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飞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历史沉淀感”……这词用得可真委婉。
怀着一种近乎考古探险的心情,林飞跟着苏晚晴走进了大楼内部。
一股复杂的气味混合物立刻涌入鼻腔——旧书籍和纸张特有的霉味、灰尘味、某种淡淡的化学试剂酸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嗯,像是老式变压器发热后的味道。
楼道里的光线主要依靠头顶那些看起来年纪比他还大的日光灯管,发出的是一种偏冷偏青、不算明亮的光,勉强驱散着走廊深处的昏暗。
墙壁是那种经典的“半墙主义”——下半部分是刷了绿漆的墙裙,上半部分则是早已泛黄甚至有些发黑的白色涂料,上面或许还残留着几十届学生无意中留下的各种印记。
地面是老旧的水磨石,虽然被拖把擦得反光。
但无数次的磨损已经让表面的石子失去了棱角,显得光滑而黯淡。
走廊两旁的实验室和办公室,门大多是厚重的、漆色斑驳的木门,很多门上的玻璃窗都糊着泛黄的报纸或者贴满了各种通知、海报,看不清里面的情形。
偶尔有几扇门开着,瞥进去可以看到里面拥挤地塞满了各种仪器设备——许多机器外壳是那种老旧的米黄色或灰绿色,按钮和旋钮多得令人眼花缭乱。
屏幕很多还是那种大屁股的cRt显示器,闪烁着绿莹莹或橙黄色的字符和波形。
桌面上、地上,堆满了各种线缆、电路板、工具、厚厚的打印资料,显得杂乱而忙碌,却又奇异地有一种专注的热忱在其中。
偶尔有穿着洗得发白的白大褂或者简单t恤的学生和老师匆匆走过,他们大多神情专注,眉头微蹙,似乎脑子里还在思考着某个公式或电路图。
对林飞和施柔这两个明显是“外来者”的生面孔并未投以过多关注,仿佛早已习惯了这种沉浸式的、与外界略有脱节的研究节奏。
这里的一切,都像是一台被按下了慢放键的老式放映机,播放着一段属于上个世纪的科研纪录片。
艰苦,简陋,甚至有些……“复古”。
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这科研环境简直堪称“石器时代”级别的硬核!
林飞漫步其中,内心的震撼远比看到任何豪华实验室都要强烈。
他简直无法想象,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被时代浪潮远远抛在后面的、充满“历史沉淀感”的角落里。
傅国生教授和他的团队,竟然能默默地、一点一点地攀爬着全球半导体行业最陡峭、最前沿的科技悬崖,触摸到了那令无数巨头都为之疯狂的1纳米工艺曙光!
这需要何等的智慧、何等坚韧的毅力、以及何等纯粹到近乎偏执的对科研的热爱才能做到?!
“这哪里是搞科研,这简直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活化石啊……”林飞内心暗自感叹,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同时,他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校方会对他的到访如此重视,甚至不惜摆出那般隆重的欢迎阵仗。
这哪里是经费紧张?这简直是赤贫级别的科研投入!
如果学校财力稍微宽裕一点,绝无可能让这样一个明显能产出世界级成果、潜力无限的团队,在如此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用爱发电”。
那些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先进光刻机、沉积设备、检测仪器?在这里恐怕是天方夜谭。
那些昂贵的实验级材料、高纯度的化学试剂?估计都得掰着手指头省着用。
傅教授他们,很可能就是在用这些“老古董”设备,靠着无比精巧的实验设计和近乎极限的工艺优化,完成着那些需要顶级设备支撑才能完成的奇迹。
这已经不是“小米加步枪”了,这简直是“木棍加石头”挑战“航母战斗群”!
苏晚晴带着他们简单参观了一楼和二楼的几个公共实验室和教研室,介绍着各个实验室的主要方向。
林飞看得很仔细,虽然环境简陋得让人心酸,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里弥漫着一种沉静、专注、心无旁骛的学术氛围。
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讨论着艰深的技术问题,白板上写满了如同天书般的公式和电路图,实验室里传出的细微仪器声响和偶尔的争论声,都显示着这里的内在,远非其破败外表所能掩盖的光芒。
最后,他们来到了四楼东侧。
这里相比楼下要安静许多,走廊尽头的几间实验室门都关着。
其中一扇看起来和其他门并无二致的木门前,贴着一张用最普通的A4纸打印的、甚至有点歪斜的纸条,上面只有两个清晰的黑体字:
“勿扰。”
一股无形的、却异常强大的专注气场,仿佛从这扇门后弥漫出来,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了几分。
苏晚晴停下脚步,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仿佛怕惊扰到什么:“林先生,这里就是傅老师他们现在攻坚的核心实验室了。他们最近好像卡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工艺节点上,所有人几乎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压力非常大,所以……”
她指了指那张“勿扰”的纸条,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林飞立刻郑重地点点头,表示完全理解。
他静静地站在门外,虽然隔着一扇普通的木门,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清。
但他仿佛能感受到门后那凝重的空气、那紧锁的眉头、那布满血丝却紧盯着数据的眼睛、那为了一个微小参数调整而反复争论的低语、那在失败与希望之间不断徘徊的坚韧……
他脑海中甚至勾勒出一幅画面:
一位头发花白、不修边幅却目光如炬的老教授,正带领着一群同样衣衫不整却眼神炽热的年轻人,围着一台可能由各种“土法上马”、东拼西凑起来的实验装置,如同雕刻家对待最珍贵的璞玉般,小心翼翼地调试、记录、失败、再尝试……他们手中“打磨”的,或许是这个国家在未来芯片战争中,最值得期待的一把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