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锋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如同点石成金的魔咒,在特战队中造就了无数令人胆寒的狙击精英。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被鬼子恐惧地称为“魔鬼”的“枪神”刘斌——也就是当初那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士兵。自从聆听了沈毅锋的教诲,刘斌便将步枪视若生命,真正做到枪不离身,连睡觉时也紧紧将其抱在怀中,仿佛那是他唯一的依靠。他正是刘家村第一批通过特战队严苛选拔入选的成员。他自称个子小,其实是巧妙地瞒报了年龄,入选时年仅十五岁。他入选后,其他同村年纪相仿、渴望参军的少年们既羡慕又不忍心揭穿他,只得另寻他法。他们搬出了周磊,又辗转通过柳泽的关系求到了时川那里,最终才争取到一批年龄在十六岁以上、同样优秀的少年被特批加入特战队。
柳昊看着沈毅锋走回原位坐定,接着他的话头,声音洪亮地补充道:“除了沈队长强调的射击技艺,特战队还有另一项最基本、也是生死攸关的标准——掌握必备的外语技能!现阶段,我们最迫切需要掌握的是倭语!”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仿佛看穿了某些队员心中的嘀咕,直接点破:“可能有人会想,‘我学鬼子的话干什么?’现在,我就告诉你们学好日语的极端重要性!首先,我们特战队的作战区域主要在敌占区,为了深入虎穴、获取情报、有效打击敌人,我们常常需要伪装成日军部队。不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怎么和巡逻的鬼子搭话?怎么从他们随意的交谈中捕捉关键情报?怎么在盘查时蒙混过关?这直接关系到任务的成败和整支队伍的生死!”
他看到一些人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语气更加斩钉截铁:“我要求你们,为了身后的父老乡亲,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更为了你们自己的性命,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学好日语!在日常营地里,就要习惯用日语进行基本交流。你们每个人都配备了完整的倭国军服,只要语言这一关过了,你们就能做到——进入鬼子的营地如同进入自家后院一样自然从容!在那里吃饭、睡觉、活动都不会引起怀疑,至于执行刺杀、夺取装备这些核心任务,自然更不在话下!语言,就是你们最好的通行证和护身符!”
柳昊环顾四周,看到队员们都在沉思着他刚才说的话,他便故意停顿了一下,给大家足够的时间去理解这关系到生死存亡的要求。过了一会儿,他觉得大家差不多都思考得差不多了,才继续说道:“负责教导你们日语的,是我们的电讯组同志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来自高等学府,是非常优秀的大学生。然而,为了抗击倭寇、保卫我们的家园,他们毅然决然地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和笔,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这充满血与火的战场之中。”
说到这里,柳昊的语气变得愈发郑重而温和,“也许在格斗、射击这些战斗技能方面,他们暂时还比不上你们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但是,请记住,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对于我们的战争胜利同样至关重要!所以,你们必须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
柳昊稍微加重了一下语气,接着说:“不仅如此,你们还有责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技术人才!在训练之余,你们要主动向他们传授一些实用的战斗技巧和宝贵的战场经验,帮助他们提高在危险环境中的自保能力。毕竟,他们是我们的战友,是我们共同抗击敌人的力量!”
要知道,他们中很多人是直接从安静的教室走上这硝烟弥漫的前线的,这份勇气和牺牲,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呵护。反过来,你们也要虚心向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我再强调一次纪律:三个月之内,所有不识字的队员,必须掌握一千个常用汉字!所有人的日语水平,必须达到能够进行基本日常对话和应对简单盘问的程度!达不到这个硬性标准的人,只能被淘汰,回到主力部队去!这是铁的纪律,没有任何情面可讲!三个月后,我会亲自对你们每一个人进行考核!”
柳昊环视着陷入沉思的队员们,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引导大家思考特战队的本质:“同志们,你们想一想,要消灭更多的鬼子,是凭借一时血勇、不管不顾地强攻鬼子固守的营地,还是精心策划、出其不意地智取,哪一种方式更能有效地消灭敌人,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我们自己的力量呢?”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每一张坚毅的脸上停留,然后斩钉截铁地给出了答案:“答案毫无疑问是智取!偷袭、伏击、定点清除、远程狙击——这些才是我们特战队的看家本领,是我们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的利器!你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通过刻苦的学习、严格的训练以及未来实战的淬炼,将这些战术手段融会贯通,最终达到‘消灭鬼子,保存自己’的最高目标。好了,今天我讲得已经够多了。下面,有请我们的沈毅锋,沈大队长,给大家讲话!”
沈毅锋昂首阔步走向前,面对整齐列队的战士们,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声音洪亮地说道:“同志们,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我们抗倭自卫军一名光荣的特战战士了!回想当初,柳司令带领我们侦察排仅有的七个人,在敌众我寡的险境中,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勇气,创造了一次歼敌二百多的辉煌战例。从那以后,我们一个接着一个取得胜利,势如破竹。记得那些参军仅两天的骨瘦如柴的矿工吗?他们原本在矿场受尽倭国鬼子的欺凌,整日饥寒交迫,但面对敌人时,他们毅然决然地埋伏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两个大队的鬼子浩浩荡荡地从他们身旁走过,沉重的脚步声几乎震耳欲聋,矿工们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狭窄环境的压抑,紧咬牙关,沉着冷静地等待时机,最终完美达成战术目标,让敌人措手不及。还有那六百多刚刚学会打枪的新兵,在其他战友的巧妙配合下,全歼了一个加强大队的一千二百多名鬼子,自身却无一损伤。这不仅是战斗的胜利,更是我们精神的升华!在这里,我们要为他们鼓掌致敬!”战士们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