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初稿得到王教授的初步认可,让李诗寒信心大增。周一下午,他准时来到王教授办公室,接受了近两个小时的细致指导。王教授对论文的逻辑严谨性、数据支撑和语言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诗寒一一记下,感觉受益匪浅。接下来的几天,他几乎废寝忘食地投入到论文的修改和完善中,【专注怀表】和玉佩的微弱加成,让他保持了极高的效率。
周四,修改后的论文提交上去。王教授审阅后,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进步很大!我已经把论文推荐给论坛组委会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初审结果。”
了却一桩大事,李诗寒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周末,他决定给自己放个小假,同时也履行对唐璐的“技术交流”约定。
周六上午,他先和唐璐在计算机协会活动室碰头,讨论“游戏交易助手”下一步的开发计划。两人决定在自动提醒的基础上,加入基于简单机器学习算法的“趋势预测”功能,并开始设计更友好的用户界面。
“界面交给我吧,”唐璐自告奋勇,“我最近对UI设计挺感兴趣的。”
“好,算法核心部分我来优化。”李诗寒点头。合作久了,分工越发明确和默契。
讨论间隙,唐璐看似随意地问:“对了,你那个古籍论坛的论文,有消息了吗?”
“刚提交,等初审呢。”李诗寒回答,“你呢,那个数据库优化项目做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就是客户需求老变,有点烦。”唐璐撇撇嘴,随即又笑道,“不过钱给得挺爽快。哎,等这个项目结了,我请客吃饭!”
“好啊。”李诗寒笑着应下。他能感觉到,唐璐在努力寻找除了代码之外,两人更多的共同话题。
下午,李诗寒独自一人去了市中心的商业步行街。他需要买几件像样的衣服,为可能参加论坛做准备,同时也想真正感受一下这个时代的都市气息。步行街上熙熙攘攘,品牌专卖店、百货商场、小吃街应有尽有,充满了活力。李诗寒穿梭在人群中,观察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形形色色的路人,一种真实的、活在当下的感觉油然而生。
他走进一家风格简约的服装店,挑选了一件合身的衬衫和一条休闲裤。试衣的时候,他注意到镜中的自己,相比刚重生时的青涩,如今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和自信,身材也因为坚持锻炼而挺拔了些。果然,人的气质是由内而外的。
买完衣服,他沿着步行街慢慢逛,在一个大型书店里停留了很久,翻看了一些最新出版的计算机和经管类书籍,了解前沿动态。最后,他在一家安静的甜品店坐下,点了一份蛋糕和一杯奶茶,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看着窗外车水马龙,他思绪飘远。重生以来,他一直像上了发条一样拼命向前,偶尔这样放空一下,感觉也不错。
晚上回到宿舍,他收到苏晚晴的迅捷通消息,是一张照片——她拿着一本厚厚的数学书,在图书馆用功,配文:“继续努力!向你看齐!【奋斗】”
李诗寒会心一笑,回复了一个“加油”的表情。他明白苏晚晴的心意,也欣赏她的努力和懂事。这种彼此鼓励、共同进步的关系,或许是目前最适合他们的状态。
新的一周,论坛初审结果公布,李诗寒的论文成功入围!接下来需要准备论坛演讲的ppt和答辩。与此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本次论坛的终审评委之一,正是之前来校交流过的、对特藏古籍表现出浓厚兴趣的陈教授!
李诗寒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一个接触陈教授、间接了解特藏古籍研究进展的好机会!他更加认真地准备起来,不仅完善ppt,还预想了评委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方法与古籍保护的深层价值联系起来。
论坛举办日终于到来。地点设在省图书馆的报告厅,现场来了不少高校的师生和业内专家,气氛庄重而热烈。李诗寒穿着新买的衬衫,沉稳地坐在台下等候。他的序号比较靠后,正好可以观摩其他选手的演讲。
轮到李诗寒上台时,他深吸一口气,【专注怀表】的被动效果悄然开启,让他心绪宁静,思维清晰。他稳步走上讲台,打开ppt,开始演讲。他的声音不高,但条理分明,数据扎实,尤其是他提出的基于图像结构特征和内容关联性的分析方法,引起了台下不少专家的兴趣。
演讲结束,进入答辩环节。几位评委依次提问,问题都很专业和犀利。李诗寒凭借扎实的准备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一一从容应对。最后,轮到陈教授提问。
陈教授扶了扶老花镜,看着李诗寒,目光锐利:“李诗寒同学,你的研究方法很新颖,实用性也很强。我想问的是,在你处理大量古籍图像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一些…非文字性的、特殊的符号或图案?它们可能不属于常规的版画或装饰,而是蕴含着某种…独特的信息?”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李诗寒心中凛然,但表面不动声色。他早有准备,谨慎地回答道:“谢谢陈教授提问。确实,我们在数据处理中会遇到很多非文字符号,比如藏书印、批校标记、以及一些民间文书上的特殊图案。我们目前主要将其归类为辅助信息进行处理。至于其中是否蕴含更深层的独特信息,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可能需要结合历史学、文献学乃至民俗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研究,这也是我们未来希望深入探索的领域。”
他的回答既承认了现象,又巧妙地将问题引向了需要多学科合作的宏观层面,没有暴露自己的私人发现,显得严谨而客观。
陈教授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只是在评分表上写了些什么。
论坛最终,李诗寒的论文获得了“优秀论文奖”二等奖!虽然不是最高奖项,但作为大一新生,这已经是轰动性的成绩了!王教授激动地拍着他的肩膀,连声说好。陈教授在颁奖后,特意走过来和李诗寒握了握手:“小伙子,不错,基础很扎实,思路也开阔。以后有机会,可以多交流。”
“谢谢陈教授鼓励!”李诗寒恭敬地回答。他知道,这扇门,算是推开了一条缝。
当晚,回到学校,李诗寒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成功的喜悦之余,他更在意陈教授那个意味深长的问题。这证实了特藏古籍的特殊性已经引起了顶尖专家的注意!
夜深人静,他再次取出那本无名古籍和“云笈残页”的图片,放在桌上。胸前的玉佩传来稳定的微凉感。他闭上眼睛,将精神力缓缓延伸向图书馆方向。这一次,在成功带来的信心和玉佩的微弱加持下,他的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他不仅能感受到核心能量源的脉动,甚至能隐约“触摸”到那层包裹着它的屏障的“质感”!同时,他脑海中的几个基础灵纹符号,似乎与那能量源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弱的、如同共鸣般的颤动!
【成功在现实世界取得重大成就,信心提升,精神力活跃度增加。与灵纹能量源共鸣感增强,《基础灵纹构架学》掌握度提升至16%!对能量屏障结构产生初步感知。】
突破了!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步,但意味着他与秘密核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李诗寒睁开眼睛,眸中精光闪烁。他知道,解开谜题的钥匙,正在一步步被他握在手中。
而接下来,他需要利用论坛获奖带来的声望和机会,进一步接近目标。同时,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情感,也将继续丰富他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