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外的军营,此刻也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普通兵卒或许还懵懂,但稍有见识的军官都已嗅到了巨大的危险。引外兵入京?这简直是在玩火!
墨涵的营帐内,灯火通明。他面前摊开着两份东西。
一份是静姝公主刚刚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那封只有八个字却重逾千钧的密信。字迹的颤抖和墨痕的深浅,无不透露出书写者极致的恐惧与催促。
另一份,则是张骁小队从洛阳城内和周边快马送回的最新情报汇总!
“董卓军已过渑池,前锋骑兵日行百里,劫掠乡野,气焰嚣张,直逼函谷关!其行军路线,非为拱卫,直如奔袭!”
“丁原并州军已至孟津,扎下硬寨,每日操练,杀气腾腾!”
“大将军府戒备森严,出入皆袁氏心腹甲士。何进深居简出,据闻常与袁绍密议至深夜。”
“宫中传出消息,太后震怒,欲召何进入宫训斥,但被张让等劝阻,言何进身边甲士环伺,恐生不测!”
“袁隗府邸近日访客如云,多为各地州郡使者及军中将领,深夜方散!”
“城门守卫,尤其谷门、上东门等要隘,已暗中增兵,盘查骤然严厉,似在严防某人出逃!”(最后一条情报,让墨涵瞳孔骤缩!)
墨涵的目光死死盯在董卓军的动向和“城门盘查骤然严厉”的情报上。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
太快了!董卓的行军速度,快得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这哪里是奉诏入京?分明是趁着中枢混乱、权力真空,急不可耐地要来抢夺最大的蛋糕!函谷关一过,便是八百里秦川,再无险阻!洛阳,已近在董卓的虎视之下!
而城门盘查的突然加强……袁隗!这个老狐狸!他果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监视!他预判到了自己可能会在洛阳大乱前逃离!这是在布网拦截!
“不能再等了!”墨涵猛地站起身,眼中寒芒暴涨,如同出鞘的利剑!所有的犹豫、观望,在这一刻被彻底碾碎!
他大步走到帐中悬挂的简陋地图前,手指快速划过:洛阳西北,邙山!那里山势连绵,易于藏匿。穿过邙山,可渡黄河,进入河东郡!河东郡守目前尚未明确倒向董卓或袁氏,且皇甫嵩在并州、凉州的影响力尚存,相对安全!这是目前最优的逃亡路线!
“旬月之变?”墨涵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自嘲,“是我太乐观了!看董卓这架势,十日!最多十日,洛阳必成修罗场!何进……他活不过五天!”
他立刻开始行动:
1. 变卖细软: 将皇甫嵩赏赐的、以及自己之前积攒的一些值钱但不显眼的金饼、玉器,通过张骁在洛阳黑市建立的隐秘渠道,迅速出手,换成便于携带的轻便金叶子和五铢钱。
2. 备好行装: 脱下那身显眼的绛红骑都尉官袍,换上一套半旧的深灰色麻布短褐,外罩一件不起眼的褐色斗篷。将染血的《灵宪》帛书、浑天仪秘钥、皇甫嵩赠予的短剑贴身藏好。准备充足的干粮(肉脯、硬饼)、水囊、火石、伤药、绳索等野外生存必备之物。所有物品打包成一个不起眼的行囊。
3. 规划路线: 在脑海中反复推演逃亡路线:今夜子时,趁夜色最浓时,由张骁小队中擅长潜行和开锁的好手接应,避开军营明暗哨,潜入洛阳城北的谷门附近(此门守将曾受过皇甫嵩恩惠,张骁小队已初步接触)。由张骁小队制造小范围混乱引开守卫注意,墨涵伺机用钩索翻越城墙(此段城墙相对低矮陈旧)。出城后,立刻遁入邙山余脉,利用山林掩护,昼伏夜出,直扑黄河渡口!渡河工具,张骁已安排可靠船夫在指定隐蔽地点接应。
4. 最后指令: 墨涵召来张骁,目光如炬:“张骁,你听好:今夜子时,按计划行动,助我出营、入城、翻越谷门!之后,你带小队立刻化整为零,隐匿于洛阳城内或周边乡野,绝不可暴露行踪!收集一切关于洛阳乱局、董卓动向以及……公主安危的消息!保存力量,等待我的召唤!若我顺利渡河,会设法在河东安邑城‘悦来’客栈留下暗记。记住,你们的命,比情报更重要!”
“喏!都尉保重!”张骁单膝跪地,抱拳领命,眼中是军人无条件的服从和一丝担忧。
一切安排妥当,墨涵吹熄了帐中灯火,盘膝坐于黑暗之中。他闭上眼,调整呼吸,将心神沉入最冷静的状态。前世作为乌骓时在战场养成的敏锐感知被提升到极致,营帐外的风声、更夫的梆子声、远处马匹的响鼻声……一切细微的声响都清晰地传入耳中。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缓缓流逝。每一刻,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距离子时,还有两个时辰。洛阳城的方向,仿佛有浓郁的血腥味,正随着夜风,隐隐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