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敦煌往西夏兴庆府的路比想象中难走,出了敦煌城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白天日头毒得能晒裂石头,晚上寒风又跟刀子似的往骨头缝里钻。我(林越)牵着马,怀里揣着刚拿到的山魂石和初代帮主手札,每走一步都得留意脚下——戈壁里藏着不少流沙坑,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
苏晴把水囊递过来,自己只抿了两口就收起来:“省着点喝,前面到下一个水源还有三十多里,咱们得赶在天黑前找到落脚的地方。”
陈默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个简易的指南针——这是我用现代知识教他做的,用一根缝衣针磁化后放在浮木上,能大概辨别方向。他突然停下脚步,朝着远处指了指:“林舵主,你看那边,好像有炊烟!”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远处的戈壁尽头果然有股淡淡的青烟,心里一喜——有炊烟就有人家,说不定是赶路的商队,或者是西夏的牧民,正好能问问路,顺便歇歇脚。
我们加快脚步朝着炊烟的方向走,走了大概一个时辰,终于看到了一处临时搭建的帐篷,帐篷外面拴着几匹骆驼,旁边还堆着些货物,看起来像是个商队的临时营地。可走近了才发现,帐篷外面站着两个穿着西夏服饰的人,手里握着弯刀,腰间挂着块刻有“一品”二字的铜牌——是西夏一品堂的弟子!
一品堂是西夏的官方武林组织,专门负责维护西夏境内的治安,有时候也会替西夏国主处理一些江湖事务。之前在敦煌的时候就听说,一品堂最近在严查往来的江湖人士,尤其是跟蒙古有关的人。
那两个一品堂弟子也看到了我们,立刻握紧弯刀,朝着我们走过来:“你们是什么人?从哪儿来?要往哪儿去?”
陈默刚想掏出丐帮令牌,我赶紧拉住他——现在还不知道一品堂对丐帮的态度,贸然暴露身份说不定会惹麻烦。我上前一步,尽量让语气显得客气:“我们是从南宋来的商人,想去兴庆府做点生意,路过这里,看到有炊烟就过来想讨碗水喝,绝没有别的意思。”
左边那个高个子弟子上下打量我们,目光落在我腰间的短刀和苏晴背上的长剑上:“商人?商人会带这么多兵器?我看你们像是江湖中人,说不定是蒙古派来的细作!”
他说着就拔出弯刀,朝着我砍过来。我早有防备,侧身躲开,同时掏出青铜丐钵——这玩意儿现在是我最后的底气,要是真打起来,说不定还能触发什么技能。
就在这时,帐篷里突然走出个穿着蓝色长袍的年轻人,大概二十多岁,面容白净,手里拿着把折扇,看起来不像武林人士,倒像个读书人。他朝着那两个一品堂弟子喊了一声:“住手!别误会,他们不是细作。”
那两个弟子听到声音,立刻收了刀,对着年轻人躬身行礼:“李公子。”
年轻人走到我们面前,目光在我怀里的青铜丐钵上停了一下,然后笑了笑:“三位既然是从南宋来的,想必是听说了我们西夏与蒙古谈判的事,想来探探虚实?”
我心里一惊——这年轻人不简单,居然能看出我们的来历不一般。我也不打算再装下去,掏出丐帮令牌递给他:“实不相瞒,我们是丐帮弟子,此次前往兴庆府,确实是为了蒙古与西夏谈判的事。我们担心蒙古会逼迫西夏臣服,到时候不仅西夏危矣,南宋也会受到威胁。”
年轻人接过令牌看了看,还给我,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原来三位是丐帮的英雄,失敬失敬。我叫李仁,是西夏一品堂的供奉,也是主张与南宋合作抗蒙的。最近蒙古派了不少细作潜入西夏,所以一品堂才会严查往来人士,刚才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苏晴皱着眉问:“既然李公子主张抗蒙,那西夏国主为什么还要跟蒙古谈判?难道真的想臣服蒙古?”
李仁叹了口气,领着我们走进帐篷,给我们倒了碗热茶:“不是国主想臣服,是蒙古逼得太紧了。蒙古最近在西夏边境增了兵,还派了密使来兴庆府,用‘重金+武力威胁’逼迫国主签订臣服协议。国主犹豫不决,朝堂上主和派又占了上风,所以才一直拖着没答应。”
我掏出初代帮主手札,翻到记载山魂石的那一页,递给李仁:“李公子,你知道‘三魂石’吗?我们这次来,除了关注蒙古与西夏的谈判,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三魂石中的‘风魂石’——据我们所知,风魂石可能在兴庆府。”
李仁看到手札上的内容,脸色一变:“三魂石?我听说过!西夏皇室的祖庙里确实藏着一块黑色的石头,传说是上古遗物,历代西夏国主都把它当成镇国之宝,难道那就是你们要找的风魂石?”
“很有可能!”我心里一激动,“蒙古肯定也知道风魂石的事,他们逼迫西夏国主,说不定不只是想让西夏臣服,还想夺取风魂石!”
李仁点点头,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一件事——前几天蒙古密使在朝堂上,特意提到要西夏国主‘献出祖庙中的镇国之宝’,当时国主没答应,现在想来,他们要的就是风魂石!”
陈默忍不住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要是蒙古密使真的拿到风魂石,后果不堪设想。”
李仁想了想,说:“我可以带你们去见国主,不过你们得先跟我回一品堂,办理入境手续——没有一品堂的通关文牒,你们根本进不了兴庆府。而且,我得先跟一品堂的堂主商量一下,毕竟你们是南宋丐帮弟子,贸然带你们见国主,会引起主和派的不满。”
我点点头,觉得李仁说得有道理——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进入兴庆府,拿到通关文牒,然后再想办法见西夏国主,说服他与南宋、丐帮合作,同时保护好风魂石,不让蒙古人得逞。
当天晚上,我们就在商队的帐篷里歇了一夜。李仁跟商队的人很熟,说这些商队是专门做南宋与西夏边境贸易的,经常帮一品堂传递一些消息。我趁机跟商队的人打听兴庆府的情况,得知蒙古密使现在还在兴庆府,住在西夏国主安排的驿馆里,身边带了不少高手,看起来气焰很嚣张。
第二天一早,我们跟着李仁往兴庆府走。路上李仁跟我们说,一品堂的堂主叫拓跋烈,是西夏的名将之后,也是坚定的抗蒙派,只要能说服拓跋烈,让他支持我们见国主,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走了大概两天,终于看到了兴庆府的城墙——西夏的城墙跟南宋不一样,是用黄土夯筑的,又高又厚,上面还刻着不少西夏文,远远看去就像一头巨大的土黄色巨兽。城门口的守卫比敦煌更严,每个进出的人都要仔细检查通关文牒,一品堂的弟子也在旁边协助检查,看来李仁说的“严查往来人士”不是假话。
李仁拿出一品堂的令牌,跟守卫说了几句西夏话,守卫立刻放我们进去。走进兴庆府,里面的景象跟南宋的城池很不一样——街道两旁的房子大多是平顶的,屋顶上盖着黄土,街上的人穿着各式各样的服饰,有西夏人,有汉人,还有不少西域来的商人,叫卖声、马蹄声混在一起,倒也热闹。
一品堂的总部在兴庆府的中心地带,是一座很大的院落,门口站着四个一品堂弟子,手里握着长枪,看起来很威严。李仁领着我们走进院子,里面种着不少西夏特有的沙枣树,院子中间有个演武场,几个一品堂弟子正在练武功,招式看起来刚劲有力。
拓跋烈正在书房里看书,听到通报后立刻出来见我们。他大概四十多岁,身材魁梧,脸上留着络腮胡,眼神锐利得像鹰,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角色。他看到我们,先是皱了皱眉,等李仁介绍完我们的身份,才稍微缓和了语气:“丐帮弟子?你们来西夏,真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抗蒙,而不是想趁机打探西夏的情报?”
我知道拓跋烈是个直性子,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接说实话。我掏出初代帮主手札和山魂石,放在桌上:“拓跋堂主,我们这次来,一是为了寻找三魂石,阻止蒙古夺取;二是想劝说西夏国主与南宋、丐帮合作抗蒙。你看这山魂石,还有手札上的记载,蒙古要是拿到三魂石,不仅能控制丐帮,还能威胁西夏和南宋,到时候天下就真的要被蒙古人统治了!”
拓跋烈拿起山魂石仔细看了看,又翻了翻手札,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我早就听说蒙古人野心勃勃,没想到他们连上古遗物都想抢。你们说的合作抗蒙,我同意,但是国主现在犹豫不决,主和派又在旁边煽风点火,想要说服国主,没那么容易。”
苏晴补充道:“我们可以帮国主收集主和派与蒙古勾结的证据,只要能证明主和派是在帮蒙古人做事,国主肯定会醒悟过来。而且,我们丐帮在西夏境内也有一些弟子,可以帮一品堂打探蒙古密使的动向,防止他们搞阴谋诡计。”
拓跋烈点点头,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演武场:“好!我就信你们一次。我会安排你们见国主,不过不是现在——后天国主会在皇宫召开朝会,讨论是否与蒙古签订臣服协议,到时候我会以‘商议应对蒙古细作’为由,让你们在朝会结束后见国主。在这之前,你们就住在一品堂,不要出去乱跑,免得被主和派的人发现。”
我心里松了口气——能见到西夏国主就好,只要能在朝会上帮拓跋烈和抗蒙派说上话,说不定就能改变国主的想法,阻止西夏臣服蒙古,同时拿到风魂石。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就住在一品堂的客房里。白天我会跟拓跋烈讨论抗蒙的策略,给他讲南宋之前对抗蒙古的经验,比如怎么利用地形设置陷阱,怎么训练弟子提高战斗力;苏晴则会跟一品堂的女弟子交流武功,偶尔也会教她们一些峨眉派的基础剑法;陈默则趁机打探兴庆府的情报,尤其是蒙古密使的动向——他发现蒙古密使最近经常跟西夏的主和派官员来往,还偷偷给他们送了不少金银珠宝,看来是在收买人心。
到了朝会那天,拓跋烈一早就让人给我们准备好了西夏的服饰,让我们扮成一品堂的弟子,跟在他身后进宫。西夏的皇宫比南宋的皇宫简陋一些,但也很威严,宫殿的柱子上刻着西夏文和龙的图案,殿外站着不少西夏士兵,手里握着长枪,气氛很紧张。
朝会在大殿里举行,我们只能站在殿外的走廊上,隐约能听到里面的争吵声——主和派官员在说“蒙古势力强大,西夏不是对手,不如臣服蒙古,还能保一方平安”,抗蒙派则反驳“蒙古野心勃勃,一旦臣服,迟早会被蒙古吞并,不如与南宋合作,共同抗蒙”。
争吵声持续了大概一个时辰,才看到官员们陆续从大殿里走出来。主和派的官员脸色得意,抗蒙派的官员则一脸凝重。拓跋烈赶紧领着我们走进大殿,西夏国主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看起来心情很不好。
拓跋烈跪下行礼:“启禀国主,臣带了几位南宋丐帮的朋友来见您,他们有重要的事情要跟您说,关于蒙古密使和三魂石的事。”
西夏国主抬起头,目光落在我们身上,眼神里带着几分疑惑:“南宋丐帮?你们有什么事要跟我说?”
我赶紧上前一步,把山魂石和初代帮主手札递上去,然后把蒙古想夺取三魂石、控制丐帮和西夏的阴谋,还有“蒙古灭西夏后必攻宋”的历史事实,一五一十地跟国主说了一遍。
国主听完,拿起山魂石仔细看了看,又翻了翻手札,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他沉默了半天,才缓缓开口:“你们说的这些,我也有所察觉。蒙古密使最近一直在逼我交出祖庙的镇国之宝,还说只要我答应,就会给西夏很多好处。现在看来,他们根本不是想帮西夏,是想利用西夏,夺取三魂石!”
拓跋烈趁机说:“国主英明!蒙古人狼子野心,不可信!不如与南宋、丐帮合作,共同抗蒙,既能保住西夏,也能保住三魂石,还能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国主点点头,终于下定决心:“好!我同意与南宋、丐帮合作。不过,蒙古密使还在兴庆府,他们手里有不少高手,咱们得先想办法把他们赶出西夏,再派人去南宋,与南宋朝廷商议合作的具体事宜。”
我心里一喜——终于说服西夏国主了!只要西夏与南宋、丐帮合作,蒙古就不敢轻易进攻西夏,南宋的西北边境也能多一道屏障,而且风魂石也能保住,真是一举多得。
从皇宫出来,拓跋烈兴奋地拍着我的肩膀:“林舵主,这次多亏了你们,不然国主还在犹豫不决。咱们现在就去安排,先把蒙古密使赶出兴庆府,再派人保护祖庙的风魂石,绝不能让蒙古人得逞!”
我点点头,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蒙古密使既然能带着高手来兴庆府,肯定不会轻易放弃,他们说不定会狗急跳墙,对风魂石下手。而且,主和派的官员还在西夏朝堂上,他们肯定会给蒙古密使通风报信,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
回到一品堂,我立刻让陈默去打探蒙古密使的动向,同时让苏晴准备一些机关暗器——要是蒙古密使真的来抢风魂石,咱们得有准备,绝不能让他们把风魂石抢走。
夜幕降临,兴庆府的街道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打更声。我坐在客房里,手里握着青铜丐钵,钵身安安静静的,没有发烫,也没有发光,可我心里却总觉得不踏实——我知道,一场关于风魂石的较量,很快就要在兴庆府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