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透过半开的窗帘,在室内投下朦胧的光影。
幸村精市已经醒了,他靠在床头,没有开灯,只是就着这微弱的光线,翻看着一本关于运动心理学的期刊。
他的姿态看似闲适,但翻阅页面的速度却比平时稍快,眼神也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游离。
星野辰在厨房准备早餐,平底锅里煎蛋的滋滋声和咖啡机运作的嗡鸣交织成熟悉的晨曲。
他将煎得恰到好处的太阳蛋和烤好的吐司摆放在洁白的瓷盘里,动作流畅。
然而,当他端着两个盘子转身走向餐厅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卧室门口,恰好看到幸村快速合上期刊,抬手揉了揉眉心的小动作。
那动作很轻微,转瞬即逝,但星野捕捉到了其中一丝几不可察的烦躁。他脚步未停,将早餐放在桌上,声音如常:“精市,吃早餐了。”
幸村抬起头,脸上已恢复了平和的微笑:“好,马上来。”他放下期刊,起身走向浴室洗漱。
餐桌上,两人相对而坐。阳光逐渐变得明亮,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尘。
“今天有什么安排?”星野抿了一口咖啡,问道。
幸村用叉子轻轻划开溏心蛋,金色的蛋液缓缓流出。“上午想去俱乐部一趟,之前预约的体能师有空档,做个常规评估。”他顿了顿,补充道,“下午……或许可以继续看看上次没看完的那部纪录片?”
他的语气听起来很自然,但星野却注意到,幸村的目光并没有完全聚焦在早餐或者自己身上,而是略微偏向窗外,仿佛在思考着别的事情。那种微妙的错位感再次浮现。
“纪录片不错。”星野点头,没有多问。
早餐在一种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着一丝不同频的节奏中结束。
幸村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而星野则敏锐地感知到了这种气息,选择了暂时静观。晨光温暖,却未能完全驱散那缕无形的隔阂。
俱乐部的体能评估进行得很顺利。数据显示,两人的身体状态都维持得很好,星野脚踝的旧伤也没有任何反复的迹象。
评估结束后,他们按照之前的“约定”,再次来到了那个安静的社区球场,进行无战术设定的自由对练。
球场上,黄色的网球依旧在两人之间来回飞舞。但与前几天那种逐渐萌生的默契感不同,今天的对练显得有些……滞涩。
幸村的击球依旧精准,但偶尔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发力,或者选择一些看似更具攻击性、实则对衔接配合要求更高的回球线路。
他似乎急于在每一次击球中注入更多的“内容”,更多的“测试”,想要更快地推进那种“连接”的形成。
星野则依然试图保持那种“感受”而非“思考”的状态。他努力跟上幸村的节奏,回应着那些变化多端的来球。
他的“心眼”本能地分析着幸村击球中那些微小的、不稳定的力感,这让他偶尔会产生瞬间的犹豫——是应该按照自己感受到的节奏回击,还是去迎合幸村那略显急躁的引导?
一次普通的底线对拉中,幸村打出了一个角度刁钻的反手切削,球速不快,但带着强烈的下旋。
按照星野的直觉,他应该上前一步,用正手做一个稳妥的过渡。
但他察觉到幸村在击球后,身体有一个向前压迫的微小趋势,似乎期待着他打出更具侵略性的回球。
这瞬间的迟疑,让星野的击球动作慢了半拍。球拍未能完全吃准部位,回球软绵绵地飘向了中场,成了一个机会球。
幸村轻松上前,一记漂亮的制胜分。
球落地后,两人都停了下来。
幸村看着星野,眼神里带着询问,似乎想探究刚才那个球犹豫的原因。
星野轻轻吐了口气,用毛巾擦了擦汗。“没什么,”他避开了那个探究的目光,“节奏没把握好。”
他们没有再深入讨论这个球。练习继续,但那种滞涩感并未消失。
他们像两条偶尔相交却无法真正同步的波浪,各自按照自己的频率起伏,虽然共享同一片海域,却难以形成合力。
阳光炙烤着场地,汗水不断滑落。这个午后,网球带来的不是愉悦的共鸣,而是一种无声的、关于步伐是否一致的考验。
傍晚,他们回到了公寓。幸村径直走向了书房,说是要整理一下体能评估的报告。星野则留在客厅,重新拿起了那本关于潜意识的旧书,却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神。
书房的门没有关严,隐约能听到幸村敲击键盘的声音,那节奏听起来比平时要快一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焦躁。
星野放下书,走到窗边。夕阳正在西沉,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但这份暖意似乎未能透入室内。他回想起这一天——早餐时幸村的游离,球场上那急躁的引导和随之而来的滞涩感。
他明白幸村在追求什么。
那种对完美默契的渴望,是幸村性格的一部分,也是驱动他们不断向前的动力。
但过犹不及,刻意的推动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就像试图用手去握住流水,只会让水从指缝间流走。
他犹豫着,是否应该去书房,和幸村坦诚地谈一谈。但当他走到书房门口,透过门缝看到幸村微蹙着眉头、专注地盯着屏幕的侧影时,他又停下了脚步。
此刻的幸村,似乎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试图用分析和规划来解决那个无法仅靠理性突破的难题。
直接闯入,或许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星野最终没有敲门。他转身走向厨房,开始准备晚餐。他选择做幸村最近比较喜欢的茶碗蒸,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菜式。
他仔细地过滤蛋液,调配高汤,控制着火候。烹饪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情绪的沉淀。
当晚餐准备好,书房里的键盘声也终于停了下来。幸村走出书房,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看到餐桌上的茶碗蒸时,眼神微微亮了一下。
“先吃饭吧。”星野将筷子递给他。
晚餐的气氛比早餐时缓和了一些,但两人之间似乎仍隔着一层薄薄的、未捅破的纱。
他们都感觉到了那微妙的错位,却都没有主动去触碰那个核心。有些话,或许需要更恰当的时机,才能被真正倾听和理解。
夜色渐深。
幸村没有像往常一样拿起画笔或书,而是独自走到了阳台上。夜风带着凉意,吹动了他额前的发丝。他望着楼下蜿蜒的车灯河流,眼神有些放空。
星野收拾完厨房,看到了阳台上的身影。他没有立刻走过去,只是站在客厅与阳台的交界处,安静地看着。
月光和城市的霓虹为幸村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模糊的光边,那身影看起来有些孤单,带着一种陷入思考时的疏离感。
星野知道,幸村正在与他内心对话,与那份对掌控和完美的执着博弈。
他并没有感到被冷落或不安。他理解这种时刻。
就像他有时也会沉浸在“心眼”的世界里,需要独自梳理那些纷繁的信息流一样。每个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去消化情绪,去调整频率。
过了许久,星野才端着一杯温水,缓步走到阳台,将杯子递给幸村。
幸村微微一怔,接过水杯,指尖在杯壁上轻轻摩挲。温水的气息在微凉的空气中氤氲开一点白雾。
“温度刚好。”他低声说,喝了一口。
“嗯。”星野应道,与他并肩靠在栏杆上。
他们没有谈论白天球场的滞涩,没有谈论那份未说出口的急躁,也没有谈论晚餐时那微妙的沉默。只是静静地站着,共享着同一片夜色,同一阵晚风。
有时候,语言并非唯一的桥梁。此刻的陪伴,这种不追问、不打扰的守望,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理解和支持。
幸村微微侧过头,看向星野。星野的目光平和,里面没有质疑,没有催促,只有一种沉静的等待,仿佛在说:没关系,我可以等你调整到我们共同的频率。
夜风吹拂,远处的灯火明灭。他们之间的那层薄纱似乎依然存在,但在这静谧的守望中,某种紧绷的东西,正在悄然松动。前路还长,他们允许彼此有步伐不一致的时刻,也相信总有方法,能再次找到那和谐的交汇点。
而此刻,无声的陪伴,便是通往那个交汇点的、最温柔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