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简报室内气氛凝重。除了“烛龙”小队,还有另外两支青铜级小队的队长以及几名负责情报分析和区域侦察的军官在场。龙骧指挥官站在巨大的全息沙盘前,沙盘上展示的正是城市东区,图书馆所在区域被高亮标记。
“基于‘烛龙’小队回收数据中破译出的避难所坐标,以及那段警示音频,”龙骧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我们派遣了侦察单位进行核实。结果…不容乐观。”
沙盘上,几个标记为避难所的光点相继变成刺目的红色,然后熄灭。
“三个坐标点,两个已被规则彻底吞噬,无人生还迹象。第三个,也就是最大的那个,位于旧地铁网络深处的‘曙光站’避难所…”龙骧顿了顿,沙盘上代表该区域的部分突然被一片不断蠕动、扩张的灰色阴影覆盖,“…失去了联系。最后传回的信号极度混乱,提到了‘影子’、‘收割’和…‘牧者’。”
“牧者?”陈凌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新的关键词,这与图书馆音频中的“筛选”隐隐呼应。
“是的,‘牧者’。”龙骧指向那片灰色阴影,“侦察单位在信号中断前,捕捉到了极其微弱的、非人类的规则波动特征,其模式与我们已知的任何规则领域都不同,更…有序,更带有目的性。分析部门暂时将其命名为‘牧者’现象。我们怀疑,它可能与音频中提到的‘筛选’有关。”
秦岳接口道:“‘曙光站’避难所规模较大,灾难初期收纳了数百名幸存者,如果还有生还者,将是一股重要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个‘牧者’到底是什么,它的目的,以及它如何进行‘筛选’。”
龙骧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三位小队长:“任务:潜入旧地铁网络,尽可能接近‘曙光站’区域,侦察‘牧者’现象,评估幸存者状况,收集相关情报。优先级:情报收集 > 幸存者接触 > 规则对抗。此次任务危险等级上调至‘中高’,规则特性未知,可能存在认知层面的高级威胁。”
他看向陈凌:“‘烛龙’小队,你们刚刚经历了图书馆的信息类规则,对这类可能涉及认知和秩序的威胁有初步经验。此次任务,你们将作为主力侦察单位。‘利刃’和‘壁垒’小队将在外围策应,建立安全通讯中继,并在必要时提供支援。”
“明白!”陈凌与其他两位小队长同时应道。
任务确定,紧张的准备立刻展开。针对可能存在的认知威胁,基地为“烛龙”小队配备了最新型号的“认知固化药剂”,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增强服用者的精神稳定性,抵抗中等强度的认知扭曲和精神污染,但副作用是药效过后会陷入一段时间的精神疲惫。
再次检查装备,补充弹药和补给。陈凌看着神色肃穆的队友,沉声道:“这次的任务目标很明确,侦察为主。一切行动以安全撤回为前提。蒲凝,你的精神感应和情绪捕捉是关键,一旦感觉到任何异常的‘秩序性’或‘引导性’的规则力量,立刻预警。韩屿,注意记录所有环境数据和规则波动。雷栋、赵猛,警惕任何实体或非实体攻击。小胖,扩大感知范围,注意环境细微变化。”
“明白!”
依旧是那辆熟悉的装甲车,载着“烛龙”小队驶向城市东区边缘的一个废弃地铁入口。巨大的通风口如同怪兽的嘴巴,黑暗深不见底。
众人佩戴好头灯和夜视装备,鱼贯而入。地铁通道内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铁锈、霉菌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腐败气味。轨道早已锈蚀,废弃的车厢如同死去的长虫,歪斜地停在黑暗中。
根据地图,他们需要沿着这条主线深入近五公里,才能抵达“曙光站”所在的支线。
通道内并非完全死寂。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滴水声,或者某种小型生物窸窸窣窣爬过的声音。但更让人不安的是一种无形的“空”。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仿佛所有的声音都被某种东西吸收、抹平了,缺乏正常的回响和生气。
“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巨大的、正在消化什么的胃里。”孙小胖低声嘟囔,他的感知里,这片区域的生命反应微弱到近乎于无,但规则的背景辐射却带着一种粘稠的、缓慢流动的特性。
陈凌推了推眼镜,【基础规则洞察】全力运转。视野中,通道内的规则线条呈现出一种被“梳理”过的痕迹,不像图书馆那样混乱,也不像“静谧假面”那样强制静止,而是一种…被某种力量引导、归拢的状态。就像狂野的藤蔓被人为地牵引到了特定的方向。
“规则被‘管理’过,”陈凌低声道,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有什么东西,在这里建立了一种…秩序。”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背脊发凉。规则怪谈的本质是混乱与异常,而“秩序”本身,在这里就成了最深的异常。
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避开了几处规则残留较强的区域(像是曾经发生激烈规则冲突的地方),那些地方的规则线条依旧混乱而危险。
随着深入,通道壁上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痕迹。不是爪痕或弹孔,而是一种仿佛被高温灼烧后又冷却形成的、光滑而扭曲的纹路,这些纹路隐隐构成某种难以理解的符号。
“分析仪显示,这些纹路含有高浓度的规则能量残留,但其结构…非常稳定,像是被‘固化’的规则表达。”韩屿检测着纹路,面露惊容。
蒲凝伸出手,隔着一段距离感受着纹路的气息。她闭上眼睛,眉头紧锁:“很…冰冷。没有情绪,没有意识,只有一种…绝对的‘执行’意味。像是在履行某种既定程序。”
就在这时,走在最前面的雷栋突然举起拳头,示意停止。他压低声音:“前面有光。”
众人立刻熄灭了头灯,借助夜视仪向前望去。只见通道尽头拐角处,隐约透出一种冰冷的、不带任何温度的白色光芒。
陈凌示意众人保持安静,自己则将【基础规则洞察】聚焦于光芒传来的方向。他“看”到那里的规则线条高度有序,如同精密编制的网络,而在网络的核心,有一个不断散发着稳定规则波动的“节点”。
他打了个手势,小队成员呈扇形散开,借助废弃车厢和支柱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前摸去。
拐过弯道,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通道在这里变得开阔,形成了一个类似检修大厅的空间。而大厅的中央,矗立着一个约三米高的、由那种光滑扭曲的纹路构成的“柱子”。冰冷的白光正是从柱子上散发出来的。柱子表面,那些符号如同活物般缓缓流动,散发出稳定而强大的规则力场。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柱子周围,静静地、一动不动地站立着几十个人影!他们穿着破烂的衣物,面容枯槁,眼神空洞,没有任何神采,就像被抽走了灵魂的玩偶。他们围绕着柱子,如同朝圣般站立,对“烛龙”小队的到来毫无反应。
而在这些“人偶”的外围,有几个模糊的、仿佛由阴影构成的、穿着类似长袍形态的“东西”在缓缓飘动。它们没有固定的形态,时而拉长,时而收缩,偶尔会停留在某个“人偶”面前,阴影般的“手臂”似乎会轻轻触碰一下“人偶”的额头,被触碰的“人偶”会微微颤抖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极其短暂、痛苦的光芒,随即又恢复死寂。
蒲凝猛地捂住嘴,强压下差点脱口而出的惊呼。她的精神感应清晰地捕捉到,那些阴影“东西”身上散发着与柱子同源的、冰冷的“执行”意志,而那些“人偶”…他们的意识仿佛被禁锢、被麻痹,只剩下最基础的生命体征,如同被放牧的牲畜!
陈凌的脑海中瞬间闪过图书馆音频中的词汇——“筛选”、“牧者”!
眼前这些阴影,就是在进行“筛选”的“牧者”?它们在对这些幸存者做什么?那个柱子又是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飘动的“牧者”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阴影构成的“头部”缓缓转向了“烛龙”小队隐藏的方向,两点猩红的光芒在阴影中亮起,如同冰冷的探照灯。
被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