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泽关于“归零者”背后可能存在“寂灭主宰”的推演结论,被严格控制在万界商会及核心盟友的最高层知晓。这个猜测太过骇人,一旦扩散,恐将引发不可控的恐慌,甚至导致刚刚萌芽的联合防御体系从内部崩溃。
但应对措施,必须立刻、全力地推进。无论敌人是自然现象还是被操控的兵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道坚实的防线,阻止“归零者”的蔓延,并为研究克制方法争取时间。
“深渊威胁应对委员会”的职能被迅速强化和具体化,其首个,也是当前最重要的项目——“万界联合防御网络”(简称“星链计划”)正式启动。
这个计划的蓝图极其宏大,旨在通过分布在广袤星域中的无数监测站、预警哨所、空间堡垒以及快速反应基地,构建一张覆盖所有协议成员文明主要疆域及关键航路的立体防御体系。它不仅要能提前发现“归零者”的渗透,还要能进行初步拦截、迟滞,并为后方调动力量争取时间。
然而,蓝图是美好的,现实却充满了挑战。
首先便是技术标准的统一。参与协议的文明科技树千差万别,能量传输接口、数据编码格式、空间坐标校准体系甚至基础物理常数的测量标准都存在细微差异。龙族的生物灵能传感网络如何与格利泽的量子纠缠通讯对接?精灵的生命场探测如何转化为机械文明能理解的二进制信号?
为此,万界商会总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技术交流与协调中心。数以万计的各文明工程师、科学家、符文大师、灵能者聚集于此,日夜不停地开会、争论、测试。会议室内,常常能看到龙族长老用爪子划拉着全息投影上的能量回路,旁边格利泽的机械体用冰冷的电子音提出修改意见,而精灵祭司则试图在其中融入自然和谐的符文。
争吵和分歧是家常便饭。一次关于超空间航道预警节点能量核心标准的会议上,一位机械文明的工程师坚持使用高效但不够稳定的反物质核心,而一位精灵长老则强烈要求使用更温和、能与自然共鸣的生命水晶。双方争执不下,差点演变成全武行。最后还是沈墨亲自出面调停,提出了一个折中的、融合了双方技术优点的“复合稳定结构”方案,才勉强平息了争端。
“真是比跟‘归零者’打仗还累。”一位负责协调的人类官员私下里抱怨,嗓子都已经沙哑。
其次,是资源的调配与信任的建立。“星链计划”耗资巨大,需要海量的稀有矿物、能量晶体以及各文明的特色资源。如何分摊?按文明实力?按受威胁程度?还是按在计划中承担的任务比例?
每一个决议都牵扯到巨大的利益和深层的博弈。一些实力较弱的文明担心自己被当成炮灰和资源提供地;而一些强大文明则不愿过多暴露自己的技术底牌和战略储备。
为此,刘彻展现了他卓越的外交手腕和战略眼光。他提出了“贡献度积分”制度,将各文明提供的资源、技术、人员乃至战略位置都量化为积分,未来在共享研究成果、获得联盟保护以及战后利益分配时,将依据积分多少而定。同时,他联合龙族、精灵、格利泽等核心成员,率先拿出了大量资源和关键技术,做出了表率。
沈墨则更多以实力和行动来建立信任。他亲自带领由多文明精英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数次出击,以极小的代价平息了三个星域内爆发的“归零者”小型渗透事件。战斗中,他展现出的、能够一定程度克制“归零者”的力量(结合了时间感悟与存在干涉),以及公正无私、优先保护盟友的态度,赢得了许多文明的敬佩和信赖。
行动,永远比言语更有说服力。
在磕磕绊绊中,“星链计划”艰难地推进着。第一个基于龙族空间感知技术和格利泽超距通讯技术结合的跨星域预警站在某个偏远星域建成并投入运行;第一条采用精灵自然隐匿符文和机械文明装甲防护的快速反应航道被开辟出来;第一座由多文明联合驻防、配备了最新研制的“秩序场发生器”(一种能一定程度上干扰“归零者”能量吸收的领域装置)的前哨堡垒,在一个曾经出现空间裂缝的星域矗立起来……
这一点点的成果,如同在无边的黑暗森林中点燃的零星篝火,虽然微弱,却带来了希望,照亮了联合的道路。
然而,就在“星链”网络初步展现出雏形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规模远超以往的危机,降临了。
位于网络边缘的一个名为“岩火界”的、以矿业和重工业为主的文明,发出了最高级别的求救信号。他们所在的整个恒星系,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灰色漩涡状星云所笼罩,星云内部检测到超大规模的“归零者”能量反应,并且,空间结构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得不稳定!
这不再是零星的渗透,而是一次……大规模的入侵!
“星链”网络第一次迎来了真正的、严峻的考验。
沈墨看着星图上那个代表着“岩火界”的、已经被猩红色警报覆盖的光点,眼神冰冷。
“通知所有能联系上的快速反应部队,向岩火界集结!”
“启动‘星链’网络对该星域的全面监控和干扰!”
“委员会所有成员,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他深吸一口气,知道决定联合防御网络成败,乃至影响整个战争走向的一战,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