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入的民情调研和周密的思考,苏明远决定开始实施他的改革计划。他深知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从最容易见效的地方开始。而在所有问题中,各种非法收费对百姓的伤害最直接,也最容易整治,因此他决定从清理税赋开始。
这天上午,苏明远召集了县衙负责税收的主要官员和胥吏。在县衙正厅中,张怀德、李文华、钱润之等人都已到齐,还有几个专门负责税收征管的胥吏。大家虽然表面上恭敬,但眼神中都透露着疑惑和不安。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是要商议税收征管的事情。苏明远开门见山,近日我走访了一些村镇,发现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整改。
张怀德脸色微变,试探着问道:苏大人,不知发现了什么问题?
苏明远从案桌上拿起一叠文件,这是他这几天整理的调研记录:根据我的调查,目前我县的税收征管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征收标准不统一,同样的土地收费差别很大;第二,巧立名目收费,什么水利费、桥梁费、道路费层出不穷;第三,没有明确的收费凭证,百姓不知道自己交了多少钱。
听到这些,负责税收的胥吏们脸色都变了。其中一个叫胡三的胥吏,正是之前百姓们提到的那个贪得无厌的人,此时额头已经开始冒汗。
苏大人,李文华试图为下属辩护,这些收费都是有依据的。比如水利费,确实是用于修缮水渠的;桥梁费,也确实用于维修桥梁。
李大人说得有道理,苏明远点点头,但是,这些收费的标准是什么?收了多少钱?用到哪里去了?有没有详细的账目?
李文华被问得哑口无言。这些所谓的专项费用,实际上大多是胥吏们的私人收入,哪里有什么详细账目。
苏明远继续说道:我查阅了朝廷的税收政策,发现我县的实际征收远超朝廷标准。按照朝廷规定,每亩上等田交粮三斗,中等田二斗半,下等田二斗。但实际征收时,往往要交五六斗,甚至更多。
这...这是因为地方建设需要。胡三硬着头皮说道,县里修衙门、养胥吏、应酬上级,都需要钱啊。
胡师傅说得不错,苏明远冷笑一声,但是,朝廷已经给县里拨付了相应的经费,为什么还要额外征收?而且,这些额外收费用到哪里去了,有没有公开的账目?
胡三被问得面红耳赤,答不上来。
张怀德见势不妙,连忙打圆场:苏大人,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我们会逐步改正的。
既然大家都承认存在问题,那我们就来制定整改措施。苏明远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方案,从今日起,我县的税收征管要严格按照朝廷标准执行,不得额外收费。
苏大人,这...这可能会影响县里的正常运转。李文华担心地说道。
不会的。苏明远胸有成竹,我已经仔细计算过,按照朝廷标准征收的税收,加上朝廷拨付的经费,完全够县里的正常开支。之所以觉得不够,是因为有太多不合理的支出。
说着,苏明远又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我整理的县衙开支清单。我发现,有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可以削减。比如,接待费用过高,办公用品浪费严重,人员冗余等等。
张怀德等人仔细看了看清单,发现苏明远说得有道理。确实有很多可以节省的地方。
具体的整改措施如下,苏明远开始宣布具体方案,第一,立即停止征收所有非朝廷规定的费用;第二,对已经征收的额外费用进行清理,该退还的退还给百姓;第三,建立透明的收费制度,所有收费都要有明确的凭证和公开的账目。
胡三等胥吏听了,脸色苍白。这些措施如果实施,他们的灰色收入就全没了。
苏大人,胡三鼓起勇气说道,如果完全按照朝廷标准,我们这些胥吏的收入就太少了,恐怕连家都养不起。
苏明远早就料到了这个问题:胡师傅不用担心,我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在规范收费的同时,我会适当提高正常的薪酬待遇,确保大家的基本生活需要。
这话让胥吏们稍微安心了一些,但还是有人担心。
那具体怎么实施呢?钱润之问道。
分三个步骤,苏明远详细说明,第一步,立即发布通告,宣布停止征收额外费用;第二步,组织专门小组,对过去一年的收费情况进行清理;第三步,建立新的收费制度和监督机制。
这个工作量很大啊。李文华担心地说道。
确实很大,但必须要做。苏明远坚决地说道,而且我们要在一个月内完成,不能拖延。
会议结束后,苏明远开始着手实施具体措施。首先,他亲自起草了一份告示,详细说明税收整改的内容和意义,然后张贴在县城的各个要道和村镇。
告示的内容写得很详细:
清远县税收整改告示
为贯彻朝廷惠民政策,规范税收征管,特此通告如下:
一、即日起,本县税收征管严格按照朝廷标准执行,上等田每亩交粮三斗,中等田二斗半,下等田二斗,不得额外收费。
二、凡以水利费、桥梁费、道路费等名目收取的额外费用,一律停止征收。
三、对过去一年征收的额外费用,经核实后退还百姓。
四、建立收费凭证制度,所有收费都要开具正式凭证,百姓有权要求查看收费依据。
五、设立举报信箱,欢迎百姓监督,对违规收费者严厉处罚。
清远县令苏明远 某年某月某日
告示一贴出,立即在全县引起了巨大反响。百姓们奔走相告,有的不敢相信,有的欣喜若狂。很多人专门赶到县城来看告示,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在柳家庄,那个花白胡子的老农看到告示后,激动得老泪纵横:真的吗?真的不用交那些乱七八糟的费用了?
在石桥村,村民们聚在村口讨论着:苏老爷真是个好官啊!为咱们老百姓做主了!
但是,也有人表示怀疑:这种好事能长久吗?万一过几天又变卦了呢?
不过,大多数百姓还是充满期待的。他们期盼着这个年轻的县官能够说到做到,真正为他们减轻负担。
与此同时,县衙内部也开始了紧张的清理工作。苏明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清理小组,由钱润之负责,李明德、王忠、张勇等人协助,对过去一年的收费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清理工作比想象的更加复杂。胥吏们多年来巧立名目收费,账目混乱,有的甚至没有账目。而且,有些胥吏故意隐瞒或销毁相关记录,企图逃避责任。
苏大人,这个工作太难了。李明德向苏明远汇报,很多账目都找不到,有些胥吏还不配合。
困难是有的,但必须坚持下去。苏明远鼓励道,对于不配合的胥吏,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第三天,清理工作遇到了第一个重大阻力。胡三拒绝交出相关账目,声称账目丢失了。苏明远当即决定对他进行严厉处罚。
胡三,你身为县衙胥吏,拒绝配合清理工作,已经构成了渎职罪。苏明远在县衙大堂上宣布,现在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交出所有相关账目。
胡三还想狡辩:苏大人,账目真的丢了,我也没办法啊。
丢了?苏明远冷笑一声,那这个是什么?
说着,他拿出一叠纸张。这是王忠通过其他渠道找到的胡三的私人账本,详细记录了他这一年来的各种收入。
胡三看到账本,脸色刷地白了。他没想到苏明远的手段如此厉害,连他的私人账本都能找到。
胡三,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苏明远严厉地问道。
胡三知道抵赖不过去了,只能跪下请罪:苏大人,小人知错了,愿意配合清理工作。
这一下,其他胥吏都被震慑住了。他们没想到苏明远如此雷厉风行,连胡三这样的老油条都整得服服帖帖。
处理了胡三之后,清理工作的进展明显加快了。胥吏们不敢再抵制,纷纷交出了相关账目。经过一周的紧张工作,基本情况已经清理清楚了。
结果让所有人都震惊:过去一年,全县额外征收的各种费用竟然高达三万两银子!这相当于朝廷正常税收的一半!
三万两银子!苏明远看着统计结果,心中既愤怒又震惊。这意味着百姓们承受的负担比应该承受的多了一半!
更让人愤慨的是,这些钱的去向。统计显示,大部分钱都进了胥吏们的私人腰包,用于个人消费;小部分用于不合理的公务开支,比如过度的接待费用;真正用于民生建设的少之又少。
这些贪官污吏!李明德愤愤地说道,竟然如此盘剥百姓!
苏明远虽然愤怒,但也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三万两银子已经被花掉了,要全部退还给百姓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不退还,又如何取信于民?
经过深思熟虑,苏明远制定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对于能够找到具体收费记录的,全额退还给百姓;对于记录不清的,按照合理估算进行部分退还;对于实在无法核实的,通过减免今后的正常税收来补偿。
为了筹集退还资金,苏明远采取了几个措施:第一,追缴胡三等主要责任人的非法所得;第二,削减县衙的不合理开支;第三,动用县里的储备资金。
这个方案得到了百姓们的普遍支持。虽然不能全额退还,但至少表明了县衙的诚意和决心。
退还工作从第二周开始正式启动。苏明远亲自到各个村镇去主持退还仪式,确保每一笔钱都能到达应该到达的人手中。
在柳家庄,当苏明远亲手把十两银子退还给那个花白胡子的老农时,老农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苏老爷,您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老农跪在地上磕头,我们全村人都感谢您!
在石桥村,村民们自发组织了欢迎仪式。当苏明远宣布退还计划时,全村人都欢呼起来。
苏老爷万岁!
苏老爷是青天大老爷!
看着百姓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和感激的眼神,苏明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种为民造福的感觉,比任何个人成就都要珍贵。
但是,苏明远也敏锐地察觉到,在一片赞扬声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些原本从非法收费中获得好处的人,开始对他心怀不满。而更让他担心的是,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可能会引起更高层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