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跳荡营驻地,从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起,便被各种声音充斥——沉重的喘息、负重的脚步声、兵器破空的呼啸、以及教官(主要是那些老卒)毫不留情的呵斥与纠正。韩七将徐小栓“练成八百头饿狼”的命令执行得彻彻底底,操练强度之大,让那些自诩精锐的新兵们也叫苦不迭,但看着那些身上伤疤比他们年纪还大的老卒们同样在泥地里摸爬滚打,甚至要求更严,所有人都咬着牙硬撑了下来。
徐小栓并未干涉韩七的具体操练,他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军械整饬司和跳荡营的装备升级上。有了准将的身份和徐凤年的明确支持,他调动资源顺畅了许多。
匠作营内,炉火日夜不息。在徐小栓提供的“思路”(源自技术推演模块)和严格监督下,第一批改良的“跳荡弩”终于出炉。弩身采用更轻韧的木料和部分金属构件,弩机结构微调,射程和稳定性均有提升,更重要的是重量减轻了三成。与之配套的特制三棱箭镞,穿透力惊人。
复合皮甲也陆续交付,关键部位的冷锻钢片在火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泽。狼筅队拿到了第一批二十柄金属枝杈的改良型号,挥舞起来带着沉闷的风声,威慑力更足。
徐小栓甚至亲自带着几名心灵手巧的工兵哨老卒,在驻地角落开辟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场”,尝试配置威力更大、更稳定的“轰天雷”火药比例,并摸索着那些“烟雾弹”、“闪光弹”的可行性。几次小规模的爆炸和浓烟滚滚后,虽未完全成功,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这一日,徐小栓正在实验场记录一次失败的“闪光弹”配方(亮度不足,烟雾倒是挺大),张嵩匆匆而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将军,有新情况。”张嵩低声道,“我们派往边境的斥候回报,北莽那边似乎有些异动。几支原本游弋的北莽精骑,近期活动轨迹变得很有规律,像是在……清扫场地。另外,边境几个与我们有过交易的暗桩,最近都失去了联系。”
徐小栓放下手中的炭笔,目光一凝:“清扫场地?董卓吃了那么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他这是在为下一次行动做准备,不想再被我们窥探到踪迹。”
他沉吟片刻,问道:“新兵操练如何了?”
“回将军,第一批三百新兵,基础科目已勉强过关,但缺乏实战磨合。第二批两百人的选拔也已接近尾声。”
“光练不战,终究是纸上谈兵。”徐小栓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正好,拿北莽这些不开眼的游骑,给咱们的新刀子开开刃!”
他立刻下令:“传令韩七,从第一批新兵和老卒混编中,抽调一百五十人,由他亲自带领。张嵩,你带斥候队前出,摸清北莽那几支‘清扫’游骑的具体路线和兵力配置。我们,去打一场狩猎!”
“得令!”张嵩眼中露出兴奋之色,领命而去。
很快,一支由五十名老卒和一百名精锐新兵组成的队伍,在韩七的率领下,悄然离开了凉州城,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北方的山林之中。这是新跳荡营重建后的首次实战,意义非凡。
徐小栓坐镇驻地,通过张嵩不断传回的情报,远程掌控着局势。他并未亲自前往,一来需要坐镇中枢,协调各方;二来,他也想看看,韩七和这支新老混编的队伍,在没有他直接指挥的情况下,能发挥出几成战力。
三日后,捷报传回。
韩七利用张嵩提供的精准情报,选择了一处名为“鹰嘴涧”的险要之地设伏。目标是一支约八十人的北莽精骑,负责清除边境的北凉斥候。
战斗过程干净利落。弩箭哨率先发难,改良后的跳荡弩展现了优异的性能,第一轮齐射便射翻了十余骑,造成巨大混乱。紧接着,狼筅哨封堵退路,突击哨在老卒的带领下从侧翼发起迅猛冲击。新兵们虽然初历战阵,有些紧张,但在老卒沉稳的带领和血腥的刺激下,也迅速爆发出凶性。
战斗持续不到半个时辰,八十北莽游骑被全歼,跳荡营仅轻伤数人,无一战死。韩七严格按照徐小栓制定的“袭扰作战原则”,迅速打扫战场,收缴可用箭矢兵甲,然后毫不恋战,立刻转移。
当韩七带着队伍,押送着缴获的战马和旗帜返回驻地时,整个跳荡营都沸腾了!尤其是那一百名参与行动的新兵,虽然身上沾满血污,疲惫不堪,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锐气!实战,是最好的磨刀石!
徐小栓亲自在校场迎接,看着队伍昂扬的士气,心中满意。他当众嘉奖了所有参战人员,并将缴获的部分财物当场分赏下去。
“看到了吗?”徐小栓对着所有列队的新老士卒,朗声道,“这就是跳荡营的打法!不动则已,动则必杀!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你们每一个人,都要成为这样的精锐!”
“吼!吼!吼!”震天的呼应声在校场上空回荡。
经此一役,新跳荡营的磨合速度大大加快,新兵们迅速融入了这个以老带新、崇尚实战与效率的集体。那股属于跳荡营的独特气质——谨慎、凶悍、精准、团结,开始在这八百人中间真正凝聚。
徐小栓知道,这把刀,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锋利。但他也清楚,鹰嘴涧的小胜,不过是餐前开胃菜。董卓的报复,北莽新一轮的攻势,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回到书房,摊开北凉边境地图,目光落在了几个关键节点上。跳荡营这把新磨砺的尖刀,下一次要刺向何方,才能对即将到来的大战,产生足够的影响?
【系统提示:跳荡营首次实战检验成功,部队实战经验提升,凝聚力增强。获得奖励:天命点3000点,韩七统御能力提升。触发后续任务:“边境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