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深吸一口气,平静地接通:
“喂,你好。”
“您好,请问是李局长吗?”
电话那头是一个沉稳的男中音。
“我是李南。你是?”
“李局长您好!我是市局刑侦支队一大队的大队长杜江。唐局让我联系您。”
对方语气恭敬而干脆。
“杜大队,你好。唐局跟我说了。”
李南保持着冷静,
“下午两点半,清心茶楼,方便吗?”
“方便!我们准时到!”
“好,下午见,包厢号我到时发你手机上。”
放下电话,李南看了一眼时间,离下午两点半还有一段时间。他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梳理思路,
在笔记本上罗列着调查可能的方向和需要注意的细节。下午两点二十分,李南提前十分钟到达清心茶楼那个熟悉的212包厢。
他刚把茶泡上,门口就传来了轻微的敲门声。
“请进。”
门被推开,五个人鱼贯而入。四男一女,都穿着便服,但个个眼神锐利,气质干练,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
为首的正是电话联系过的杜江,三十多岁,身材精干,目光有神,他率先开口:
“李局长,您好!我是刑侦支队杜江。”
然后侧身介绍:
“这位是我们支队的预审员,荣志强。”
荣志强约莫四十岁,面容敦厚,但眼神透着一种阅人无数的沉稳,微微躬身:
“李局长。”
“这位是督察支队的关劲松大队长。”
关劲松四十三四岁年纪,表情严肃,甚至有些刻板,是典型的督察干部形象,点头致意:
“李局长。”
“这位是督察支队的伍建国。”
伍建国三十七八岁,看起来更活络一些,笑着点头:
“领导好。”
“这位是技侦支队的徐晶晶同志。”
徐晶晶是五人中唯一的女性,二十四五岁,短发,显得很精神,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背着一个看起来颇重的双肩包,
李南估计里面应该是设备,她落落大方地开口:
“李局长好,技侦徐晶晶,负责本次行动的技术保障。”
“大家好,辛苦各位跑一趟。快请坐!”
李南起身与众人一一握手,态度诚恳而没有任何架子,
“唐局应该已经把基本情况跟大家通气了。情况特殊,我们长话短说。”
众人落座,李南亲自给每人斟上刚泡好的热茶。包厢里的气氛顿时变得严肃而专注。李南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这次请各位来,目标很明确,就是定城分局下辖的九孔桥派出所。我们接到反映,并有初步迹象表明,
该所在接处警、案件办理、值班备勤等方面可能存在严重的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甚至不排除其他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语气沉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对方很警惕,背景也比较特殊。所以,我们的调查必须绝对保密,手段必须专业,行动必须迅捷,证据必须确凿!
要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拿到能一击致命的铁证!”
杜江等人神情凝重地点头,显然来之前唐国栋已经给他们打过预防针,但听到“背景特殊”几个字,还是让他们的眼神更加锐利了几分。
“李局长,您放心!唐局交代过了,我们一切听您指挥!”
杜江代表大家表态。
“好!”
李南目光扫过五人,
“时间紧迫,我们直接商量一下从哪些方面入手,以及如何操作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被发现。
各位都是专家,我先抛砖引玉,说说我的想法,然后大家畅所欲言,补充完善。”
他拿出笔记本,上面已经罗列了几条:
“第一,接处警记录核查。这是突破口最大的地方。他们敢谎报处置结果,接警录音和派警记录就一定对不上。徐晶晶同志,”
他看向技侦的徐晶晶,
“有没有办法,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秘密调取或复制他们接警台的录音数据和指挥中心的派警记录?”
徐晶晶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回答:
“问题不大。他们的接警系统肯定是内网,需要物理接触。我可以伪装成市局信通处的技术人员,
以巡检设备或者升级系统的名义进入他们的机房,趁机拷贝数据。需要分局办公室或者上级下发一个看似合规的通知配合一下。”
“这个我来协调。”
李南立刻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