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灵符客栈的窗棂时,林邑川已结束晨练。
丹田内六大气旋在《白诀》催动下平稳流转,昨夜服下的凝神丹余效仍在,灵识保持着三十米的清明范围。
楼下饭堂里,张掌柜、陈道友、方道友已等候在桌前,桌上摆着更丰盛的灵食 —— 灵参粥、烤灵禽腿、凉拌风灵草,都是能快速补充灵力、稳定心神的菜品。
“今天画二品低阶两张、中阶一张,难度比昨天高不少。” 张掌柜递给林邑川一碗灵参粥,“特殊桦树皮纸会重新发放,据说暗记和昨天不同,画的时候多留意纸纹,别影响符纹流转。”
陈道友咬着灵禽腿,点头道:“我昨晚练了两遍二品中阶防御符,还是觉得‘龟甲纹’嵌套难,只能尽量稳。”
方道友则取出一张备用的特殊桦树皮纸:“我找客栈掌柜要了张样品,摸了摸纸纹,比昨天的更细腻,画风刃符应该更顺。”
辰时一到,四人准时抵达灵符塔。
今日参赛选手只剩两百人,五区比赛场不复昨日的拥挤,参赛台间距拉大,每个选手的 “独立画符空间” 更宽敞。
守卫检查参赛玉牌时,特意提醒:“道友,今日符材在入口处统一领取,记得核对暗记 —— 特殊桦树皮纸边角有淡青色‘风纹暗记’,别拿错。”
林邑川领取符材时,仔细核对:灵鼠须符笔换成了 “狼毫符笔”(一品上阶,笔锋更坚韧,适合画复杂符纹);
上品符墨添了 “风灵草汁”,墨色泛着淡青光,更适配二品风属性符箓;
特殊桦树皮纸边角果然有淡青色风纹暗记,纸纹细腻如丝绸,指尖划过能感觉到微弱的风属性灵气。
巳时整,灵符塔五区赛场的灵灯将晨光折射成细碎的光斑,广灵子凌空而立,月白道袍在微风中轻拂,须发泛着柔和的银光。
他目光扫过场中两百名参赛修士,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第二场比试,核心考核二品符箓的掌控力。两个半时辰内,需完成三道符箓 —— 二品低阶风刃符、二品低阶防御符,及二品中阶聚气符。”
话音稍顿,他特意加重语气:“尤其二品中阶聚气符,其‘九转连环聚气纹’是关键。画慢了,灵气易随符纹扩散;画快了,又易因灵力衔接不当导致符纹断裂。诸位需沉下心,以灵识控笔,方能成符。”
工作人员推着灵木小车穿梭于参赛台间,将新的符材一一摆放。
林邑川拿起狼毫符笔,笔杆缠着的防滑灵布贴合掌心,比昨日的灵鼠须符笔更显坚韧 —— 这是一品上阶符笔,专为绘制复杂二品符纹设计。
他没有急着蘸墨,而是指尖抚过特殊桦树皮纸,淡青色风纹暗记顺着纸纹蜿蜒,像藏在纸中的细风,轻轻拂过指尖。
“原来暗记不是阻碍,是助力。” 林邑川心中豁然开朗。
他将灵识沉入符纸,三十米灵识精准捕捉到暗记的走向 —— 这些风纹暗记竟与风刃符的 “风旋纹” 完美契合,如同天然的引导线。
按 “纸纹顺符纹,灵力自然流” 的诀窍,他先在识海中勾勒风刃符全貌:风旋纹的每一处转折,都顺着暗记弧度;聚气纹的节点,恰好落在暗记的交汇点上。
笔尖蘸取泛着青光的符墨,轻轻落在符纸上。
画 “风旋纹” 时,笔锋轻提,符墨顺着暗记晕开,淡青色灵光随符纹延伸,自动凝聚成螺旋状的风刃轮廓;
画 “聚气纹” 时,他刻意放缓速度,笔锋在暗记节点处稍顿,让符墨在此凝聚成小小的灵气团 —— 既避免灵气散逸,又让风刃的切割力更集中于一点。
半个时辰后,风刃符完成。
符纸上泛起淡淡的青风,灵识探入,能清晰感知风属性灵气在符纹中顺畅流转,比昨日的作品更显凝练。
林邑川放下符笔,指尖掠过符面,心中暗忖:借暗记之力,果然事半功倍。
接着绘制二品低阶防御符,林邑川摒弃常规画法,转而采用《符箓奇思妙想》中的 “嵌套技巧”。
他先在暗记密集处勾勒 “主龟甲纹”,符墨厚重,形成防御核心;
再在暗记稀疏处补画 “辅龟甲纹”,线条纤细却连贯,如铠甲的鳞片层层叠叠。
狼毫符笔在纸上游走,淡金色符纹与淡青色暗记交织,渐渐在符纸上织成一层细密的 “灵甲”。
画到最后一笔 “加固纹” 时,林邑川灵识一动,引导暗记中的风属性灵气融入符纹。
风灵气顺着防御纹流转,在龟甲纹间隙形成微弱的卸力层 —— 日后激活此符,不仅能抵御攻击,还能借风灵气缓冲冲击力,延长防御罩的持续时间。
最后落笔二品中阶聚气符,林邑川深吸一口气,取出一颗凝神丹服下。
清冽的灵气涌入识海,原本因专注稍显疲惫的心神瞬间清明。
他握着符笔,将灵识完全集中于笔锋,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画第一转聚气纹时,笔锋轻缓如流水,符墨在纸上形成细密的螺旋通道,灵气顺着通道缓缓汇聚;
画至第五转,他微微提力,让通道拓宽几分,以容纳更多灵气;
到第九转收口时,笔锋骤轻,如蜻蜓点水般完成最后一笔,将灵气牢牢锁在符心。
整个过程,灵识全程监控,没有一丝灵力偏差,九转聚气纹连贯如一体,不见半点断层。
两个时辰过去,赛场内渐起动静。
不远处的陈道友正紧张地修改聚气符的收口纹,额角渗着细汗,显然是中途出了差错;
方道友已完成两张低阶符,正专注地画风刃符的风旋纹,笔尖偶尔停顿,似在调整灵力。
林邑川放下符笔,看着桌上三道符箓:风刃符泛青风,防御符凝金光,聚气符绕淡白灵气,每一道符纹都流畅无断点,灵力密度远超平日练习水准 —— 这无疑是超常发挥。
林邑川的评分结果很快在中央灵屏上亮起:
二品低阶风刃符:符纹流畅度 94 分(借暗记引导)、灵力密度 93 分、实战潜力 95 分(风卸力效果)、创新度 92 分,单符得分 93.5 分;
二品低阶防御符:符纹流畅度 92 分、灵力密度 91 分、实战潜力 94 分(嵌套结构)、创新度 90 分,单符得分 91.75 分;
二品中阶聚气符:符纹流畅度 95 分(九转无断层)、灵力密度 96 分、实战潜力 97 分(聚气速度快)、创新度 93 分,单符得分 95.25 分;
总分:(93.5+91.75+95.25)\/3 = 93.5 分。
灵屏上的排名飞速跳动,林邑川的名字从第 35 名一路攀升,最终定格在第 15 名!观众席上的张掌柜激动地站起身,用力挥了挥手。
而方道友总分 81 分,排名 102 名;陈道友总分 79 分,排名 110 名 —— 两人均未达前 100 名的晋级线。
张掌柜快步走来,脸上带着欣喜与惋惜:“林道友,你这成绩太出色了!陈道友、方道友也不必灰心,能进前 200,已是环山坊市的骄傲。回去后好好打磨技艺,下次大会定能更进一步。”
陈道友与方道友虽有失落,却也笑着点头,看向林邑川的目光满是赞许:“林道友,接下来的终赛,可要替我们争口气!”
第三日清晨,翠华城的细雨如丝,将整座城池裹在朦胧的青雾中。
灵符塔的灵灯透过雨雾,泛着柔和的青光,像悬在半空的星辰,指引着参赛修士的方向。
林邑川提前半个时辰结束晨练,丹田内六大气旋在《白诀》催动下,泛着青白交织的灵光,灵识稳稳维持在三十米范围,连雨丝落在窗棂的细微声响都能清晰感知。
楼下饭堂里,张掌柜已备好早餐 —— 灵髓粥、烤灵鹿肉、凉拌雷纹草,都是能快速补充灵力、稳定心神的灵食。“今日只剩三十人参赛,都是各势力的顶尖符箓师,青符宗的长老都来了,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张掌柜将灵髓粥推到林邑川面前,粥里浮着细碎的灵髓,泛着淡金光,“这灵髓是从灵髓兽身上取的,能增强灵识与符笔的共鸣,等会儿画符时定能更顺。”
辰时一到,四人撑着灵布伞,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前往灵符塔。
雨雾中的灵符塔更显庄严,玄铁玉塔身泛着冷光,塔壁上的聚灵纹在雨中竟泛起淡淡的光晕,将雨水自动导流,不沾塔身。
抵达五区比赛场时,场内已不见往日的拥挤,三十个参赛台围绕中央的评分席呈圆形排列,每个参赛台间距三丈,铺着防滑的青金石,避免雨天打滑。
参赛选手们多是神色凝重,有的在赛前打坐,有的反复摩挲符笔,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贵宾席上,高阶修士比前两日多了数倍,青符宗长老身着青色道袍,袖口绣着三品符箓图案,正用灵镜观察场内选手,目光锐利如鹰;
墨符家族的族长则端坐在玉椅上,手指轻点扶手,似在琢磨今日的赛题。
“道友,这边领取符材,记得核对属性。” 入口处的工作人员递来一个木盒,里面装着今日的符材。
林邑川打开木盒,指尖抚过每一件灵具:灵犀毫符笔笔杆泛着淡紫光,笔尖是灵犀兽的胡须,触感柔软却坚韧,注入一丝灵力,笔锋竟泛起微弱的共鸣光 —— 这是二品低阶符笔,能大幅增强灵识与符纸的联系;
兽血符墨泛着淡红光,凑近能闻到赤焰豹血的灼热气息,墨汁浓稠却不凝滞,是专门适配二品上阶攻击符的灵墨;
雷纹桦树皮纸边角印着淡紫色雷纹暗记,纸纹中含着微弱的雷属性灵气,指尖划过,能感觉到细微的电流感,正是绘制雷属性符箓的最佳符纸。
巳时整,雨雾突然凝滞 —— 广灵子凌空而立,月白道袍在雨中纹丝不湿,周身散发出的金丹威压让雨丝自动避开,声音穿透雨雾,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今日终赛,考核的是符箓创新与高阶掌控力。三个时辰内,需完成三道符箓 —— 二品中阶雷盾符、二品中阶疾行符,及二品上阶雷火球符。”
他目光扫过全场,特意停顿片刻:“二品上阶雷火球符,需融合雷、火两种属性灵气。按常规画法,需‘雷纹在外,火纹在内’,形成雷火包裹之势,但此法易因属性冲突导致符纹断裂。老夫今日想多说一句:符箓之道,从来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大胆尝试,或许能走出新的天地。”
工作人员将符材分发到各参赛台,林邑川握着灵犀毫符笔,指尖传来的共鸣感让他心中格外平静。
前两日的比赛,让他对 “符纹与纸纹结合”“属性灵气融合” 有了全新领悟 —— 昨日借风纹暗记画风刃符的经历,让他明白 “顺势而为” 远比 “强行控制” 更重要。
他没有急着动笔,而是将灵识沉入雷纹桦树皮纸,淡紫色雷纹暗记在灵识中清晰展开,像一张天然的雷纹图谱,顺着纸纹蜿蜒延伸。
“常规的雷火包裹,雷纹与火纹易因边界冲突溃散,若将雷纹暗记作为主干,火纹填在间隙,会不会更好?” 林邑川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他在识海中构建雷火球符的符纹:三道雷纹暗记作为主干,呈交错状分布,火纹则顺着雷纹的间隙绘制,形成 “雷火交织” 的结构,而非 “包裹”—— 这样既能借暗记稳定雷属性灵气,又能让火属性灵气顺着雷纹流动,减少冲突,还能节省三成灵力。
这个想法让他眼前一亮,当即决定按此思路绘制。
笔尖蘸取兽血符墨,淡红光晕顺着笔锋流转,落在雷纹桦树皮纸上 —— 先画二品中阶雷盾符。
他将雷纹暗记作为盾心纹,笔锋顺着暗记的走向缓缓延伸,淡紫色符墨与暗记融合,自动形成雷盾的轮廓,像一面缩小的雷属性盾牌;
接着,在雷纹间隙绘制辅防御纹,灵识引导兽血符墨中的火属性灵气融入,淡红光与淡紫光交织,让雷盾表面泛起紫红火晕 —— 这样的雷盾,不仅能凭借雷属性破除敌人的防御,还能借火属性灼烧靠近的灵体,实战时能同时应对物理与灵体双重攻击。
画到盾边的加固纹时,林邑川特意放慢速度,灵犀毫符笔的共鸣效果让他能清晰感知符纸的灵气变化。
当雷、火灵气出现细微冲突时,他立刻用灵识引导暗记中的雷属性灵气调和,让两种属性完美融合,没有一丝溃散。
半个时辰后,雷盾符完成,符纸表面的紫红火晕缓缓流转,灵识探入,能感觉到一股厚重的防御气息,比常规雷盾符的防御强度至少提升一成。
接着绘制二品中阶疾行符。
林邑川没有采用常规的直线风纹,而是“曲线加速” 的技巧,将风纹画成螺旋状。
每一圈螺旋都精准契合纸纹暗记,注入灵力时,暗记中的雷属性灵气会顺着螺旋风纹流转,形成 “雷风叠加” 的效果 —— 寻常疾行符只能提升三成速度,而他的疾行符,借助雷属性的爆发力,速度提升能达到四成。
绘制过程中,他的手腕稳如磐石,灵犀毫符笔在纸上划过,没有一丝颤抖。
螺旋风纹的每一圈间距都精确到毫厘,符墨晕开的宽度始终一致,淡青色风纹与淡紫色暗记交织,像一道旋转的风轮,只需注入灵力,便能瞬间爆发速度。
最后落笔二品上阶雷火球符,这是决定名次的关键。
林邑川深吸一口气,将灵识完全放开,三十米灵识精准控制着笔锋的每一次转折,连呼吸都与笔锋的起落同步。
他先顺着雷纹暗记绘制雷纹主干,淡紫色符墨在纸上形成三道交错的雷纹,像三条缠绕的雷蛇,暗记中的雷属性灵气顺着符纹流动,让雷纹泛起微弱的电流光;
接着,在雷纹间隙绘制火纹,兽血符墨中的火属性灵气顺着雷纹的走向缓缓铺开,形成 “火蛇缠雷” 的图案,淡红光与淡紫光交织,却没有一丝冲突 —— 暗记中的雷属性灵气像桥梁,让火属性灵气平稳流转;
最后,在符心处画聚气核,将雷、火两种属性灵气牢牢锁在其中,聚气核泛着金红光,像一颗缩小的雷火球,随时可能爆发。
赛场内渐渐响起惋惜声 —— 左侧参赛台的修士画雷火球符时,雷、火属性突然冲突,符纸瞬间燃起火焰,只能换一张符纸重新开始;
右侧参赛台的修士则因灵力不足,雷纹画到一半便断裂,懊恼地捶了下桌面;
还有的修士按常规画法绘制雷火包裹纹,却因两种属性衔接不当,符纹始终无法凝聚,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
林邑川却始终沉稳,笔锋不急不缓。
灵犀毫符笔的共鸣效果让他能提前感知符纸的灵气变化,每当雷、火灵气有冲突迹象,便用灵识引导暗记中的雷属性灵气调和。
比如画到雷纹与火纹的交汇点时,他会刻意放慢笔锋,让两种属性灵气在暗记的引导下自然融合,而非强行叠加。
三个时辰快结束时,林邑川终于完成最后一笔。
他放下符笔,看着桌上的三道符箓:雷盾符泛着紫红火光,表面的雷纹与火纹缓缓流转;
疾行符绕着淡青风旋,螺旋风纹中藏着细微的雷芒;
雷火球符则像一颗浓缩的雷火球,符纹中雷火交织,灵气浓郁得几乎要溢出来,甚至能听到符纸表面传来的细微雷鸣声。
“道友,您的符箓。” 工作人员收取符箓时,目光落在雷火球符上,忍不住惊叹,“您这雷火符的符纹,和其他人的都不一样,雷火交织却不冲突,看着比常规画法灵动太多了!”
评分环节,贵宾席上的高阶修士们格外关注。
青符宗长老举起灵镜,将林邑川的雷火球符放大,仔细观察每一处符纹,频频点头:“这构思太妙了!雷纹暗记做主干,火纹填间隙,既解决了属性冲突,又提升了爆发力,比常规的雷火包裹强太多。”
墨符家族的族长也附和道:“这年轻人对符纸暗记的运用,已达到‘顺势而为’的境界,比不少练气后期修士都强。”
广灵子亲自走到评分席,拿起林邑川的符箓,灵识探入的瞬间,眼中闪过惊喜:“这‘雷火交织’的构思,完全打破了常规!雷纹与火纹借暗记融合,没有一丝溃散,实战时的爆发力至少能提升两成,更难得的是,还节省了三成灵力 —— 这才是符箓创新该有的样子!”
最终评分在中央灵屏上亮起:
二品中阶雷盾符:符纹流畅度 97 分、灵力密度 96 分、实战潜力 98 分、创新度 95 分,单符得分 96.5 分;
二品中阶疾行符:符纹流畅度 96 分、灵力密度 95 分、实战潜力 97 分、创新度 94 分,单符得分 95.5 分;
二品上阶雷火球符:符纹流畅度 99 分、灵力密度 98 分、实战潜力 100 分、创新度 99 分,单符得分 99 分;
总分:(96.5+95.5+99)\/3 = 97 分
灵屏上 “林邑川?第 1 名” 的字样格外醒目,远超第二名的 92 分。
观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张掌柜激动地站起来,挥舞着符宝轩的小旗帜,声音都有些发颤:“第一!林道友拿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