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很多人上扬的快要和太阳打声招呼的嘴角在刹那间滑落了。
“......”
不同的时间段,但应该是同样的无语。
蟹蟹你,让我们不忘初心。
【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清官的代名词,
更是百姓心里面,维护公平正义的青天大老爷。】
【包青天的名字,即便是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依然为人称颂。】
【可真实的包拯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大宋,宋仁宗时期,
左右的视线将本次被盘点的主人公包围起来,
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开心的,有调侃的,
当然,咱们的仁宗陛下自然是后者。
相熟的人轻声与包拯交谈,握拳捶了捶肩头,
“兄弟,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我呦~”
“得了吧,”
另一位开口,嘴里满满的嫌弃,
“王兄,你怎么还是如此地清新脱俗,
不说其他,就算没有天幕,包拯这样的人才还会不发达?”
话音刚落,还颇为神秘地朝着包拯勾了勾手指。
这让原来还有些讶异的包拯放松了,
还说呢,这可是他的朋友很活泼的了,
“那个,我都替你说话,要不你给个大红包吧?”
“?”
包拯沉默。
有时候,沉默是一种无声的拒绝。
却见那人更加兴奋了,
“红包既然不肯,要不就你写首诗送我吧,纸墨不费什么钱的。
我不挑的,就《赠敏怀》怎么样?”
包拯:......合计在这等着我呢。
【他并非影视剧演的那样断案如神,
但在历史上,绝对是位奇迹般的人物。】
【虽然一生得罪过的公卿大臣,可以称得上是不计其数,
却能以非常的智慧,在复杂的官场之中游刃有余,
其升官速度更是秒杀历史上的众多官员。】
【那么真实的包拯到底如何呢?
他究竟有何本领,能被传诵千年之久?】
“对啊,真实的包拯究竟如何呢?”
宋仁宗含笑的眼神投过来时,包拯头都大了。
“陛下,求放过!!”
【人们对于包青天包拯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小说和影视作品。】
【断案如神是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
【然而历史中真实的包拯,在断案方面并不出众,
包括所谓的铡.刀在当时也并不存在,
且真正诞生的时间是在元朝。】
【那么,既然包拯没了神探的称号,
他的人生是否还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精彩?
其实,他的厉害之处,已经远远超过了后世广为人知的文学形象。】
【剧中的包拯两袖清风,生活十分俭朴,
真实的历史也确实这样。】
【但是俭朴并不代表很穷,
他在开封任职的时候,光一年的收入就能拿到两万贯,
这在当时的江浙地区,可以购买起一万亩良田。】
【而且他在之后,还担任了枢密院副使,
一个集合了军政大权的职位。】
【所以他在这时的俸禄应该更多。
而让人们敬佩的是,包拯在俭朴生活的同时,
经常拿着自己的俸禄周济别人,
而且一生之中从未增添过任何妾室。】
“爱卿啊,”
宋仁宗欣赏的目光,都快从眼中跃了出来,
“做的不错,那什么......”
包拯微微勾唇笑着,仿佛完全没有发现,方才竟然打断了陛下说话。
好在仁宗完全不介意。
“爱卿啊,你之前答应给朕写的文章,什么时候可以完工?”
“陛下,臣......”
“五日之后吧,这是命令。”
“......是。”
就逮着我一人薅啊!
【包拯在年轻的时候,曾与另外一位学子因为才华出众,名声满城。
得到了一位富绅的欣赏,并且多次受邀赴宴交谈。】
【另外一位学子,为此感到盛情难却,
认为不该驳了人家的好意。】
【但是包拯却非常严肃的说道,
“我们将来很可能在当地做官,
如果接受了别人的宴请,那做官之后就难免出现袒护行为。”】
【在这段故事里,让人感觉包拯的处事非常死板,
在复杂的官场之中恐怕很难生存,】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位矛盾的人物,成为了历史之中奇迹一般的存在。】
【明朝的海瑞,可谓是清官的代表人物,】
【为官期间遭遇了各种官场的险恶,不是被贬就是遭受牢狱之灾。
最后能够得到善终已经实属不易。】
【而包拯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很复杂,
并且弹劾过很多重要级人物,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宰相大臣,
哪怕是皇亲国戚,他也照样弹劾不误。】
【为此还曾有过这样的流传,
“不能通融原则问题的只有阎王和包拯。”】
【可是让人感到惊讶的是,
得罪过很多大人物的包拯不仅在职业生涯期间,从未经历过如海瑞般的待遇,】
大明,海瑞:???开了?!!
谁能来告诉他,包拯是怎么做到的?!
在定下决心的那一刻起,海瑞就清楚地明白,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和普通官员完全不一样的路。
是人就会有欲望,是人就会有立场。
他的立场和别人是对立的,可包拯不是这样的情况吗?
为何他就能全身而退?
海瑞实在太好奇了。
【相反,包拯升官的速度更是犹如火箭之快。
居然能在27年的为官时间里,连升26级。】
【这样的速度,绝对可以秒杀大批的历朝官员。】
【在北宋的宋仁宗年间,
朝廷之中分为改革和保守两派。】
【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如日中天,
包拯是范仲淹的学生,但在官途方面,他也得到过保守派的支持。】
【所以,任何一方都认为,包拯是属于自己的队列。】
【当时的改革派,正在大力推进庆历新政。
结果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包拯竟然上呈一道奏书,
直接指出:庆历新政,虽然对整肃官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