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214 年)春,长安城外尘土蔽日,五万曹军精锐列阵如长龙,旌旗上 “夏侯” 二字在风中猎猎作响。征西都督夏侯渊勒马立于阵前,银甲映着晨光,手中长枪指向南方:“奉魏公之命,此番拿下汉中,直捣益州!传令下去,号称十万大军,震慑敌胆!” 话音落,大军顺着褒斜道滚滚南下,先锋大将张合早已率轻骑疾驰,兵锋直指汉中北面门户 —— 阳平关。
可当张合的先头部队抵达关下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头一沉。昔日张鲁驻守时的阳平关,如今已换了模样:关墙足足加高了两丈,墙面以糯米汁混合黏土反复夯筑,阳光下泛着坚实的青灰色,连缝隙都难以寻见。关前百余步内,密密麻麻的陷坑暗藏,坑口覆盖着伪装的茅草与树枝,两侧拒马交错,铁蒺藜如荆棘般铺展开来,闪烁着寒光。更令人心惊的是,关墙上弩台、箭楼层层叠叠,黑黝黝的弩口正对着下方,几名守军正合力调整一架巨型器械,那便是格物院改良的 “床弩”,箭杆粗如小臂,箭头闪着慑人的冷光。
“徐元直果然有些手段。” 张合勒住马,皱眉对身旁副将道,“速报都督,阳平关防备远超预期!”
几日后,夏侯渊率主力抵达,勒马于关前山岗远眺。见雄关如铁,旌旗蔽日,守军在城墙上往来巡视,士气高昂,他握着缰绳的手不由紧了紧,心中掠过一丝寒意。可随即又冷哼一声,马鞭指向关墙:“不过一座关隘,纵使加固又如何?我五万精锐在此,难道还攻不破这区区阳平关?” 身旁谋士程昱上前劝谏:“都督,此关防备森严,恐不易强攻,不如先探探虚实?” 夏侯渊却摆了摆手,目光锐利如鹰:“我夏侯氏征战多年,何时惧过坚城?传令,明日拂晓,全力攻城!”
次日天刚蒙蒙亮,曹军便发起了猛攻。“攻城!” 夏侯渊一声令下,战鼓如雷,数千士兵推着冲车,扛着云梯,朝着关墙汹涌而去。冲车前端裹着厚重的铁皮,车轮碾压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云梯上的士兵手持盾牌,腰挂短刀,嘶吼着向上攀爬。
可刚冲到关前三十步,城墙上突然响起一声梆子响。“放箭!” 守将张嶷立于城头,声如洪钟。刹那间,箭雨如倾盆而下,普通箭矢还未落地,改良连弩的 “咻咻” 声便划破空气 —— 这种连弩一次可连发十箭,射速极快,箭矢穿透力极强,竟能穿透曹军士兵的皮甲,瞬间便有数十人倒地。
“举盾!” 曹军小校嘶吼着,士兵们迅速举起圆盾组成盾阵,可下一刻,更恐怖的景象出现了:城墙上的床弩突然发出 “嘎吱” 的绞盘转动声,随后 “嗡” 的一声巨响,巨型弩枪如流星般射来,直接洞穿了三层盾阵,将后排几名士兵连人带盾钉在地上,弩枪余力未消,竟深深扎进了泥土里,震起一片尘土。
夏侯渊在后方看得目眦欲裂,咬牙道:“张合!你亲自督战,务必拿下城头!” 张合得令,翻身上马,提枪冲向阵前,大声喊道:“兄弟们,随我冲!拿下阳平关,赏银百两!” 说罢,他纵身跳上一架云梯,手中长枪舞动,拨开射来的箭矢,很快便爬到了城头。
“张合休狂!” 张嶷早已等候在此,手中长刀劈出,与张合战在一处。张合枪法迅猛,招招直取要害,可张嶷依托城头地利,步步紧守,身后亲兵更是拼死护持,每当张合有突破之机,便有士兵舍命挡下。激战半个时辰,张合左臂被划伤,见城头守军依旧悍不畏死,只得怒喝一声,翻身跳下城头,退回阵中。
这一攻,便是十余日。关墙下尸积如山,鲜血顺着山坡流淌,染红了土地,曹军损失近万人,可阳平关依旧岿然不动。中军大帐内,夏侯渊烦躁地踱步,手中马鞭被捏得咯咯作响。副将徐晃上前,躬身道:“都督,益州军守备森严,器械精良,再这么强攻下去,我军损耗太大,不如另寻他路?”
夏侯渊猛地转身,眼中满是怒火:“我奉魏公之命,克期平定汉中,岂能在此耽搁!阳平关虽险,岂无破绽?”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指向阳平关西侧:“传令,分兵五千,由你率领,从傥骆道迂回,绕到关后袭扰,断其粮草!我就不信,这样还破不了这关!”
徐晃领命,率五千士兵悄悄出发。可汉中地形复杂,傥骆道更是崎岖难行,山路狭窄,一侧便是悬崖。更要命的是,徐庶早已料到夏侯渊会有迂回之举,提前派士兵把守了沿途要道,还联合了当地熟悉地形的氐人部落。徐晃大军刚进入傥骆道中段,便遭遇了伏击:氐人部落的勇士从山林中杀出,箭矢如雨,滚石从山坡滚落;益州军则守住山口,堵住退路。曹军陷入混乱,士兵们在狭窄的山路上难以施展,死伤惨重。徐晃奋力厮杀,才带着残部突围而出,清点人数时,五千士兵已折损近半,只得悻悻退回。
消息传回夏侯渊大营,他气得砸碎了案上的酒樽,望着远处依旧坚不可摧的阳平关,心中第一次生出无力感。而此时的阳平关城头,徐庶正与张嶷并肩而立,望着曹军大营的方向。徐庶轻抚胡须,笑道:“夏侯妙才勇则勇矣,却少了几分智谋。他以为分兵迂回便能破我防线,却不知汉中地形、人心,早已在我掌握之中。” 张嶷拱手道:“先生妙计!若非先生早作部署,我军恐怕难以如此从容。” 徐庶望向关下,目光坚定:“阳平关,便是我益州的铜墙铁壁,有此一关,夏侯渊纵有十万大军,也休想南下一步!”
风掠过城头,旌旗猎猎,阳平关如一头雄狮,死死扼住了曹军南下的咽喉,也守住了益州的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