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尘和小木沿着后山的小路慢慢走着,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竹篮里的铁皮盒和新米随着他们的脚步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
“墨尘哥,你说安家姐姐收到这些东西会是什么反应啊?”小木一边走,一边好奇地问道。
墨尘抬头看着天边的晚霞,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想她应该会很激动吧,毕竟这是她母亲留下的东西,也是她对家乡的念想。”
两人来到后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在风中摇曳,金黄的花朵如同繁星般点缀着大地。墨尘和小木放下竹篮,开始采摘野菊花。清新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墨尘哥,你看这朵花好大啊!”小木兴奋地摘下一朵野菊花,递给墨尘。
墨尘接过花,笑着说:“是啊,这朵花真漂亮。多摘一些,给安家姐姐寄过去,让她也能感受到家乡的美好。”
不一会儿,他们就摘了满满一篮子野菊花。墨尘把野菊花整理好,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起来,放进竹篮里。
“好了,咱们回去吧。”墨尘提起竹篮,对小木说。
两人回到村里,直接去了村委会。村主任听说了他们的发现,非常重视,立刻帮忙联系镇上的工作人员,希望能找到安家闺女的联系方式。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安家闺女的电话号码。村主任拨通电话,把铁皮盒和野菊花的事情告诉了她。电话那头的安家闺女听后,声音有些颤抖,她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还想着我母亲,想着我。”
墨尘接过电话,对安家闺女说:“安姐,这些东西是在晒谷场发现的,我们觉得应该交给你。”
安家闺女在电话里泣不成声:“我母亲一直念叨着家乡,念叨着那棵老槐树。我也很想回来看看,可是一直没有机会。”
墨尘说:“安姐,等你有时间,一定要回来看看,这里还是老样子,大家都很想念你。”
挂了电话,墨尘和小木都感到很欣慰。他们知道,这个铁皮盒和野菊花,不仅仅是一些物品,更是一份跨越三十年的情感纽带,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连接着家乡和远方。
“墨尘哥,安家姐姐终于知道她母亲的事情了。”小木开心地说。
“嗯,也算了了我们一桩心事。”墨尘看着竹篮里的铁皮盒,仿佛看到了安家母女的身影,“以后啊,咱们要多留意村里的这些老故事,它们都是村子的宝贝。”
这天晚上,墨尘和小木把铁皮盒里的东西仔细地整理好,连同野菊花一起,用一个精美的盒子装起来,准备第二天寄给安家闺女。月光洒在院子里,映照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也为这个宁静的小村增添了一份温馨与祥和。
第二天一早,墨尘和小木带着盒子去了镇上的邮局,把东西寄了出去。看着包裹被工作人员收走,他们的心里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安家闺女收到这份特殊礼物时的喜悦和感动。
回到村里,墨尘和小木又来到了晒谷场。老槐树的槐花在风中飘落,洒在金黄的谷粒上。他们仿佛看到了安家母女在晒谷场忙碌的身影,也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乡情。
“墨尘哥,以后我们每年都来采野菊花,给安家姐姐寄过去吧。”小木望着老槐树说。
“好啊,就当是我们和安家姐姐的约定。”墨尘笑着点头,他知道,这份情谊会像这晒谷场的稻谷一样,年年丰收,岁岁留香。
从那以后,每年秋天,墨尘和小木都会在后山采野菊花,给安家闺女寄去。而晒谷场的故事,也在村里流传开来,成为了大家心中一段温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