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昭宁元年的秋日,洛阳城是在一种外松内紧的诡异气氛中度过的。

西线谷城方向,吕布与李傕、郭汜隔着几十里对峙,小规模的斥候交锋、骂阵挑衅时有发生,但大规模的战事并未爆发,仿佛两头猛兽在互相试探着对方的底线。

而洛阳城内,皇帝刘辩与尚书令陈宫推动的新政,却在悄无声息地逐步展开。

削减宫中用度、停建非急需宫苑的诏书率先发出,由卢植出面劝说,何太后虽有些不情愿,但考虑到国库空虚的现实和儿子的坚持,最终还是点头应允。

此举在朝野引起了不少议论,有称赞皇帝年少贤明、体恤民力的,也有暗中讥讽皇室寒酸、有失体统的。

紧接着,减免司隶地区受灾郡县赋税、以工代赈修复水利的政令也明发天下,这在民间获得了极大的好评,尤其是洛阳周边的百姓,终于看到了喘息之机,对年轻天子的感念之情油然而生。

不过,真正在朝堂之上掀起波澜的,是关于整顿盐铁和设立“京畿巡防使”的提议。

这一日的德阳殿朝会,气氛明显不同于往日讨论军情时的同仇敌忾。

大司农率先出列,详细陈述了目前盐铁专卖中的种种弊端——官营效率低下,私营偷漏税款,各级官吏中饱私囊,导致国库在此项上的收入连年锐减。

他引用了陈宫准备好的数据和案例,听得不少官员眉头紧锁。

“……故此,老臣以为,非大力整顿不可!当设盐铁都尉,总揽盐铁之利,严查私贩,明晰账目,则岁入可增百万计,于国用大有裨益!”大司农最后总结道,声音洪亮。

话音刚落,不等刘辩表态,袁绍便越众而出,他脸色平静,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大司农所言,固然是为国着想。然盐铁之事,牵涉甚广,各地豪强、商户乃至百姓生计,皆系于此。

骤然设专官统管,权力过于集中,若所用非人,或操之过急,恐生变故,反扰民乱市。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徐徐图之方为稳妥。”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看似老成谋国,实则点出了整顿盐铁必然触及现有利益格局的核心问题。

许多本身家族或背后势力就与盐铁利益相关的官员纷纷出声附和,表示袁司隶所言极是,此事关乎国本,不可轻动。

端坐龙椅的刘辩,冕旒下的眼神微冷。他早就料到会有人反对,而袁绍跳出来带头,更是意料之中。

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陈宫。

陈宫会意,出列淡然道:“袁司隶忧国忧民,其心可鉴。然正因盐铁关乎国计民生,方不可任由其弊端丛生,侵蚀国本。

设盐铁都尉,非为与民争利,实为厘清积弊,使利归国库,惠及天下。

至于人选,陛下圣明,自有公断,必择清廉干练之臣担任。若因可能之弊而废必行之政,岂非因噎废食?”

卢植也沉声开口:“老夫以为,陈尚书所言在理。国库空虚,乃眼前大患。整顿盐铁,势在必行。若有贤能主事,严加监管,未必不能兴利除弊。”

有卢植这位清流领袖表态,一些中间派的官员也开始倾向于支持整顿。

袁绍见卢植出面,知道在此事上难以直接阻挡,心中暗恨,但脸上依旧维持着风度,微微躬身:“既然卢公与陈尚书坚持,臣亦盼此举能成功。只是望陛下慎选其人,莫负众望。”

他这话看似退让,实则埋下了钉子,将来若盐铁都尉出了任何问题,他都可以借此发难。

刘辩见火候差不多了,便朗声道:“众卿之意,朕已明了。盐铁之利,关乎国运,整顿确有必要。

然袁爱卿所虑,亦不无道理。此事便如此定下,设盐铁都尉,秩比二千石,直属大司农辖制,负责整顿盐铁专卖事宜。

具体人选,由尚书台会同大司农、光禄勋商议后,报朕裁定。”

他一句话将事情定了下来,但将人选的决定权抓在了手中,避免了袁绍等人插手。

袁绍垂下眼皮,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阴霾。

就在众人以为朝会议题将告一段落时,曹操出列了。

他手持玉笏,声音平稳地禀奏道:“陛下,臣蒙圣恩,忝为洛阳令,督建城防,近日深觉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四方辐辏,人员繁杂,治安防务千头万绪。

司隶校尉职责重在监察百官,维护京畿法纪,然军防事务,尤其是城外巡哨、关隘戍守、以及与各军协调之事,往往需多方呈报,效率迟缓。

如今西线不靖,为确保京畿万全,臣冒死建议,可否专设一职,负责洛阳外围军防协调、巡哨警戒之事,以便与司隶校尉府互为犄角,共保京师?”

此言一出,满殿皆静!

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这所谓的“专设一职”,分明就是要分司隶校尉的权!而且是由曹操这个洛阳令亲自提出,其意味不言而喻!

袁绍猛地抬起头,看向曹操,眼神锐利如刀,胸膛微微起伏,显然怒极。

他司隶校尉的职权极大,监察百官、维护京畿治安、甚至掌握一部分武装力量(如中都官徒隶),是他在洛阳立足的重要资本。如今曹操竟敢公然提出要分他的权!

“曹孟德!你此言何意?”袁绍再也维持不住平静,厉声喝道,

“司隶校尉之职,乃高祖所设,光武所定,职责分明,何来效率迟缓之说?你莫非是觉得本官尸位素餐,不堪其任吗?!” 他直接扣下了大帽子。

曹操面对袁绍的怒火,神色不变,依旧恭敬地对刘辩道:“陛下明鉴,臣绝无此意。袁司隶忠勤王事,人所共知。

然制度之设,当因时制宜。如今非常时期,京畿防务重于泰山。多一道保险,多一层戒备,于国于民,皆有益处。

臣此举,绝无质疑袁司隶之意,实为查漏补缺,共固根本。”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完全是从公务角度出发,让人抓不住把柄。

陈宫适时开口:“陛下,曹将军所虑,不无道理。司隶校尉职责繁重,军防之事确需专精。

设立‘京畿巡防使’,专司外围军防协调,可使司隶校尉更专注于监察百官、肃清奸宄,二者分工协作,并无冲突,反能使我京畿防务更加严密。”

卢植沉吟片刻,也道:“老臣以为,曹将军与陈尚书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言。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策。若能明确权责,互不掣肘,于京畿安全确有大益。”

刘辩看着下方脸色铁青的袁绍,心中冷笑。

他知道袁绍绝不会甘心,但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曹爱卿、陈爱卿、卢师所言,皆是为社稷考量。京畿安危,确需慎之又慎。

既然现行制度或有迟缓,增设‘京畿巡防使’一职,专司洛阳外围军防协调、巡哨警戒,与司隶校尉府协同护卫京师,朕以为可行。”

他根本不给袁绍再多反驳的机会,直接定调:“此职……暂定为秩比二千石,由……北军中侯丁原兼任!

丁原老成持重,熟悉军务,掌北军与吕布所部联络已久,由其担任此职,最为妥当。袁爱卿,”

他目光转向袁绍,语气放缓,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你司隶校尉职责依旧,监察百官,维护京畿法纪,至关重要。望你与丁建阳精诚合作,共保洛阳无虞。”

袁绍站在那里,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当众狠狠抽了一记耳光!

皇帝不仅同意分权,还直接把职位交给了与他素来不算和睦的丁原!这分明是针对他来的!

他苦心经营的司隶校尉权柄,就这么被硬生生割去了一大块!

他张了张嘴,想要抗辩,但看到皇帝那平静却坚定的目光,以及卢植、陈宫、曹操等人隐隐形成的态势,知道此时再争,不仅徒劳无功,反而会显得自己恋栈权位、不顾大局。

他强压下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怒火,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几乎要刺出血来,最终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陛下……圣裁!臣……遵旨!”

说完这句,他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退回班列之中,低垂着头,不再发一言。

但那股几乎凝成实质的怨愤之气,却弥漫在他周身,让站在他附近的官员都感到一阵寒意。

朝会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结束了。

袁绍几乎是第一个拂袖而去的,连基本的礼仪都顾不上了。

消息很快传开,引起了轩然大波。

袁绍一党的官员们义愤填膺,纷纷聚集到袁府,痛斥皇帝听信谗言,苛待功臣,分割重臣之权,实非明君所为。

而许多中立甚至倾向于皇帝的官员,则暗自心惊于少年天子的手段,如此直接而迅速地削弱袁绍,无疑宣告了皇帝与世家大族代表的矛盾已经公开化。

袁府书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本初兄!小皇帝这是要鸟尽弓藏啊!”许攸激动地挥舞着手臂,

“他如今坐稳了位置,有卢植、陈宫撑腰,有吕布、曹操为爪牙,便觉得用不着我们了!

先是以盐铁之事试探,紧接着就悍然分权!下一步,只怕就是要将我等赶尽杀绝了!”

逢纪也阴恻恻地道:“曹操此人,狼子野心,今日之举,必是他向皇帝献的投名状!还有那陈宫,一介寒士,攀上高枝,便如此迫不及待地对付我等世家!可恨!”

袁绍背对着他们,望着窗外庭院中开始凋零的树木,久久不语。

他的背影僵硬,显示出内心极度的不平静。

“本初兄,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许攸凑近低声道,

“洛阳已非久留之地!皇帝猜忌日深,如今又夺了兄台兵防之权,日后只怕举步维艰。不如……早谋出路!”

袁绍缓缓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平静,但那双眼睛里却燃烧着冰冷的火焰:“出路?何处是出路?”

“冀州!”许攸和逢纪几乎异口同声。

“冀州富庶,民风彪悍,韩馥(现任冀州牧)庸碌无能,岂是守成之主?

兄台四世三公,名满天下,只要到了冀州,振臂一呼,必然从者如云!

届时手握强兵,坐拥大州,进可匡扶汉室,清君侧之奸佞,退亦可割据一方,静观天下之变!岂不远胜于在洛阳受这孺子的窝囊气?!”许攸慷慨陈词,描绘着美好的前景。

袁绍心动了。他早就对冀州有所图谋,如今在洛阳权势被削,更坚定了他外放的念头。留在洛阳,只会被皇帝一步步蚕食殆尽。

“只是……如今陛下正倚重我等防范董卓,骤然请求外放,恐其生疑,不会轻易放行。”袁绍沉吟道,他在思考一个既能离开,又不至于引起皇帝强烈反弹的理由和时机。

“此事需从长计议。”逢纪道,“或可借巡查地方为名,先离开洛阳,再相机行事。或者……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

袁绍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那就等!但这口气,我袁本初绝不会就这么咽下去!洛阳……哼,我们走着瞧!”

就在袁绍府中密谋之时,皇宫尚书令署内,刘辩与陈宫、曹操也在商议。

“陛下今日之举,只怕已彻底激怒袁本初了。”陈宫道。

刘辩冷哼一声:“朕就是要让他知道,这洛阳,究竟是谁说了算!他若安分,朕尚可容他。若仍心怀异志,今日分其权,只是开始。”

曹操拱手道:“陛下圣明。袁本初在洛阳党羽众多,根深蒂固,若不逐步削其羽翼,终成大患。

今日将其外围军防之权剥离,交由丁建阳,至少可保京畿军权不再受其掣肘。”

“丁原那边,不会有问题吧?”刘辩问。

“丁建阳对陛下忠心耿耿,且与吕布关系特殊,由其协调西线防务,名正言顺,应无问题。”

陈宫答道,“只是,经此一事,袁绍外放之心必然更加迫切。需防其狗急跳墙,或与外部势力勾结。”

刘辩眼中寒光一闪:“让王韧、赵五、还有阿枭阿隼他们都盯紧了!尤其是那处城北宅院和南阳来的商人,朕要知道袁本初的每一步动作!”

“臣明白。”陈宫应下。

曹操看着年轻的皇帝,心中亦是凛然。这位天子的手段,越来越显凌厉。

分割袁绍之权,看似冒险,实则精准地打在了其七寸之上。这份魄力和决断,远非寻常少年可比。

他心中那份原本还有些摇摆的念头,似乎又坚定了几分。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
藏书吧最新小说: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