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这座大宋的心脏,如今更添几分未来之都的气象。宽阔的柏油路上,不再仅有马车轿辇,更有庞大的大型能量货车无声地穿梭往来,车身上琉璃能量回路闪烁着幽蓝的光芒,显示出强大的运力。城市四处都是正在建设的工地,新的楼宇、新的工坊、新的能量塔在脚手架中拔地而起,充满着蓬勃的朝气。
而当夜幕降临,码头的街市却迎来了另一番热闹。巨大的能量灯将夜空照得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停泊在改良后的深水港内,装卸货物的号子声、讨价还价的喧哗声、以及各国语言交织成的嘈杂声,汇成一曲繁荣的乐章。一派繁忙景象,彰显着海上丝路带来的无尽活力。
---
翌日,大宋朝堂之上。宋徽宗赵佶端坐龙椅,虽依旧保持着艺术家的优雅,但眉宇间更多了几分帝王决策时的凝重。此刻,他正与群臣商议为日益繁忙的海上商船队护航之事。
一位户部官员出列,兴奋地汇报了海上丝路的大好形势: “陛下洪福!托林冲国师所遗能量网络之福,新航路不断开辟,远至波罗的海皆可见我大宋商旗!” “新式能量商船与战舰已大量投用,航速、载重、续航力远非旧式帆船可比,更无惧风浪!” “海上贸易利润连年增长,瓷器、丝绸、琉璃器、茶叶乃至书籍、稻种,换回巨量金银、良马、奇珍异宝,实乃国库之巨擘,民生之依赖!”
然而,喜悦之后,兵部侍郎紧接着奏报了严峻的现实: “然,大利之下,必有巨寇。如今北海(指北大西洋及北欧海域)航路,颇不太平。” “有一伙北欧海盗,其构成复杂,既有当地无法无天的黑帮,更有欧陆战乱后的失意者、冒险家,其中包括大量溃散后怨气冲天的十字军残部,以及各类雇佣军的残余。” “此伙海盗非比寻常,他们使用着颇为先进的仿冒‘大有’系列能量武器(显然与之前提到的地下仿造工场有关),船只虽杂却速度快,火力猛,战术狡猾凶残!” “他们严重影响了进出伦敦及北欧各港的海路,劫掠商船,杀害船员,甚至袭击沿岸城镇,已成我心腹之患!”
朝堂之上一片沉寂,海上的威胁显然超出了寻常水寇的范畴。
徽宗沉吟片刻,目光扫过群臣,最终定格在一位年轻皇子身上。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海路乃我大宋命脉,绝不容失!蛮夷海盗,仗些许仿冒之器,竟敢窥伺天朝财货,戕害朕之子民!朕意已决,需以雷霆之势,荡平海氛!” “着,康王赵构,领二百光明卫,登‘汴梁号’新式能量战舰,即刻前往北海,执行护航清剿之务!扬我国威,靖清海路!”
被点名的赵构出列领旨,他年轻的面容上已褪去青涩,增添了几分历练后的沉稳与锐气。“儿臣领旨!必不负父皇所托,定扫清妖氛,护我商路周全!”
---
泉州港,大宋最重要的远洋母港之一。 巨大的“汴梁号”战舰犹如一座金属与琉璃构筑的城堡,停泊在深水区。流线型的舰身覆盖着复合装甲,舰首主炮和两侧副炮闪烁着冰冷的幽光,能量核心发出低沉的嗡鸣。
岸上,旌旗招展。 康王赵构一身戎装,披着亲王蟒纹披风,立于码头。他面前,是两百名肃穆而立、装备着最新型“大有”系列海上作战装备(包括防水能量甲、长射程狙击枪、水下作战单元等)的光明卫精锐。
赵构进行简短的誓师后,毅然转身,踏过舷梯,登上了这艘以帝国首都命名的强大战舰。
汽笛长鸣(能量驱动的嗡鸣声代替),盖过了海风的呼啸和人群的欢呼。 “汴梁号”巨大的舰身开始移动,破开碧波,向着浩瀚的西洋,向着危机四伏的北海,义无反顾地驶去。
大宋的海上利剑,已然出鞘,直指欧陆北方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