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丹炉之外,玄寅则正亲自催炉——
他袖袍拂动,一道又一道灵诀打入炉纹之中,炉身符光大作,烈焰翻腾,丹阵不断演化,层层叠叠地将整具肉身包裹在灵焰中央。
“这肉身辉光不断,神魂亦凝练无比.......”玄寅目光微眯,声音低哑地喃喃自语,眼神中却藏着炽热。
“果然是绝品。”
他看着炉顶升腾起的缕缕青烟,那不是寻常药力,而是由精气与魂力凝聚的灵华之气,在炼丹途中缓缓逸出,化入阵纹,滋养整个丹法。
“这躯壳之力,已非寻常可比......若七日成丹,此炉出丹之品级,必可达‘极品’之列。”
他说着,面露喜色,掌指如梭,继续操控灵诀,细致调整火势、控气、锁神。
四周灵雾环绕,火焰在炉下蜿蜒腾舞,吞吐之间竟有龙吟若隐若现。
炼丹一途,须静、须稳,须持之以恒。
但这一次,玄寅却极少有地亲自操炉,并亲守七日。
他已许久未有如此慎重。
但他知,这炉中的“药”,实在太好。
好得不能假手于人。
此刻,陆荃的目光时不时落在脚下,那幽深的炉底之中,早已被她悄然布下了一道——六欲毒火引,符纹微隐,悄无声息地伏于丹火根源之下。
此术,正是周青亲授。
当年『六欲圣门』被都天府清剿,青渊还曾亲翻《六欲圣典》,得知不少关于六欲的术法。
但最后仅留一句评语:“此道一无是处,乃人间大患,人人得而诛之。”
寥寥十数字,震动寰宇。
六欲一脉本就声名狼藉,这语一经传出,便成了诛绝之令,成为万宗清讨之旗。
而在其前,都天府倾出,一路铁血横扫,将六欲主宗焚灭于其主域中。
而那些仰仗青氏威望、依附都天府而存的教门、世族,更是趋之若鹜,争先效忠。
争先冲入其域,四处搜捕余孽,恨不能挖祖坟、剐骨髓,以表忠心。
其中更不乏一些宗门大教,出手比都天府还狠,杀得更绝。
六欲一脉几近断绝传承,残卷尽毁,炉法尽灭,余者皆被视为魔头遗孽,见即杀。
而如今这道“毒火引”,便是那场腥风血雨中残存下来的遗法之一。
传说是一位古修,在亲族被六欲门人尽数炼为欲丹之后,抱骨苦悟三十年,所创此符。
此术非为攻伐,而是专破六欲丹炉,讲究“寄火而行,藏毒于焰”。
它不正面破阵,也不夺炉强夺丹气,而是悄无声息地藏于丹火根脉,与炉火同息共燃。
而六欲丹魔一脉,恰恰以人为药、以情为引、以欲为火,所修丹道皆非正统。
他们所炼诸丹,必凝六情六欲之煞气,魂念为火,情思为引,阴火灼灼,炉焰不灭。
凡成丹者,气中俱带淫、怒、悲、惧、思、嗔六欲之力。
这些“欲焰”其实并非纯正火焰,而是由魂气与意念化出的火种,需以“人魂情念”养火,炉火才可持久不熄。
然而这“毒火引”最克的,正是这类“情欲化火”。
它本身不具攻击性,却可悄然吸附在丹火之下,一点一点蚀入欲焰核心,从而扰乱“欲火”与“魂火”的共鸣,使其火源混乱,丹纹不稳,炼丹不成。
更重要的是——
毒火引入炉之后,所吐之毒并非寻常剧毒,而是“寂毒”。
此毒无色无味,既不炽烈,也不剧烈侵蚀,而是专门压制“情感共鸣”与“魂火融合”。
六欲丹魔之法,讲究的是“引人情、炼人魂”,当情感不复,魂念凝结不成,炼丹者便如火中筑屋,根本立不住脚。
简言之:
“六欲丹火”之本,在“情”。“毒火引”之效,在“绝情”。
因此,此术才会被称为“六欲克星”,极难被察觉,杀性不重,却极具破炉之效。
——哪怕是像玄寅这般,已登融天高阶的六欲修士,只要毒火引真正被引爆,一样要遭反噬!
而陆荃,此刻正掌握着另一枚火引符篆,随时可引毒火归源!
这是周青与她之间早已敲定的约定:
——当炉火烧至第七日,当玄寅亲开炉盖之刻,若周青未死,将于炉中强势出手。
——而与此同时,陆荃将引动“毒火引”,使整座六欲炼炉骤然逆转,火焰溃散、丹阵崩乱。
内外夹击,直取玄寅首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