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梅听到苏珊声援,更觉委屈,转过身,眼圈都有些发红,声音带着哽咽:
“就是!小椰子都快满周岁了!
到现在连个正经的大名都没有!
我们陈家那边,族老都问了好几次了!
问孩子叫什么,排行哪一房,将来怎么入族谱!
你让我……让我怎么回答?”
她越说越激动,
“连家谱都不入,孩子将来算什么?
野孩子吗?
你……你这爹怎么当的!”
“家谱?”
党建国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随即化作一丝无奈的自嘲。
他走到陈秀梅面前,双手一摊,语气带着苍凉,
“秀梅,你给我找找,我党建国……
我家的家谱在哪里?”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说道:
“我是个孤儿!连‘党’这个姓,都是我自己选的!
‘建国’这个名字,是我自己起的!
祖宗?族谱?
你让我拿什么给孩子入?
拿空气吗?”
陈秀梅被问得哑口无言,看着丈夫眼中一闪而过的落寞,
心中的怨气瞬间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心疼和歉意:
“党生……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她嗫嚅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知道你的身世……
可是,孩子总得有个堂堂正正的名字啊!
不能总叫小名吧?
这……这对孩子也不公平……”
看着妻子泫然欲泣的模样,党建国的心软了下来。
他轻轻揽过陈秀梅的肩膀,将她和小椰子一起拥入怀中,声音变得温和而郑重:“名字,我早就想好了。
本来打算下个月小椰子快到周岁时,回和平市当着陈家族老的面宣布的。
既然你提前来了,我现在就告诉你。”
他凑近陈秀梅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了几句。
陈秀梅起初听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困惑,似乎对丈夫的安排感到意外。
但渐渐地,她的眼神亮了起来,仿佛拨云见日,充满了恍然大悟的惊喜和难以抑制的兴奋!
“党生!你……你是想……”
她激动得几乎要叫出来,随即意识到苏珊还在旁边,连忙压低了声音:
“我明白了!这……这太好了!
我这就回去安排!保证办得风风光光,妥妥帖帖!”
她抱着小椰子,恨不得立刻飞回南洋。
“哎!急什么!”
党建国一把拉住她,手臂用力,将她圈在怀里,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因激动而泛红的脸颊,又瞥了一眼旁边笑吟吟看戏的苏珊,意有所指地低笑道:
“来都来了……苏珊现在这样……
我可是好久了……夫人你……忍心就这么走了?”
他的气息灼热地拂过陈秀梅的耳畔。
陈秀梅的脸瞬间红透,羞赧地瞪了他一眼,象征性地挣扎了一下,感受到丈夫手臂的坚定和胸膛传来的热度,身体却诚实地软了下来,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久别胜新婚,更何况是缝隙里偷得的片刻温存。
陈秀梅在青衣岛盘桓了一周,带着丈夫的嘱托,以及被充分滋润后的容光焕发,返回南洋着手筹备那场意义非凡的周岁宴。
而苏珊,则在4月26日一个飘着细雨的清晨,于香港,顺利产下一对龙凤胎!
当护士将两个襁褓中的婴儿,抱到党建国面前时,他再次感受到了命运的神奇。
男孩健壮,哭声洪亮;
女孩秀气,眉眼像极了苏珊。
这已经是他的第三对双胞胎了!
这具身体里流淌的基因,似乎对“成双成对”情有独钟。
按照与苏珊的婚前约定,也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孩子未来的利益和规避潜在的政治风险,这对双胞胎随母姓,并冠以家族的显赫名号:
哥哥取名:威廉·索科拉特.菲茨兰
妹妹取名:安妮·索科拉特.菲茨兰
他们将成为苏珊爵位与财产的顺位继承人。
党建国抱着两个有着明显混血特征的孩子,心情复杂。
1964年的盛夏,世界在高温中继续滑向更深的动荡旋涡。
党建国记忆中那个关键的历史节点——
安南的冲突继续加剧——
滚烫的战争机器,轰然加速!
美国海军陆战队,据说已经开始秘密在岘港登陆,越南战争的全面升级已成定局!
与此同时,遥远的北方,另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激烈的“战争”也在上演。
内地与昔日的“大佬”毛熊,因意识形态分歧、领土争端以及对国际领导权的争夺,关系进一步的急剧恶化,走到了全面对抗的边缘。
曾经亲密无间的同志加兄弟,转眼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雠。
在这两场巨大风暴的夹缝中,熊猫集团与南洋总督府的地位,变得前所未有的微妙与重要。
对美国而言,南洋是此刻距离安南战场最近、最可靠(至少表面如此)的后勤基地和战略支点。
安不纳岛的基地,已成为美军战机重要的前进加油站和紧急备降场。
古晋的港口,卸载着源源不断运来的美国军火和装备,再通过南洋控制的船队,转运至南越各港口。
熊猫集团提供的弹药、油料、食品乃至部分维修服务,已成为支撑美军在安南初期大规模行动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劳德与美方代表对党建国的态度愈发“亲密”和倚重,各种“非正式”的援助和技术转移也悄然增多。
而对北方内地而言,熊猫集团则扮演着另一重关键角色——
三线建设的秘密输血者。
随着与毛熊交恶,来自北方的工业援助和技术支持几乎断绝。
庞大的三线建设计划,急需大量的机械设备!
而此时,能绕过西方禁运、又有足够工业实力提供这些设备的,唯有熊猫集团!
在二长老的直接授意和秘密渠道的运作下,一份份巨额订单跨越海峡,飞抵青衣岛:
大型凿岩机、矿用提升机、重型矿用卡车(基于美国转让技术仿制改进)。
中型水轮发电机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精密龙门铣床、大型立式车床、齿轮加工机床(部分为南洋自产,部分为通过第三方从东欧辗转购入,经南洋“洗白”)。
合成氨厂核心的反应釜、压力容器、换热器、泵阀。
一套中等规模(年处理250万吨)的常减压蒸馏装置核心组件(塔器、反应器),以及配套的催化裂化装置关键设备(反应再生系统、分馏塔)。
这些是内地极度渴求、用以提炼自产原油的“工业血液”的核心!
基于南洋“盘古化工城”成功经验设计的,年产20万吨合成氨及配套尿素的全套设备图纸、核心催化剂配方,以及部分无法自产的高压反应器、压缩机。
这是解决几亿人吃饭问题的“粮食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