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土坡顶的废庙,在晨光里像座破败的墓碑。黑岛联队长靠在供桌旁,左肩的枪伤还在渗血,军刀插在脚边的冻土上,刀刃映着庙外传来的枪声,泛着冷光。他的残部只剩二十余人,有的靠在墙根喘气,有的用刺刀挑着破军装包扎伤口,庙门被炸药炸塌的木梁堵着,却依旧挡不住外面八路军的喊话声。
“黑岛!缴械投降!饶你们不死!” 李云龙的声音隔着木梁传来,马刀劈在木头上,“咔嚓” 一声,震得庙里的尘土簌簌往下掉。黑岛缓缓站起,右手握住军刀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没回应,只是看向窗外 —— 装甲连的重坦正围着废庙,炮口对准庙门;骑兵连的战马在土坡下踱步,马刀在晨光里闪着亮;步兵连的战士们举着步枪,趴在交通壕里,枪口对着庙的每一个缝隙。
“联队长,咱们…… 投降吧?” 一个年轻的鬼子兵哆哆嗦嗦地说,他的腿被弹片划伤,血浸透了绑腿,“八路军说了,会善待俘虏……” 话没说完,黑岛的军刀就劈了过去,刀背打在他的肩膀上,“八嘎!大日本皇军没有投降的士兵!” 他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顽固,“今天,要么战死,要么切腹,为天皇尽忠!”
庙外的李云龙听得真切,他啐了口唾沫:“娘的!给脸不要脸!徐昊,用重坦把庙门撞开!孙德胜,你带骑兵连绕到庙后,别让一个鬼子跑了!” 徐昊立刻指挥刘根柱驾驶第一辆重坦,推土铲慢慢顶向木梁,“轰隆” 一声,木梁被撞断,庙门露出个大口子,里面的鬼子瞬间慌了,有的举起步枪,有的拔出军刀,却没一个人敢冲出来。
“冲!” 李云龙提着马刀,第一个冲进庙门,身后的步兵连战士们跟着冲进去,枪声、刀碰撞的 “叮叮当当” 声瞬间填满了废庙。黑岛挥着军刀,劈向冲在最前面的战士,却被赵刚的步枪击中右手,军刀 “当啷” 掉在地上。他看着自己流血的右手,突然笑了,笑声里满是绝望:“孙德胜呢?我要见他!”
孙德胜正好带着骑兵连冲进来,他拄着马刀,肩膀上的伤口还缠着绷带,“黑岛,你找俺干啥?想认输了?” 黑岛看着孙德胜,又看了看他身后的骑兵连旗 —— 旗角沾着泥和血,却依旧鲜艳,突然弯腰鞠了一躬:“你的骑兵连,是我见过最勇敢的军队…… 可惜,我们是敌人。”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把短刀,刀鞘上刻着 “忠君” 二字,“我不会投降,这是我的归宿。”
“住手!” 李云龙想阻止,却晚了一步 —— 黑岛已经把短刀刺进了腹部,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军裤。他捂着肚子,慢慢跪在地上,眼神却依旧盯着骑兵连旗:“告诉…… 你们的士兵…… 我黑岛…… 敬佩他们……” 话没说完,头就歪了过去,手里的短刀 “啪嗒” 掉在地上。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庙里的鬼子要么被打死,要么被俘虏,只有黑岛一个人选择了切腹。李云龙看着黑岛的尸体,皱了皱眉:“找块布把他盖了,再坏也是个军人,别让乌鸦啄了。” 他转身走出庙门,却被眼前的场景愣住了 —— 老秦带着民夫队,正蹲在冻土上,小心翼翼地收殓牺牲的战士遗体,有的用粗布擦去战士脸上的血,有的把散落的武器放在战士身边,动作轻得像怕吵醒他们。
“李团长,俺们已经收了十五具遗体,还有三个民夫……” 老秦红着眼,指着不远处的土堆,“俺们找了块向阳的地方,先把他们放在那儿,等回根据地再好好安葬。” 老陈蹲在一具遗体旁,正给遗体整理棉袄 —— 那是他儿子小顺的遗体,小顺的手里还攥着块玉米饼,是昨天老秦给的,没来得及吃。老陈用粗布擦了擦小顺脸上的泥,眼泪滴在小顺的棉袄上,很快就结成了冰:“孩子,爹带你回家,再也没人能欺负你了……”
孙德胜走到一具遗体旁,蹲下来,轻轻把骑兵连旗盖在他身上 —— 这是骑兵连的老战士王三,他的断刀还握在手里,刀身还沾着鬼子的血。“王三,你放心,鬼子被打跑了,咱们骑兵连没丢你的脸。” 孙德胜的声音沙哑,他想起王三之前说的,打完鬼子想回老家种地,现在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冻土上。
小石头抱着张叔的银镯子,走到另一具遗体旁 —— 这是张叔,他的手里还攥着给老婆子的信,信纸被血浸得发皱。小石头把银镯子放在张叔的手里,又把自己的草帽盖在张叔的脸上,草帽上还沾着芦苇荡的泥,是之前挖地道时蹭的:“张叔,俺把银镯子给你带来了,你放心,俺会把你的信带给婶子,会替你打鬼子……”
周铁柱推着轮椅过来,他的手里拿着个工具箱,里面是战士们遗落的工具 —— 有王三的断刀,有张叔的小铁锹,还有小顺的打火石。“俺们把这些东西收着,回根据地后,放在纪念馆里,让后人记得他们。” 他说着,把断刀放在工具箱里,刀身的血已经凝固,却依旧能看出之前的锋利,“这刀,还能修,以后给骑兵连的新战士用,让他们知道,以前的战士是怎么打鬼子的。”
装甲连的战士们也没闲着,刘根柱带着人清理战场,把缴获的武器堆在土坡上 —— 有三挺重机枪,两门步兵炮,还有五十多支步枪,这些武器上还沾着战士们的血,刘根柱用粗布一一擦干净:“这些武器,以后用来打更多的鬼子,替牺牲的兄弟报仇。”
徐昊走到李云龙身边,手里拿着张纸条,上面是系统刚弹出的提示:【检测到黑岛联队全歼(击毙联队长 1 名、歼敌 217 人、俘虏 32 人)、三方协同战术验证成功,解锁 “步坦骑协同清剿战术手册”,太原外围日军机动力量基本肃清,可启动太原市区反攻预案】。徐昊把纸条递给李云龙:“团长,系统提示,咱们赢了,太原外围的鬼子基本被打跑了,下一步就能攻太原了。”
李云龙接过纸条,却没看,只是看着远处的烈士遗体,声音低沉:“赢了又咋样?还是有兄弟没回来……” 他转身对赵刚说:“老赵,回去后,给牺牲的兄弟立块大碑,把他们的名字都刻上去,一个都不能少!还要把缴获的武器放在碑前,让他们看看,咱们没让他们白死!”
赵刚点了点头,他走到老秦身边,帮着收殓遗体:“老秦,辛苦你们了,这些兄弟,都是好样的,咱们得让他们走得体面。” 老秦摇了摇头:“赵政委,不辛苦,这些兄弟是为了俺们老乡死的,俺们替他们收殓,是应该的。”
太阳升到半空时,所有遗体都收殓好了,战士们和民夫们轮流抬着遗体,往根据地的方向走。孙德胜带着骑兵连,举着骑兵连旗走在最前面,军旗在风中飘展,像一团不灭的火焰;装甲连的重坦跟在后面,履带压在冻土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像是在给烈士们开路;李云龙和赵刚走在中间,时不时停下来,帮着抬遗体,他们的棉裤上沾着泥和血,却依旧挺直了腰杆。
路上,遇到了赶来的李婶和妇女会的人,她们手里拿着新做的棉袄和布鞋,给牺牲的战士换上。李婶蹲在小顺的遗体旁,给小顺穿上新棉袄,眼泪掉在棉袄上:“孩子,冷不冷?穿上新棉袄,就不冷了,婶子送你回家……” 妇女会的人也都红着眼,有的帮着整理遗体,有的给战士们递热姜汤,路上的气氛虽然悲伤,却充满了敬意。
回到根据地时,村口已经搭好了临时的灵堂,灵堂中间挂着 “英烈永垂” 的横幅,下面摆着牺牲战士的遗体,每个遗体前都放着他们的遗物 —— 王三的断刀,张叔的小铁锹,小顺的打火石,还有其他战士的步枪、手榴弹,甚至是半块玉米饼。
李云龙站在灵堂前,手里拿着马刀,对着所有战士和老乡们大喊:“兄弟们,老乡们!今天,咱们赢了,黑岛联队被全歼了,太原外围的鬼子基本被打跑了!可咱们也失去了很多好兄弟,他们为了打鬼子,为了保护俺们的家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顿了顿,声音哽咽:“俺李云龙在这里发誓,以后,只要俺还有一口气,就会继续打鬼子,把他们彻底赶出中国,让牺牲的兄弟能安心地看着俺们过上好日子!”
战士们和老乡们都跟着大喊:“打鬼子!赶鬼子!” 声音在根据地的上空回荡,久久不散。孙德胜举着骑兵连旗,走到灵堂前,把军旗放在遗体前:“兄弟们,这面旗,陪着你们打了无数场仗,现在,让它陪着你们,你们永远是骑兵连的骄傲!”
小石头走到张叔的遗体前,把张叔给的银镯子放在遗体旁,又把自己的撬棍放在旁边:“张叔,这撬棍,俺用它打了鬼子,以后,俺会用它挖更多的地道,打更多的鬼子,替你和所有牺牲的兄弟报仇!”
老陈走到小顺的遗体前,把小顺的打火石放在遗体手里:“孩子,爹把打火石给你带来了,以后,你再也不用在黑夜里摸黑了,爹会陪着你,看着俺们把鬼子赶出中国。”
夜幕降临,灵堂里点起了蜡烛,烛光映着烈士们的遗像,也映着每个人的脸。战士们和老乡们轮流守在灵堂前,有的给蜡烛添油,有的给遗体盖被子,有的轻声说着话,像是在跟烈士们聊天。
周铁柱推着轮椅,坐在灵堂旁,手里拿着王三的断刀,正在慢慢打磨。他的左腿还在疼,手心的伤口还没好,却依旧没停下:“王三,俺把你的刀磨好了,以后,这刀会继续打鬼子,替你报仇。”
李云龙和赵刚坐在灵堂前,手里拿着酒,倒在地上:“兄弟们,这酒,俺们敬你们,你们放心,俺们不会忘了你们,不会忘了你们的牺牲,更不会忘了你们的心愿!”
远处的兵工厂里,灯火通明,工匠们正在赶制新的武器 —— 有更耐用的马刀,有更结实的重坦履带,还有更精准的步枪。他们知道,这些武器,是给牺牲的烈士们造的,是给活着的战士们造的,只有造出更好的武器,才能更快地打跑鬼子,才能让烈士们安心。
夜深了,灵堂里的蜡烛还在燃烧,映着 “英烈永垂” 的横幅,也映着每个人坚定的眼神。他们知道,这场战斗虽然赢了,但抗战还没结束,还有更多的鬼子等着他们去消灭,还有更多的家园等着他们去保护。但只要他们还记得牺牲的兄弟,只要他们还保持着这份信念,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闯不过的难关,就一定能把鬼子彻底赶出中国,迎来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