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说选一两个,文鸳便给他挑了两个送到养心殿,皇帝甚是满意,选了其中一个,是倚梅园的宫女余莺儿,封了余官女子,住进储秀宫西偏殿,另一个就留在养心殿当御前宫女。
雍正五年春,大朝会,大学士张廷玉出列,
“启禀圣上,臣有本启奏。后位空悬,致使宫中多有争端,常有嫔妃意外身亡,由此可见,后宫不可长期无主。为皇嗣安危计,臣提议,可重新选一位贤良淑德的名门闺秀立为皇后。”
高坐金銮殿龙椅上的皇帝神色威严,语气中满是赞许,
“嗯,张爱卿所言在理,后宫长久无人领导,的确不妥。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呀?”
群臣一听他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顿时皆跪地高呼,
“臣附议。”
不过皇帝仍未达到目的,
“才选秀结束没多久,朕不想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众位爱卿可有想法?”
张廷玉继续发言,
“回皇上,不如从上次参加过殿选,但归家后尚未婚配的女子中再重新选择,亦或是从入选的四位小主中选择。”
鄂尔泰反驳,
“都落选了,还重选,简直荒谬。既然在后宫中选,为何其他娘娘小主不选,新人入宫,寸功未立,家世又不突出,凭何成为统率后宫之人?”
张廷玉说这些,就是为了让其他朝臣引出从后宫中挑选,他装作被说服,
“那便从宫里现有的娘娘中挑选一位德才兼备之人,当然最终如何还需圣上定夺。”
说完一拱手,走回自己的位置。
上首的皇帝终于听到了想听的,
“锦贵妃这几年管理宫务一丝不苟,照顾皇嗣,关心嫔妃,举办选秀井井有条,身份家世,容貌品德,子嗣能力,都足以担任中宫。”
众位大臣瞬间明白皇帝让张廷玉搞这一出的意思,纷纷做了明智的选择,
“皇上圣明。”
皇帝这才给了一个笑脸,
“哈哈哈,甚好。钦天监择最近的吉日,礼部准备,怡亲王和鄂尔泰为正副册封史,举办封后大典。”
“臣等遵旨。”
高无庸见无事,及时宣布,
“退朝。”
下朝后,皇帝连朝服都没来得及换,火急火燎的催着抬龙辇的小太监,
“去承乾宫,腿脚快点!”
在皇帝的催促下,一行人很快到达了承乾宫,皇帝从龙辇上下来,大跨步走进承乾宫正殿,瓜尔佳文鸳在用茶点。
“鸳儿,朕今日在大朝会上,同百官说要册封你为皇后,无人反对,你果真是臣民心之所向。”
文鸳被这消息砸的有些懵,一时间没有反应,手上的糕点无知觉的掉落在桌上,皇帝看着她呆呆的,再次出声,
“怎么,高兴傻了呀,哈哈哈!”
文鸳这才跪下,
“臣妾刚才太过惊讶,臣妾谢皇上隆恩。”
皇帝扶起她,
“朕让怡亲王和鄂尔泰分别为正副册封史,礼部尚书及其余官员随行,你阿玛亦在其列。”
文鸳眼中含泪,满脸感动,扑到皇帝怀里,她声音哽咽,
“皇上,您对臣妾真好!臣妾无以为报,一定会尽心打理后宫,让您不为后宫之事烦忧。”
一滴泪落在皇帝手背上,明明没有那么烫,他却觉得灼人心魄。
文鸳微微仰头,皇帝看着眼前美人,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半凝羊脂,粉面比花娇。
此刻,什么算计与平衡,全然忘却,他心中充满怜惜,爱意疯长。
皇帝做这些,一是希望后宫安定,二便是为了听她亲口表明心迹。
他总还惦记着之前在圆明园观鱼时,文鸳的未尽之言。
可没想到,她依旧这样,
“朕不信,你只有这些对朕说。”
皇帝左手把文鸳搂在怀中,另一只手捏着锦帕小心的替她拭去泪水。
文鸳平复好心绪,抬眼与他对视,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一直相互猜疑的两个人,自然不是所谓的恩爱夫妻,因而这是一句空话。
皇帝不知她在嘲讽,闻听此言,紧紧抱住她,把她的头按在心口,不让文鸳看到他眼里隐隐有泪光闪烁。
纯元世兰已逝,他更要珍惜天长日久陪在身边的鸳儿。
室内一片寂静,唯有皇帝单方面认为的温情脉脉。
二月十八,天晴日暖。
承乾宫寝殿内,瓜尔佳文鸳身着明黄色皇后吉服,上绣九尾彩凤、祥云牡丹,景泰和寒枝给她穿好领披,挂朝珠,头戴金凤朝冠,常年身居高位的气势展露无遗。
景泰感叹,
“娘娘,这身吉服衬得您威严典雅,一身气势震得奴婢都不敢大声说话了。”
文鸳多年夙愿已成一半,此刻脸上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走吧,去太和殿,皇上还在那等着呢。”
金銮殿门口,汉白玉台阶下的广场上,站在前面的是后宫所有嫔妃,嫔妃后面是外命妇,最后面则是整齐排列的文武百官。
瓜尔佳文鸳沿着台阶直上丹陛,鄂尔泰持节,礼官捧着金册金宝,皇帝站在最前方。怡亲王打开册封圣旨,所有人跪地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仰承嘉运,嗣守鸿基。
思厚人伦,聿崇王化。眷惟中壶,实有旧章。
宜得淑贤,佐于忧勤。爰敷明命,诞告外庭。
贵妃瓜尔佳氏,毓粹高门,钟英甲族。
载挺闲和之质,茂昭婉嫕之风。
览图史之格言,早扬惠问;躬组紃之懿绩,实显令猷。
自升冠于内廷,颇贸更于岁月,肃潍之美,表率于六宫;敦睦之仁,协和于九族。
事遵彤管,兆叶玉衣。邦教聿隆,嫔则攸着。
长秋虚位,宰府上言。援据古今,契予褒择。
可立为皇后,钦哉!
文鸳接过圣旨,放在一旁的托盘上,而后对着皇帝,行六肃三跪三拜礼,
“臣妾瓜尔佳氏,受恩于陛下,令主中宫,必虔恭中馈,作范仪于四海,臣妾谢陛下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走到她身边,伸出双臂扶起她,拉着她的手,与她相视而笑,高无庸适时高呼,
“拜。”
除帝后二人外,所有人跪地叩首,口中拜道,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