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生物科技”的闪崩,如同在看似平静的资本市场湖面上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尽管主流媒体在官方授意下刻意淡化了报道,但在金融圈的核心层,引发的震动是巨大的。各种猜测和分析报告如同雪片般飞舞,焦点都集中在那几家神秘离岸基金异常的操作和突如其来的溃败上。
猞猁传来的信息证实了这一点:“好几个监管机构的问询函已经发到‘海妖’那边了,虽然他们肯定有预案应对,但至少被拖住了脚步。更重要的是,之前一些跟他们有默契的大资金,现在都在重新评估风险,开始收缩战线了。”
安全屋内,气氛却并未因此放松。首战告捷固然鼓舞人心,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仅仅是撕开了对方防御体系的一角。烛龙这样的庞然大物,绝不会因一次失利而伤筋动骨。
“默哥,接下来我们怎么办?继续狙击他们其他的股票?”胖子摩拳擦掌,显然尝到了甜头。
张默摇了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不断刷新着数据和新闻的屏幕上。“同样的战术,可一不可再。他们已经有了警惕,强行攻击效果会大打折扣,反而可能暴露我们自己。”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叩击声,仿佛在梳理着无形的线索。“金融市场,本质是信心的游戏。我们之前做的,是摧毁市场对他们操控标的的信心。但现在,我们需要更进一步……”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动摇他们自身的资金根基。”
“资金根基?”阿雅若有所思,“您是指……他们的资金来源?”
“没错。”张默调出了一张复杂的全球资金流向图,“烛龙能在现实世界维持如此庞大的活动和研发,离不开海量的、隐蔽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不可能全部来自那几个离岸基金的自有资本。他们必然有更稳定、更庞大的‘输血’渠道。”
他的感知再次沉入那片信息的海洋。这一次,目标不再是某几只股票的价格波动,而是追寻着那几条被重创的烛龙资金流撤退的轨迹,以及它们与其他更大、更隐蔽的资金池之间的……“连接点”。
这比感知股价风险要困难得多。资金的流向被层层伪装,通过无数空壳公司、复杂衍生品和跨境交易进行洗白和转移,如同在迷宫中穿行。
但张默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优势——他对“平衡”与“风险”的本源感知,能够穿透那些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制造出的“噪音”,直接捕捉到资金流动时,那最本质的、因“转移”和“隐匿”行为本身而产生的、极其细微的“不自然感”和“风险溢价”。
在他的“视野”中,那几条从“前沿生物科技”等股票溃退下来的烛龙资金,如同受惊的蛇,迅速缩回了几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巢穴”——分别是一家位于卢森堡的私人银行、一个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信托计划,以及一个隐藏在区块链匿名交易网络中的数字货币池。
“胖子,阿雅,重点查这三个节点。”张默将坐标发出,“我需要知道它们的所有关联方,尤其是……它们上游的资金提供者。”
接下来的几天,胖子和阿雅投入了更高强度的信息挖掘中。猞猁也在外部利用其高端人脉,旁敲侧击地搜集着相关信息。
线索逐渐汇聚,指向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方向——一家在国际上声誉卓着、以稳健和保密性着称的欧洲百年家族办公室,“奥丁之眼”。这家办公室明面上服务于几个古老的欧洲贵族家族,投资风格极其保守低调。但胖子和猞猁交叉比对大量碎片信息后,发现“奥丁之眼”旗下几个极其隐秘的子基金,与张默锁定的那几个烛龙资金“巢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过精心设计的资金往来。
“奥丁之眼……”张默咀嚼着这个名字。烛龙竟然能将触角伸到这种级别的老牌资本之中,其渗透力和影响力,确实超乎想象。
“默哥,这有点难搞啊。”胖子挠着头,“‘奥丁之眼’这种级别的,防守太严密了,而且背景极深,我们这点小动作,恐怕连人家的皮毛都伤不到。”
“正面强攻自然不行。”张默眼神深邃,“但我们可以……让他们自己‘切断’供给。”
他再次闭上了眼睛。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感知金融市场,而是将感知的范围,扩大到了与“奥丁之眼”相关的、更广阔的信息领域——国际政治的风向、监管机构的动态、甚至是一些可能影响其核心客户利益的潜在“风险事件”。
他要寻找的,是一个能让“奥丁之眼”这样的保守资本,感到“不安”并主动进行风险规避的……“契机”。
数小时的深度感知后,张默缓缓睁眼,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找到了。
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一条看似不起眼、却可能产生深远影响的国际新闻——某资源输出国政局出现微妙动荡,其国内一个由军方背景控制的、非常重要的稀有矿产出口渠道,可能面临重新审查和洗牌。而“奥丁之眼”的某个核心客户,其家族生意,恰好与这条矿产渠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
这条新闻目前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尚未引起主流市场的广泛关注。但在张默的感知中,这件事背后蕴含的“政治风险”和“供应链风险”正在快速积聚,如同一颗正在充能的地雷。
“阿雅,将这条新闻,以及我们分析的其对相关产业链和特定家族利益的潜在影响,用最专业、最客观的语气,整理成一份简洁的‘风险提示简报’。”张默吩咐道。
“胖子,通过猞猁的渠道,确保这份简报,能在二十四小时内,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奥丁之眼’核心风险评估委员会的桌面上。来源要伪装成他们信任的、独立的第三方研究机构。”
“明白!”
“交给我!”
这是一招釜底抽薪。不需要他们自己去攻击“奥丁之眼”,只需要将一个真实存在的、且恰好能戳中其核心客户痛点的风险,精准地、适时地“提示”给对方。以“奥丁之眼”这种机构的谨慎风格,一旦意识到潜在风险,必然会迅速调整投资组合,收缩在高风险(尤其是与烛龙这种不明实体关联)领域的头寸,以保护核心客户资产安全为首要任务。
当“奥丁之眼”开始从烛龙的资金链条中抽离时,引发的连锁反应,将远比在股票市场上的一次狙击更为致命。
金融战争,往往不在于正面拼杀,而在于对信息和人心的精准把控,在于……四两拨千斤。
张默站在阴影中,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落下了又一颗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决定棋局走向的棋子。
他感知道,远方那属于烛龙的庞大阴影,似乎因为资金根基的轻微动摇,而传来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躁动”。
(第一百八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