱内配备了一个连接着前哨内部网络的、权限更高的终端。
她立刻登录,查看自己的账户。
【编号:S-101(权限:前哨临时)】
【贡献点:1850】
【状态:治疗恢复期(建议静养72小时)】
没有犹豫,她立刻花费1200点,解锁了【标记原理初步解析】。
大量的信息流涌入终端屏幕。与之前碎片化的假说不同,这份资料明显更加系统和完善,虽然依旧标注着“初步解析”,但已经触及了核心。
资料显示,“标记”并非随机,也非诅咒,而是一种特殊的“共鸣”现象。现实世界的生命体,其意识、情绪、甚至命运轨迹,都可能与某个或多个鬼域的核心“概念”产生微弱的共鸣。当这种共鸣强度超过某个阈值,或者遇到鬼域活跃期,就会被“拉入”其中,成为鬼域规则运行的一部分“素材”。
而共鸣的强度,与个体的精神特质、生命经历、甚至潜意识中的恐惧与渴望密切相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被标记,以及为什么某些鬼域会呈现出特定的主题(如医院、学校、马戏团)。
更关键的是,资料中提到,这种“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是双向的。这意味着,被标记者并非完全被动,如果精神力足够强大,对自身和鬼域规则的理解足够深刻,甚至有可能……反向影响鬼域,或者利用这种共鸣关系!
看到这里,岑卿的心脏猛地一跳!
反向影响?利用共鸣?
这难道就是那个小女孩能够干预规则的原因?她与那个“公正天平”鬼域的共鸣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
那她自己呢?她这个融合了无数“路人丁”怨念的意识集合体,与哪些鬼域概念存在着共鸣?是“牺牲”?“背景”?“不公”?还是……“毁灭”?
铃兰医学院的爆炸,疯狂马戏团的能量爆破……这似乎隐隐指向了某种倾向。
她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一扇新的大门,门后是通往力量的道路,但也可能是更深沉的疯狂与危险。
就在她沉浸于这些信息时,休息舱的通讯器亮起,传来了陆绎那熟悉而冰冷的声音:
“岑卿,恢复得如何?”
“还可以。”岑卿收敛心神,回应道。
“很好。”陆绎的声音没有任何寒暄,“鉴于你此次任务的表现和带回的信息,以及你自身‘标记’强度的异常提升,经过评估,你已被纳入‘深潜者’预备名单。”
“深潜者?”岑卿皱眉,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简单。
“一支专门负责主动进入高危险鬼域,执行探索、回收乃至‘净化’任务的特种小队。”陆绎解释道,“拥有更高的权限、资源,以及……死亡率。你有二十四小时考虑。如果接受,将开始针对性地狱式训练。如果拒绝,你将在恢复后返回安全屋,但后续资源配给和情报支持将降级。”
又是选择。更危险的道路,伴随着更大的机遇和更快的死亡。
岑卿看着终端屏幕上关于“标记共鸣”的解析,脑海中闪过小女孩挥手的身影,闪过无数次死亡的记忆,闪过对真相的渴望。
她几乎没有犹豫。
“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