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率教的身影,带着一身的风尘与复杂难言的神情,重新出现在宁远经略帅帐的那一刻,他带回的,不仅仅是一份关于青山堡的详细军情汇报,更是一股足以撼动袁崇焕这位辽东主帅心神的巨大冲击。
帅帐之内,气氛庄严肃穆。袁崇焕端坐在帅案之后,目光如炬,静静地聆听着自己这位心腹爱将的陈述。帐外是凛冽的北风呼啸,帐内却是赵率教那沉稳而又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的声音,在清晰地回荡。
“……督师,末将此次奉命前往青山堡,亲眼所见,远比任何文字军报,都要来得震撼百倍。”赵率教的声音中,罕见地带着一丝波澜,“那镇北营的军纪之严明,队列之整齐,号令之迅捷,即便是我关宁军的精锐,恐怕也多有不如。尤其是他们的火器……那绝非我大明武库中任何一种已知的火器可比!其排枪射速之快,威力之猛,简直闻所未闻;其炮火覆盖之广,更是令人心惊胆寒。可以说,在平原旷野之上,一支千人规模的镇北营,足以正面抗衡我大明任何一个满编的精锐卫所,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袁崇焕的手指,在帅案上无声地敲击着,他的眼神越来越亮,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起来。赵率教是员宿将,从不夸大其词,能让他说出如此之高的评价,那镇北营的实力,只怕是比他想象中还要强悍数倍。
赵率教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那个顾昭……年纪虽轻,却全无少年得志的浮躁之气。末将与其深夜长谈,观其言,察其行,此人行事沉稳老令,对答如流,颇有大将之风。更重要的是,在谈及忠义与朝廷之时,他言语恳切,立场坚定,并非是那种拥兵自重、桀骜不驯之辈。末将以为,此人虽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双刃剑,但剑柄……尚且握在我大明手中。”
“啪!”
一声清脆的巨响,猛地在帅帐内炸开!
袁崇焕听完赵率教的全部汇报,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狠狠一掌拍在了面前坚实的帅案之上!他猛地站起身,在帐内来回踱步,那张总是因为忧虑辽东战局而紧锁着眉头的脸上,此刻却绽放出一种许久未见的、充满了希望与兴奋的光彩。
“好!好一个顾昭!好一个镇北营!”他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压抑已久的快意,“辽东这潭死水,搅了这么多年,总算是见到一条活蹦乱跳的真龙活鱼了!我大明若是能多出几个这样的顾昭,多出几支这样的镇北营,何愁盘踞辽东的建奴不灭!何愁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不安!”
他的兴奋,并非仅仅因为多了一支强军。更因为,他在顾昭和镇北营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全新的、足以克制后金八旗铁骑的希望!一种能够改变整个辽东战场攻守之势的可能!
自从他督师辽东以来,日夜忧思的,便是如何破解后金野战无敌的神话。他构筑的“凭坚城、用大炮”的战略,虽然在宁锦防线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终究是被动防守,只能保境安民,却无法主动出击,收复失地。而现在,顾昭的出现,就像是为他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战略构想的大门。
袁崇焕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他知道,对于顾昭这样的“真龙”,绝不能用对待寻常将领的方式去束缚和猜忌,那只会将他推向对立面。想要让这柄利剑为己所用,就必须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名分和支持,将他牢牢地纳入自己的作战体系之中,让他成为自己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尖刀!
“赵率教听令!”袁崇焕的声音变得无比威严。
“末将在!”
“你立刻以本经略的名义,草拟一份军令,同时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兵部备案!”袁崇焕的语速极快,显然早已胸有成竹,“本督要亲自为顾昭请功,为镇北营正名!”
几天之后,当广宁卫那些千户们还在为如何讨好顾昭而绞尽脑汁时,一道由辽东经略司和京城兵部联合下发、盖着两方朱红大印的正式文书,如同一道惊雷,被快马送抵了青山堡,也彻底震动了整个辽东军界。
这份文书的内容,简单而又震撼:
第一,原广宁卫青山堡守备顾昭,因于红山隘口大破敌酋、阵斩后金将领,功勋卓着,特此擢升为“广宁卫参将”,官阶连升三级,由正五品一跃成为从三品的高级武官。同时,任命其全面负责广宁北部山区,东起医巫闾山,西至辽河沿岸的全部防务事宜。
这一任命,不仅仅是官职上的巨大提升,更是实质权力的急剧扩张。它意味着,顾昭从此不再是一个偏远卫所的守备,而是名正言顺地成为了一方区域的最高军事长官,拥有了对防区内所有卫所、堡垒的节制之权。
第二,顾昭麾下之“镇北营”,因战功彪炳,特赐予正式番号“镇北军”,并准许其扩编至三千人的标准参将营规模。
从“营”到“军”,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这代表着镇北营从一支没有正式名分的私人武装,一跃成为了载入大明兵部兵籍序列的正式经制之师。从此以后,他们将拥有领取朝廷粮饷、补充军械的合法权利,再也不是无根的浮萍。
第三,也是最让所有辽东将领眼红的一条:辽东经略袁崇焕,为嘉奖镇北军之功,并支持其扩军,特准许从经略司的军费中,一次性拨付白银五万两,粮食一万石,作为扩军军费,即刻押运至青山堡!
五万两白银!一万石粮食!
在这个连关宁军都时常拖欠粮饷的艰难时刻,袁崇焕竟然如此不惜血本地对一支新崛起的部队进行投入,这背后所代表的信任与期许,已经不言而喻。
这已经不是一根橄榄枝了,这简直就是将一整棵长满了金元宝的橄榄树,直接移栽到了顾昭的面前!
当顾昭从前来宣读任命的经略司官员手中,接过那份沉甸甸的任命文书时,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和他一手创建的镇北营,终于摆脱了在夹缝中求生的窘境,真正获得了在这辽阔而残酷的棋盘上,落子博弈的资格。
袁崇-焕的魄力与信任,让他感受到了压力,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他脚下的路,已经通向了更为广阔,也更为凶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