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军团五万铁骑如洪流般涌向罗马,然而通往荣耀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与陷阱。
伽尔巴的大军刚越过莱茵河,进入罗马核心领土,原本开阔的平原逐渐被丘陵与林地取代。罗马人早已料到此路,他们并未选择在平原上与这支气势正盛的军队决战,而是利用复杂的地形和精良的工事,织就了一张死亡之网。
01 佛拉米尼亚大道的伏击
前锋军团一万人在通过佛拉米尼亚大道一段峡谷时,首次遭遇了重创。两侧山崖上突然滚下无数擂木巨石,截断了首尾。紧接着,如雨的标枪和箭矢从隐蔽的工事后射出,这些武器专为破甲而制,即使日耳曼士兵装备精良,也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军团试图结阵防御,但道路狭窄,阵型难以展开。这时,埋伏在侧翼的罗马轻步兵如猎豹般冲出,他们手持短剑和盾牌,三人一组,默契配合,精准刺杀试图组织反抗的日耳曼军官。这场伏击短暂而激烈,待伽尔巴的中军赶到时,罗马军队已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满地狼藉和死伤者。
02 沼泽与森林的困局
随后几日,类似的袭击不断上演。罗马军队充分展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技艺和战术纪律。他们从不恋战,往往在给予日耳曼军团一次沉重打击后便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迅速撤离。
最凶险的一次发生在托斯卡纳地区边缘的一片广阔沼泽与密林交界地带。伽尔巴的主力在这里陷入了真正的困境。罗马工兵提前破坏了本就稀疏的坚实道路,并将日耳曼向导引向绝路。军团的重型装备和辎重车队深深陷入泥沼,动弹不得。
与此同时,藏身于林中的罗马辅助兵团——主要由来自边境行省、熟悉此类地形的射手组成——从远处不断骚扰射击。而当日耳曼士兵愤怒地冲入森林试图近战时,他们却发现敌人化整为零,利用林木的掩护进行着高效的游击战,让习惯了方阵对决的日耳曼勇士有力无处使。
03 罗马城内的激烈争执
当伽尔巴的军团在泥泞与冷箭中艰难前行时,罗马城内的元老院已乱作一团。紧急会议的气氛充满了火药味。
主战派以年迈但鹰派作风显着的元老科尔涅利乌斯·多拉贝拉为首,他捶打着座椅扶手,声音嘶哑:“我们应当在台伯河畔构筑最后防线!调用所有可用的军团,甚至武装市民!罗马的尊严不容践踏!伽尔巴不过是个叛乱的蛮子,在真正的罗马城墙面前,他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投降派的代表,贵族普布利乌斯·克劳狄乌斯则面色苍白地反驳:“尊严?看看前线送回来的战报!我们的军团在节节败退!伽尔巴的军队如同野兽!坚守只能换来屠城!谈判,现在谈判还能为罗马保留一丝元气!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
还有一派则寄希望于超自然力量,颤巍巍地提议立即举行盛大的祭典,祈求战神玛尔斯直接显现神迹,击退来敌。
维吉尔冷眼旁观着这场争吵,他深知元老院的效率。在尼禄耳畔低语几句后,他悄然离开喧嚣的议事厅,开始部署更为实际的计划——确保皇帝的安全。
04 维斯塔神殿的最后避难所
当伽尔巴的先头部队终于突破重重阻挠,兵临罗马城下,甚至可以望见城墙上的守军慌乱的身影时,维吉尔当机立断。
他率领一队最忠诚的禁卫军,护卫着面色灰白、精神濒临崩溃的尼禄皇帝,穿过混乱的街道,直奔维斯塔神殿。这座古老的建筑不仅是圣火的守护地,其石质结构也相对坚固,更承载着罗马国运的象征意义,是暂时的避难所。
神殿的圣女们,包括克劳迪娅,早已接到消息。她们肃立在门前,圣火在身后静静燃烧。当尼禄踉跄着踏入神殿时,沉重的青铜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将城外的喊杀声暂时隔绝。
维吉尔站在门内,望向窗外罗马城渐起的烟尘。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神殿或许能暂时提供庇护,但罗马的命运,早已不在元老院的争论之中,而取决于城下即将到来的血与火的碰撞。
帝国的心脏,正在野蛮人的重击下,微弱地跳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