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雾族营地的树梢,祭台旁就堆起了小山似的物资——雾缓草捆得整整齐齐,驱瘴花晾成了干花,烤鹿肉干用油纸包成方包,连雾核石都按“供能”“应急”分类码好,林野蹲在物资堆前,手里攥着树皮清单,正逐样清点。
“林哥,雾缓草够不够?阿婆们今早又采了两捆!”阿雾扛着半人高的草捆跑过来,草叶上的露水沾湿了衣角。林野接过草捆,掂量了掂量——之前准备的够四人用,加上这两捆,连守在雾谷口的族人都能分到,“够了,让阿婆们把草晒半干,切碎了装竹管,方便携带。”
阿木这时举着十多支新削的木箭跑过来,箭杆上还缠着雾缓草:“林!箭……够……了!每……支……都……绑……了……草!”他说着,把箭摆在物资堆旁,箭头磨得尖尖的,沾了点炭灰——昨晚特意用炭火烤过,更坚硬。林野拿起一支箭,试了试箭杆的韧性,笑着点头:“好样的,再去拿五张藤蔓绊索,万一遇到突发情况,能挡一下。”
阿石则带着几个石族少年,扛着几块平整的石板过来:“林……哥,石……板……够……铺……通……道……了!瘴……气……区……的……岩……缝,用……石……板……盖……住,不……用……绕……路!”之前闯通道时,瘴气区的岩缝总让人提心吊胆,这次准备用石板铺条路,能省不少时间。林野拍了拍石板,厚度刚好,够结实:“再凿几个石槽,装雾核石用——把供能石嵌在石槽里,能一直散能量,防瘴气。”
长老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提着个藤编篮,里面装着十几个陶壶:“这……是……熬……好……的……抗……雾……药……汤,每……个……陶……壶……都……标……了‘早’‘中’‘晚’,别……喝……错……了。”陶壶上用炭灰画着简单的太阳符号,早上喝的画着朝阳,中午的画着正午太阳,晚上的画着月牙——阿婆们怕大家忙乱中喝错,特意做了标记。林野接过陶壶,盖得严严实实,还裹着麻布防烫:“谢谢长老,让阿婆们也留些,守营地的族人也得喝。”
“留……了,”长老笑着点头,又从怀里掏出块兽皮,“这……是……新……画……的‘雾……谷……时……辰……图’,标……了……太……阳……走……的……路,你……们……按……图……走,能……赶……上……正……午……的……阳……光。”兽皮上画着简易的日晷,标注着从营地到雾核密室的时间,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通道口,什么时候闯瘴气区,都算得清清楚楚。林野把兽皮叠好,塞进鹿皮袋,和之前的地图放在一起:“太实用了,长老想得真细。”
物资清点到一半,阿岩带着几个石族壮丁,扛着几捆干柴和一大袋甜草籽过来:“林!干……柴……够……烧……一……天,甜……草……籽……能……当……零……食,饿……了……就……吃……点!”甜草籽嚼起来甜甜的,能补充体力,之前探路时,阿雾总爱揣一把。林野接过草籽袋,沉甸甸的:“再拿两个皮囊,装满淡水——通道里虽然没瘴气了,但口干舌燥的,得备着。”
众人忙忙碌碌,把物资分类打包:防御物资(铁箭、石盾、藤蔓绊索)装在大竹筐里,由阿石和壮丁们扛;激活物资(铜钥匙、雾引信物、聚阳坠)由林野贴身带;支援物资(药汤、草药粉、肉干、甜草籽)分装在小竹篮里,阿雾和阿木各背一个;石板、石槽这些重物,由石族少年们抬着,跟在队伍后面。
“再查一遍!”林野举起树皮清单,逐样核对:
- 防御类:铁箭十五支、石盾三张、藤蔓绊索五张、聚阳镜两个(阿木和林野各带一个),全齐;
- 激活类:主钥、副钥、雾引信物、聚阳坠、十块雾核石(含三块灵核石),林野贴身保管,无误;
- 支援类:抗雾药汤二十壶、草药粉十包、烤肉干三十块、甜草籽一袋、淡水两皮囊,分装完毕;
- 工具类:石板十块、石槽五个、干柴三捆、木梯两把(备用,怕通道台阶损坏),全备齐。
阿木突然举起手:“林!还……要……带……安……心……花!”上次闯通道时,他摘的安心花让大家心里踏实,这次特意采了一大束,分给每个人别在衣领上。“对,差点忘了!”林野笑着接过花,别在雾引信物旁,淡白色的小花衬着兽骨的蓝光,格外好看。
太阳升到半空时,物资终于全部准备妥当,堆在祭台旁,像座小小的山。两族族人围过来,帮着把物资扛到背上——石族壮丁扛着竹筐和石板,步伐沉稳;雾族少年背着小竹篮,手里拿着火把;林野、阿雾、阿木、阿石走在中间,身上的物资虽沉,却走得格外稳。
长老走到林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慌,我……们……在……雾……谷……口……等……你……们,一……直……等。”
林野点头,看向身后的族人——每个人眼里都满是信任和期待,阿婆们举着陶碗,壮丁们握着铁斧,少年们抱着物资,像一道坚实的墙,挡在他身后。“我们会顺利回来的。”林野声音坚定,“等我们打开雾核,就把真相告诉大家,一起看外面的大陆。”
族人齐声应和,声音在营地回荡。林野深吸一口气,握紧腰间的钥匙和信物,抬头看向雾谷的方向——雾气已经很淡了,阳光洒在谷口,像是在指引方向。
应对雾散日的物资全备齐了,剩下的,就是等待三天后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