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审视的浪潮尚未完全退去,工作的压力便已如实质般倾轧下来。与海外团队的技术对接会议,其复杂度和激烈程度远超陆辰屿预期。双方在核心算法的优化路径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会议室内充斥着密集的技术术语和不见硝烟的争论。陆辰屿作为核心成员之一,需要不断陈述己方架构的优势,分析对方方案的潜在风险,大脑如同全速运转的处理器,容不得半分懈怠。
他一头扎进工作中,几乎屏蔽了所有与外界的非必要联系。公寓、研究院两点一线,咖啡消耗量急剧上升,睡眠时间被压缩到生理极限。连每日雷打不动的视频通话,也不得不因为会议延时或他需要紧急处理数据而几次取消或缩短。
他只是在取消通话后,会简短地发条信息解释:“会议延时。” 或 “需要处理紧急数据,今晚不通话。”
林知意的回复总是很快,带着理解:“没事,你忙你的,注意身体。”后面通常会跟一个加油或抱抱的表情包。
她的懂事,反而像一根细软的丝线,缠绕在他心头,勒出一丝隐晦的疼。他知道,在感情中,“懂事”有时候意味着被忽略的委屈。但他此刻分身乏术,只能将这份愧疚暂时封存,集中所有算力应对眼前的技术攻坚战。
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周。陆辰屿几乎是以燃烧自己的状态,终于推动项目组在一个关键节点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证明了己方方案的可行性,赢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当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公寓,时间已近午夜。深城的夜空被霓虹灯染成暧昧的紫色,公寓里一片死寂。他连开灯的力气都仿佛失去,径直倒在沙发上,闭上眼睛,感觉每一个脑细胞都在发出过载的哀鸣。
就在这时,放在一旁的私人手机屏幕亮了起来。不是消息,而是他设定的、与林知意平板“实时画布”连接的特殊提示音。
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坐起身,拿起手机点开监控程序。
共享画布上,并非他预想中的问候或涂鸦,而是一幅……几乎完成了的、精细度惊人的画作。
画的是他。
背景是他公寓书桌的一角,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幽蓝的光,旁边放着那盆她硬塞过来的仙人掌。而他,伏在桌边睡着了,侧脸枕着手臂,眼镜随意地搁在一旁,眉头即使在睡梦中依旧微微蹙着,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光线处理得极其温柔,将他冷硬的线条勾勒出罕见的脆弱感。
画的右下角,有一行她清秀的小字:
“捕捉到一只超负荷运行的陆先生。强制关机,充电中……”
陆辰屿怔住了。
他仔细回想,自己唯一一次在书桌旁睡着,是三天前那个凌晨,他处理完一组关键数据后,体力不支趴了大概十几分钟。她怎么可能知道?还画得如此……传神?
他猛地意识到了什么,手指快速滑动,调出了实时画布的后台访问日志。日志显示,在过去这一周里,在他忙于工作、无暇他顾的深夜,她那边曾多次、长时间地连接着画布。她并非在作画,而是在他这边摄像头权限(经他改造后,画布程序可单向调用他电脑摄像头进行环境监测,用于确保设备安全)开启的极少数休眠时刻,默默地……“观察”着他。
她看到了他累极睡去的样子,看到了他桌边堆积的空咖啡罐,看到了他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倦色。
她没有发消息打扰,没有打电话抱怨,只是用这种方式,安静地陪伴,并用她的画笔,记录下他疲惫的瞬间,再以一种温柔到近乎小心翼翼的方式,传递她的心疼与牵挂。
一种难以言喻的、汹涌的情感瞬间冲垮了陆辰屿所有的理性防御和连日积累的疲惫。心脏像是被浸泡在温热的泉水中,酸胀,柔软,又带着一丝被完全看透、无所遁形的悸动。
他以为自己在孤军奋战,却不知在千里之外,一直有一道温柔的目光,穿透冰冷的屏幕和遥远的距离,无声地落在他身上。
他靠在沙发里,久久地凝视着屏幕上那幅画。画中的他,脆弱而真实。而她,用她的方式,接住了这份他不愿示人的脆弱。
他抬起微微颤抖的手指,点在共享画布的调色板上,选择了最接近她画笔下那种温暖光线的浅黄色。然后,在那行“强制关机,充电中……”的字迹旁边,他极其缓慢、郑重地,画下了一个简单的、代表着“电量已充满”的电池图标 ,旁边跟着一个极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百分比数字:100%。
这是他所能表达的,最接近“我收到了,谢谢你,我很好”的极限。
信息发送成功的提示跳出。他放下手机,重新瘫倒在沙发上,这一次,身体依旧是疲惫的,但内心深处那块因为高强度工作和短暂分离而冻结的坚冰,却仿佛被那道来自千里之外的温柔目光悄然融化。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不再是复杂的数据流和算法架构,而是她站在画架前,抿着唇,认真描绘他睡颜的样子。嘴角,在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情况下,勾起了一个极其疲惫,却无比真实的、柔软的弧度。
窗外,深城的夜依旧喧嚣。但在这间寂静的公寓里,某种东西正在悄然改变。他不再仅仅是将这段关系视为一个需要优化和维护的“系统”,而是开始真正感受到,那条连接着他们的、无形的线,所承载的重量与温度。
就在他沉浸在这份无声的暖意中,几乎要沉沉睡去时,工作手机不合时宜地尖锐响起,打破了这片短暂的宁静。是研究院的紧急通讯线路。他猛地睁开眼,一种不祥的预感掠过心头。
接通电话,导师凝重的声音传来:“辰屿,立刻回研究院。海外团队那边出了点状况,我们刚提交的核心模块,被检测出可能存在一个极其隐蔽的底层逻辑漏洞……需要立刻组织攻坚小组进行彻夜排查。”
刚刚充入的一格“电量”,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危机警报耗尽。陆辰屿深吸一口气,压下身体的极度疲惫和内心的波澜,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冷静。
“明白,我马上到。”
他站起身,看了一眼私人手机上那幅温暖的画和那个100%的电量图标,然后毫不犹豫地将其收起。情感可以充电,但战斗,需要绝对的专注和冷静。他再次将自己切换回那个高效、无情的“问题解决者”模式,快步走向门口。只是这一次,在他坚硬的理性外壳之下,似乎有什么东西,变得更加坚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