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很快到来。每年秋季,宫内都会循例举行一次“阅账会”,由皇帝指派专人,核查内务府及六局二十四司上一年的账目收支。往年这差事多半由皇帝信重的太监或户部官员负责,但今年,萧景玄在朝会上忽然提出,此次阅账,由女学主理沈芷衣协理。
此议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几位老成持重的大臣当即出列反对,理由无非是“后宫不得干政”、“女子岂能核查国家账目”云云。先前弹劾沈芷衣的御史更是言辞激烈。
萧景玄高坐龙椅,面无表情地听着,待众人声音稍歇,才缓缓开口:“沈芷衣协理女学,其账目清晰,用度节俭,朕亲眼所见。宫内用度,亦属宫闱内务,何来干政之说?莫非诸位爱卿觉得,朕的内帑和宫中用度,见不得人,经不起查核?”
皇帝的话语气平淡,却重若千钧,直接将反对意见压了下去。他此举用意深远,既是对沈芷衣能力的进一步考验,也是借此机会,敲打内务府那些日渐骄矜的奴才,更是向朝臣展示他对沈芷衣的信任与支持,强力回应之前的流言。
消息传到后宫,贤妃赵月容正在佛前捻动念珠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只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阴霾。她没想到,皇帝对沈芷衣的爱护与重用,竟到了如此地步。
沈芷衣接到旨意,心领神会。这是皇帝递给她的刀,也是她为自己正名的舞台。她没有任何推辞,立刻带着一批从女学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在算学上表现出色的宫女,以及顾影派来协助护卫和传递消息的几名可靠暗卫,进驻了存放账目的偏殿。
核查工作繁重而枯燥,堆积如山的账册散发着陈年的墨香和尘埃的气息。沈芷衣亲自制定核查流程,将宫女们分成数组,交叉核验,重点排查大额、异常及关联交易。她自己则坐镇中枢,处理下面报上来的疑点账目。
她的记忆力与对数字的敏感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账目她只需快速浏览一遍,便能发现细微的不合理之处。几天下来,内务府历年积存的一些糊涂账、烂账,甚至是一些刻意掩盖的贪墨痕迹,被一一清理出来。
期间,并非没有阻力。内务府那位李副总管先是试图以“旧例”、“规矩”搪塞,被沈芷衣以皇帝旨意和清晰的账目逻辑顶回后,又暗中使人怠工,或提供残缺账册。但这些小动作,在沈芷衣的严密组织和顾影的暗中监视下,皆未能得逞。
第十日,沈芷衣将一份条理清晰、证据确凿的核查摘要,呈送到了萧景玄的案头。上面不仅罗列了内务府在采买、营造等环节存在的普遍性虚报冒领、以次充好等问题,还重点指出了几笔在宫变前几个月,流向某些已被清算的裕亲王门下官员关联商号的异常款项,其时间点与用途,颇为耐人寻味。
萧景玄看着这份报告,脸色越来越沉。他早知道内务府积弊甚深,却没想到如此触目惊心,更没想到竟还与逆党有所牵连。他震怒之下,下令彻查内务府,李副总管等人即刻下狱候审。
而沈芷衣与她带领的女学宫女们,以无可挑剔的专业、高效与廉洁,赢得了朝野上下一致的(至少是表面上的)赞誉。那些关于她“结党营私”、“牝鸡司晨”的流言,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不攻自破。经此一役,女学的地位更加稳固,沈芷衣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子之才,亦可经世致用,绝非仅限于后宫方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