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武二年(4066年)八月初一,鄂国公常遇春的灵柩运到龙江,皇帝亲自祭奠,写文章来祭奠他说:“自从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朕在临濠起兵,驻军在和阳。乙未年(4052年)的春天,你来投靠我,与我一同渡过大江,首先攻克采石,接着夺取太平、建康,江东的土地,依次被平定。从这以后,战马的汗水还没有干,铠甲还没有解下,(我军)向南攻破三衢,向西围困金斗,于是和伪汉(政权)在鄱阳、九江之上激战,射死伪政权的君主陈友谅,攻打围困武昌,使他的儿子陈理投降,湖湘地区全部被平定,向南夺取赣城,安抚南雄、南安,向北平定襄阳,回师淮东,从泰州到徐州,全部占领这些地方。向东平定了浙江东部和西部,攻破了苏州,捆绑吴王张士诚后归来。长淮的东西两岸,大江南北各地,(他的)功绩非常显着啊。丁未年(4064年)冬天,我让你辅佐大将军向北征讨中原,首先拿下齐、鲁,接着攻取河洛,不久平定幽、赵、晋、冀,长驱直入进入关中,安抚平定秦、陇,战胜攻取,没有谁能抵挡你的锋芒。近来因为北平有紧急情况,于是和偏将军又再次向北进军,辗转征战于永平、大宁,到达开平,全部都予以平定。中原各国的疆土。自古以来,被视为正统的君主,很少有十全十美的。现在朕拥有了整个中原,你的功劳很大呀。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没有能比得上他的。天下刚刚统一,我正要评定功劳实行赏赐,(与大家)共享太平,稍微符合酬报功臣的心意。为什么还没有完成,就突然去世了呢?为什么在柳河川,失去了我们的长城?如今将军南归,没有机会见到,我的哀痛痛彻心扉,又能和谁说呢?将军在世的时候,朕实在是依靠您;将军去世后,朕还能和谁一起谋划呢?不过是面对着秋风而生发感慨,想起他的音容笑貌罢了。灵车到达时,朕亲自祭奠,朕对你的思念之情,言语岂能表达。”祭祀完毕,(他)悲痛地大哭着返回。命令在钟山草堂的原址选择地方,营建坟墓、建造祠堂。

甲子日,原元朝的总制贺宗哲率领军队攻打凤翔。

高丽国王王颛派遣他的礼部尚书洪尚载等人进奉表章祝贺皇帝即位,请求赐予封爵,并且进献地方特产,(对)皇后和皇太子都有礼物进献,皇帝赏赐洪尚载以下的人数量不等的罗绮。

乙丑日。骠骑卫跟随出征投降的将领宁文明,暗中派人将军中机密之事报告给贺宗哲,被巡逻骑兵抓获,(朱元璋)将他和宁文明一起斩首。

大将军徐达调顺德守御平章韩政率兵奔赴庆阳,让温汉臣暂代原州同知一职。温汉臣,原来是原州归附的官员。不久后判官刘伯温听说此事,从宁夏前来归附,徐达命令刘伯温仍然去担任原州判官,不久又派指挥刘广、铁甲冯等守卫原州。

明升派来的使者返回,皇帝赐玺书答复明升说:“朕遍观古代据有蜀地的人,如公孙述、刘备、李特、王建、孟知祥等,都能趁机进取,而善于防守之道却未听说过。现在您监管这里,一定要谋划用来好好防守的办法才可以啊。我连年出兵打仗,所到之处都能战胜敌人取得胜利,这都是各位将领服从命令,所以才能取得成功。您远道而来,向我赠送礼物,更可见您的深情厚谊。趁着使者回去,姑且以此作为回复。”

丙寅日,庆阳的小元帅投降。当初,小元帅和张良臣一起守卫庆阳,等到朝廷军队围攻日益急迫的时候,小元帅想要投降,被张良臣囚禁。到了这个时候,城中投降的人,趁夜劫持小元帅出城,来到大将军营中。徐达接受了投降,命令军队中不得虐待投降的人。

元兵攻打大同,平章李文忠等人率领军队打败了他们,擒获了元军将领脱列伯。当时庆阳还没有被攻下,皇上诏令李文忠从北平前往,会合军队攻打庆阳。大军到达太原,听说大同遭受敌军攻击,李文忠回头对左丞赵庸等人说:“我和你们接受命令前来,在外统兵之事,如果有对国家有利的情况,独自做决定也是可以的。如今大同情况十分紧急,如果等候朝廷的指示,难道不会失去战机吗?”众人都答应了,于是从代郡出发,经过雁门,到达马邑。敌人的数千名游动骑兵突然到达,突然遇到了我军,双方交战,我军打败了敌人,俘虏了他们的平章刘帖木。军队前进到白杨门时,当时天下着雪,李文忠怀疑有埋伏,于是亲自带领几个骑兵进山查看,先头部队已经扎营,距离敌军五十里。文忠到达后,立即命令将五里营迁移到馒头山。这里道路被水阻隔,他先派人从小路到达大同,让大同城中的守军知道此事。元将脱列伯率领精锐部队前来进攻,李文忠命令将士们喂好战马,吃饱肚子,然后紧闭营门,不出战。先派两个营去引诱敌军,从寅时到辰时,前营的战报来了很多次,李文忠都没有行动。不久,估计敌军饥饿疲惫,于是把军队分成左右两翼,自己担任前锋,奋勇出击,大败敌军,活捉了脱列伯,收降敌军一万多人,缴获的马匹和军用物资不计其数。将脱列伯绑缚到军营门口,李文忠命令解开他的绳索,和他一起吃饭,然后进军东胜州,到达莽哥仓后返回。在此之前,元朝君主向北逃窜,屯驻在盖里泊,命令脱列伯、孔兴率领重兵攻打大同,想要图谋恢复。到这时,脱列伯被擒获,孔兴逃到绥德,他的部将将他斩首后投降。元朝君主知道大势已去,不再向南进军了。

丁卯日,派官员到先师庙和孔子庙举行释奠礼。大将军徐达命令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率领军队驻扎在灵台。

李茂所率领的一千骑兵叛逃到贺宗哲那里,李茂独自逃了回来,回到大将军的营帐。

戊辰日,祭祀太社、太稷。

己巳日。皇上命令吏部制定内侍各部门的官职制度,(皇上)告诉(他们)说:“朕看《周礼》所记载的(内侍人数),不到一百人,后代(内侍人数)甚至超过数千人,最终成为大的祸患。现在虽然不能恢复古代的制度,也应当制定防微杜渐的计策。在古代,这些人所负责的事务,仅仅局限于酒浆(掌管酒的酿造等事务)、醯醢(掌管醋、肉酱等事务)、司服(掌管王的吉凶衣服)、守祧(掌管宗庙祭祀等事务)这几件事,如今我(皇帝自称)也不过是用他们来供差遣使唤,并没有其他特殊的任命。可以斟酌其中合适的做法,不要让(其数量等)过多。”又曾经对侍臣说:“这些人从古至今,寻求他们之中善良的人,一千个人中也找不出一两个。如果把他们当作自己的耳目,那么耳目就被蒙蔽了;如果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心腹,那么心腹就生病了。驾驭他们的办法,只是经常告诫他们,使他们畏惧国法,不能让他们有立功的想法。有功劳就会骄傲放纵,畏惧法律就会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就不敢去做坏事了。”于是设置内使监,设奉御六十人,尚宝一人,尚冠七人,尚衣十人,尚佩九人,尚药七人,纪事二人,执膳四人,司脯二人,司香四人,太庙司香四人,涓洁二人。设置尚酒、尚醋、尚面、尚染四个局,每个局设置正职一人,副职二人。设置御马司、御用司,每个司设置正职一人,副职二人。内府库设置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内仓监设置长官令一人,副官丞二人。等到设置东宫典玺、典翰、典膳、典服、典药、典乘、兵六局时,每局设局郎一人,丞一人。又设置了门官: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奉天门、左右顺门、左右红门、皇宫门、坤宁门、宫左门、宫右门,各设置门正一人,副一人。东宫的门官,在春和门、东宫后门、宫左门、宫右门,分别设置门正一人,副门正一人。

庚午日,礼部尚书崔亮、太常少卿陈昧等人进言说:“按照旧有的制度,在朝贺的礼仪中,赞礼官在喊完三次舞蹈之后,又三次高喊山呼,这时群臣双手抱拳举到额头,与乐工、军校一同齐声高呼三次万岁。近来把山呼改拟为赞呼,百官响应说:‘上天辅佐有德行(的君主),说四海之内都安宁,说圣上身体万福。’臣等私下认为,朝廷殿堂上的礼仪,应达到尊严的程度,在赞唱呼喊的时候,最好能整齐划一。现在百官三次呼应万岁的声音,喧闹杂乱不整齐,实在是有失礼仪。况且三呼万岁的旧例已经沿袭很久了,非常严肃,应该保留原来的制度。”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癸酉日,大将军徐达率领曲子站原来元朝的人前来投降。佥院李荣代理环州知州,贾宽代理环州判官。

《元史》修成后,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等人恭敬地捧着奏表进献。表中说:把一个朝代的事迹记录成书,这种修史的方法是从司马迁、班固那里沿袭下来的,考察前代帝王的制度法则,周朝就是以夏、殷两朝作为借鉴的。大概是因为过往的兴衰,用作将来的法则和警戒。元朝建国,本在北方沙漠,凭借武力逞强,历经十代才统一部落,逐水草而居,在一隅称雄。等到成吉思汗时期,在斡难河之上聚集众人,才正式确定了称号,开始制定法令条文。他们不仅从近处进攻乃蛮部,还从远处进攻回纥。渡过黄河去攻打西夏,跨越居庸关去窥探中原。太宗继位后,金国成为废墟,世祖继位后,南宋终于灭亡。建立纲领,陈述法纪,用华夏的制度改变蛮夷的旧俗,施展宏大长远的规划,成就统一天下的基业。到了成就仁德的君主,被称为想要实现天下大治的君主。只是遵循祖先的遗训,考虑留给子孙良谋。从这以后,也被称为太平盛世。“丰亨豫大”之类的说法,在天历年间(开始)倡导;(国家)分崩离析、人心离散奔逃的灾祸,逐渐在至正年间形成。只是沉溺于小的娱乐之事,渐渐忘记了深远的谋划。在外有权臣奸臣蒙蔽圣听,在内有奸佞小人蛊惑人心,周朝的纲纪很快就崩溃了。汉朝的纲纪实在是因为疏漏而败坏,由此群雄纷争,九州分裂,四海风波沸腾,天下最终归属于真正的君主。敬思皇帝陛下,秉承上天的旨意,救济世间、安定百姓,建立流传万世的宏大基业,继承历代帝王的正统地位。太阳出来后小火把就会熄灭,全天下都充满了光辉;雷声响起后其他声音就会消失,宏大的声音才能传播开来。想到兴盛和衰败的缘由,于是推行忠厚的仁德。众人都说国家实际灭亡了,名号也会随之灭亡,只有说国家可以灭亡,但历史不能灭亡。特意下诏征求隐士,想要寻求公正的议论。文辞不要写得过于艰深,所写事迹一定要明白易懂。如果善恶的事迹都清楚明白地展现在眼前,那么劝勉和惩戒就能有益于世人了。这些都是皇帝的殷切叮嘱,足见皇上的胸怀宽广。于是命令我宋濂等人协同恭敬地进行刊正删改,臣尧宽等人分别按照门类进行修纂。上起太祖,下至宁宗,依据十三朝实录的文字内容,写成一百多卷大体完备的史书。如果是自元统(元顺帝年号)之后的(历史),那么有关这一时期的书籍文献已经没有留存,(朝廷)已经派遣使者广泛搜求,等到(搜求到相关资料后)续编完成再呈送上来。惭愧自己才学见识有限,不能符合(史家要求的)才、学、识这三项长处;加上记述不够周全,完全没有一点补益。臣李善长忝居宰辅之位,有幸看到这部书的完成。确信的就记录下来,可疑的就存疑,仅仅记录一些年代而已;该记的就记下来,该删的就删去,我怎敢对《春秋》加以褒贬呢?希望您在晚上休息的时候能够阅读,希望能够作为千秋万代的借鉴。他撰写的《元史》本纪三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列传六十三卷,一共一百五十九卷。恭敬地抄写并装订成一百二十册,随同奏表进献。皇帝看了之后,下旨抄写并刊行。赏赐汪克宽等十六人,每人三十二两白金,四匹文绮帛,总裁官宋濂等人的赏赐加倍。

甲戌日。皇帝派遣都督佥事吴祯带着诏书去告诉大将军徐达说:“如果攻克了庆阳,应当让右副将军、都督同知冯宗异掌管总兵印,统领军队驻扎在庆阳,节制各镇兵马。粮食和军饷不够了,就按照之前的规定筹备,不要导致伤害百姓。巩昌、临洮、兰州等地的各军依旧像原来一样镇守(当地),兵力不足的军队(官府)要给他们补充兵力。如果黄河中游地区四周已经安宁,就把都督同知康茂才所率领的士兵分成三部分,康茂才率领其中的两部分前往山西镇守,凡是太原各个城池,都听从他的指挥调度,另一部分增加防守陕西的力量。关键在于处理得恰当合适,然后大将军徐达、偏将军李文忠回京城,确定商议功劳赏赐之事。等到我和大将军安葬鄂国公完毕的时候,大将军应当再前往那里,制定防守边疆的策略。戍守的各位将领的诰命都要颁发到他们家中,可以传达朕的旨意。都督佥事吴祯,就命令他与族人分开驻守在庆阳,平章李伯升与都督佥事耿炳文一起守卫陕西。

乙亥日,倭人入侵淮安,镇抚吴佑等人在天麻山击败了他们,擒获了五十七人。这件事被朝廷知道后,朝廷分别赏赐给吴佑等人数量不等的绮帛。

丙子日,派遣符宝郎契斯带着诏书和金印、诰文前往高丽,封王颛为国王。诏书说:自从元朝失去统治能力,中华与夷狄之间争战不息,如同群星罗列。至于擅自占据土地,使政教风化各异,这与瓜分(国土)有什么区别;虐待百姓,独掌生杀大权,与五代(的混乱割据局面)没有不同。像这样的情况,将近有二十年了。治理之道在于人的思考谋划,眷顾之情从天而降。我本是平民百姓,登上中国的君主之位,安抚八方极远之地的各个少数民族,使彼此之间各自相安无事,他们不在边境肆意侵犯,我也未曾轻易发动战争。你们高丽天生位于东方夷族,地势险要遥远,朕原本没打算管你们,没想到你们却自己挑起事端,如今让你们各自安居乐业,你们为什么多次请求归附,而且言辞越来越坚定?各位大臣都说,应当接受他的请求。因此对(他们)同等看待,不区别对待(将其视为)化外之人,允许他们恭敬诚恳(地请求),命令(他们)承袭以前的爵位,礼仪依照本来的习俗,法令遵循旧有的典章。唉!让华夏与四夷都得以安定,必定会被上天清楚地看到。既然已经听从了我的命令,就不要再挑起事端。

所以发布这道诏书告知(你们),想来应该都知道了。

皇帝诏令说:“朕咨询高丽国王。

王颛世代守卫朝鲜,继承前代君王的美好事业,恭敬地尊奉华夏(中国),是东方土地上着名的藩属国。

当四方都被平定以后,曾专门派使者前去朝贡,献上了表章和贡品,都竭尽了忠诚。

这是因为平时学习到了文风,所以才能够努力做好臣子的职责。

确实应该嘉奖推崇,因此予以表彰尊崇。

现在我派遣使者携带印章,依旧封你为高丽国王,礼仪制度和服饰用品,允许你依照本国习俗。

唉!

保护百姓与社稷从而开始受封,恭敬地遵循典章礼仪;将封爵传于子孙万代,成为镇守边疆的诸侯。

您服膺训诫的言辞,一定会更加平安幸福。

仍然赐给王颛一本大统历,十匹锦绣绒绮,又赐给他的母亲妃金绮纱罗各四匹,并且赐给他的相国申肫、侍中李春富、李仁人十二匹有花纹的丝织品纱罗。

戊寅日,大将军徐达统领各路军队攻打庆阳,在这个时候,将士们争着在城墙下挖洞(进攻),城中(守敌)极力防御抵抗,但是逃跑出来归附(徐达军队)的人很多。

庚辰日,都督佥事陈德将所俘获的张思道部将右丞王让等八人送到大将军营。

当时张思道因为庆阳被围攻的时间太久,知道他的弟弟张良臣无法支撑,于是派王让等人从宁夏拿着他的金腰带和所穿的白色衣服给张良臣作为信物,并且说王保保已经前往永昌,让他献城投降。

走到环州时,被陈德擒获。

天空发出鸣响。

辛巳日,礼部尚书崔亮上奏说:“按照《周礼》中太宰的记载:祭祀五帝时,要负责百官的誓戒。

伟大的神灵享用先王(祭品)也是这样。

唐朝的制度规定,凡是大型的祭祀活动,参与祭祀的人员都要提前七天到尚书省进行斋戒。太尉宣誓说:‘某月某日祭祀某神只,各位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不共同办好这件事,国家有既定的刑罚(来惩处)。’

宋朝南郊祭祀的礼仪制度规定:在祭祀前七天,(朝廷)命令太尉在尚书省向百官宣告誓言说:今年的某月某日,皇帝要到南郊祭祀天地,(大家)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不恭敬地对待这件事,国家有规定的刑罚(来惩处)。

元朝的制度规定:祭祀前五日,百官在中书省接受誓戒。

现在拟定在大型祭祀的前七天,陪同祭祀的官员到中书省接受誓戒,誓戒词说:‘皇帝将在某处举行祭祀之事,众官员都要听受誓戒,各自发扬(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国家有既定的刑罚。’

皇帝同意了。

贺宗哲、右丞葛彬到大将军处投降。

盐池馆的巡逻骑兵抓获了王保保部下的知院都事等人,将他们押送到大将军的营帐。

壬午日,提拔给事中安统担任兵部尚书。

癸未日,攻克了庆阳。当初,张良臣再次反叛的时候,自认为他的城池高大险峻而且城中有井水和泉水可以依靠来防守,他的士兵又精良强悍,他收养的七个儿子都善于作战,军队中流传着这样的话:‘不怕金牌张,只怕七条??。’

又倚仗他的兄长张思道和王保保作为声援力量,贺宗哲、韩扎儿等人作为辅佐之人,姚晖、葛八这类人作为帮凶,所以想要据险坚守来谋求大的功绩。

等到朝廷军队在城下安营扎寨围困城池,张良臣不能得逞,多次出城交战又没有胜利,又派人前往宁夏求援,都被抓获。

城中与城外音信不通,而且粮食匮乏,甚至要煮人肉汁,把泥土搓成丸子咽下去。

平章政事姚晖、熊姓左丞相、胡姓知院、葛八等人知道事情无法成功,争相献门投降,迎接军队(进入)。

徐达率领军队从北门进入,良臣父子都跳入井中。

徐达命令指挥朱杲将张良臣父子押出斩首,又派指挥陆成到京城去报告胜利的消息。

第二天,诛杀良臣的党羽柴知院等二百多人,收缴他们的小平章等银印,让都督佥事陈德守卫(此地)。

贺宗哲逃跑了。

在此之前,宗哲攻打凤翔,指挥金兴旺、知府周焕等坚守城池,飞箭、滚石同时从城上落下,敌兵不敢靠近,于是宗哲用荆条做成龟笆,五个人背着它,从城西北开始攻城,攻击凤凰觜,城上扔下火把将其烧毁,敌兵又用铁钩将龟笆钩走,城上又用巨石将其砸毁,但是敌兵仍然不停攻城。

兴旺与周焕等商量说:‘敌军这样急攻,是认为我们的援兵来不了,一定不敢出战。

如果出其不意,出兵攻打他们,可以挫败他们的锐气。

于是分兵从西北两座城门出击,奋勇攻击敌军,又从城墙上用绳子放下士兵与敌军搏斗作战,敌军渐渐后退,不久,敌军收兵撤退离去。

众人想要追击他们,百户王辂说:‘他们没有战败就撤退,一定是在埋伏兵力引诱我们。’

于是聚集士兵,派遣骑兵前去侦察,到达五里坡,埋伏果然发动了。

不久敌军又返回,攻城更加急迫。

众人看到敌军的势力强盛,想从北门击鼓前进,奔赴长安。

金兴旺和王辂呵斥他们说:‘生死应当与城池共存亡,以此来报答国家,怎么能离开呢!’

大家这才停止了议论。

王辂先前接受皇上的命令,前往临洮收编李思齐的投降士兵,返回京城时,遭遇战乱,于是率领这些士兵进入城中,和金兴旺一起努力防守。

金兴旺因为王辂所率领的都是新归附的士兵,担心他们发生变故,就哄骗大家说:‘王百户的军队刚来,应该犒劳他们一下。’

于是收集城中的牛和牲畜,又用布袋装着草,假装是给士兵和马匹准备的饲料。

王辂的部众都认为他说得对,于是一起防守得更加尽力了。

宗哲攻打城池一共十五天,有时挖掘地道,有时突然攻到瓮城,城中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防御,敌军无法攻入。

至此听说庆阳已经被攻下,于是退兵离开了。

事情传开以后,皇上派使者犒劳金兴旺等人,赏赐他们每人一百两白金。

右副将军冯宗异从驿马关派人将贺宗哲麾下的降将崔知院等二十七人、马二十四匹送到大将军营。

任命商暠为广西行省参政,周添祥为广东行省参政,韩原为福建行省参政,梁子忠为尚宝司卿,陈子琳为刑部侍郎。

甲申日。皇帝认为每年祭祀天地、社稷、岳镇、海渎、灵星诸神,都要设置神坛,祭祀有固定的日期。

然而在祭祀的那一天,有时候会被风雨刮倒,而人们上上下下出入行礼的时候,执事的人们身上的衣服都被沾湿了,不但不方便行礼,而且对神灵也是一种亵渎。

于是指示礼官考察探求前代(的做法),(发现)有在祭坛上建造殿屋来遮蔽风雨,(这样做)对举行祭祀之事比较方便的情况。

到了这时,礼部尚书崔亮上奏说:“考察宋朝祥符九年的议论,在南郊坛祭祀昊天上帝,如果遇到雨雪天气,就到大尉斋厅望祭。

《元经世大典》记载,在社稷坛矮墙之外墙里面,北墙之下,也曾建造房屋七间,向南对着两个坛(太社坛、太稷坛),用来防备风雨,叫做望祀堂。

请按照这种规制,在圜丘、方丘坛的南面都建造九间殿宇,在社稷坛的北面建造七间殿宇,作为遥望祭祀(天地、社稷等)的场所,遇到风雨天气就在这里遥望祭祀。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崔亮又上奏说:‘灵星、寿星、司中、司命、司民、司禄这些神灵,就是《周礼》中所说的对幽暗、阴冷之神的祭祀。’

汉朝曾经修建灵星祠来祭祀它。

然而祭祀星辰,之所以在坛上进行而不在屋里,是因为要与天地风雨霜露之气相通。

在屋内祭祀,似乎不合礼法,所以唐朝、宋朝不用这种方式。

然而各个祭坛既然都建成殿屋的形式,那么灵星诸祠也建成殿屋,进行望祀比较方便。

皇上说:‘风雨、星辰的神灵,它们的气息四处流通,它们的神灵无处不在。’

况且祭坛有房屋,是为了安置神灵,遮蔽风雨,方便举行祭祀,为什么不可以呢?

灵星诸神,其祭祀标准依照汉朝制度,在城南建造坛屋来进行祭祀。

崔亮又上奏说:‘太常寺建议在圣寿日祭祀寿星,同一天祭祀司中、司命、司民、司禄,表明与百姓共同接受福祉。’

八月十五日祭祀灵星,都派官员举行礼仪,形成固定的制度。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丁亥日。礼部上奏说:按照《礼记·郊特牲》的记载:‘郊祭的时候,使用陶匏、瓦器(作为祭器),是因为崇尚质朴的缘故。’

《周礼·笾人》记载:‘凡是祭祀,都要准备簠簋中的食物。’

疏上说:‘外祀用瓦簋。’

现在祭祀使用瓷器,已经符合古人的意旨。

只是盘盂这类器具,和古代的簠簋、登、豆的形制不同。

现在准备祭祀所用的礼器都用瓷器,样式都仿照古代的簠、簋、豆、登,只是(器具的)边缘用竹子(来装饰)。

皇帝下诏书批准了。

赐给国子监的学生冬衣。

大将军徐达的军队驻扎在驿马关。

戊子日,监察御史睢稼进言说:‘《周官》中有在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悬挂法令条文的记载,《礼经》记载着乡饮酒礼时宣读法令的说法,这些都是引导民众遵守礼法从而远离刑罚的举措。’

现在新的律法颁布于天下,乡村中一些见识浅薄的百姓,还有不明白律法内容的。

应该效仿古人每月初一宣读法律的制度,命令知府、知州、知县,每逢月初与乡间的老人、少年会面,让儒生宣读法律,解析其中的含义,让他们通晓法律,那么人们就都知道敬畏法律,犯罪的人就会减少了。

皇帝说:“用法令来威胁人民,不如用诚心来感化人民,使他们厚道讲信用,勉励他们廉洁知耻,这才是教化人民的根本。”

所以羞耻憎恶的心产生了,那么偏邪不正的私欲就会被遏止;外在防范的法令严密了,那么苟且求免(刑罚)的行为就会兴起。

你说研读法律固然可以禁止民众做坏事,如果说要让民众不犯罪,关键应当深入探究其根本。

命令赏赐征讨陕西、北平后归来的将士每人两匹文绮。

命令江西行省平章陆仲亨掌管大都督府事务。

设置海南卫,让指挥佥事孙安驻守在这里。

己丑日,大将军徐达的军队到达原州,右副将军冯宗异、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都带兵与他会合。

庚寅日,礼部尚书崔亮上奏说:‘《周官》记载天子的五祀,分别是门神、户神,因为这是人进出的地方;中溜神,因为这是人居住的地方;灶神、井神,因为这是人赖以生存的地方。’

所以杜佑说:‘天子、诸侯一定会祭祀五种神灵,是为了报答他们的恩德。’

现在打算依照《周礼》中五祀只在年终腊祭时,在宗庙门外统一祭祀。

群臣当中四品以上官员祭祀中溜、门、灶三位神灵,五品以下官员祭祀门、灶两位神灵,这样大体合乎礼的旨意。

皇上命令将这件事写成法令。

皇上派遣使者晓谕元朝将领扩廓帖木儿说:‘过去帝王取得天下的时候,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尤其必须广泛地显示恩宠与诚信,即使是一向相互为仇敌的人,也都接纳并且一并任用他们,这是取法天地的度量,从而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啊。’

我自从在淮右起兵,招揽各方英雄豪杰,平定中原地区,只是西北边境的防备还没有完备。因为你坚守孤城,保全城中剩余的民众,处在遥远的沙漠之地,我非常挂念你,因此特意为你洗刷罪名,以表达我这深切的关怀。

一定能够知晓时势,通达权变,慷慨地前来归附。

他部下的将帅以及各部流离失所的军士,很多都是我们中原地区的人,如果真的能够改变想法归从顺从(我方),不论文臣武将、有智有谋之人,都将会一个一个地任用他们。

有愿意返回原籍的,朝廷听任他们。

贺宗哲、孙翥、赵恒这些人,我全都包容,都不追究计较。

抓住机会,一刻也不能拖延,我不会再说第二遍,你要好好考虑。

把骁骑卫改称为龙虎卫。

设置燕山前后二卫。

把福宁州改名为福宁县。

临川守御千户胡朝宗接受贿赂,按照法律应当判处死刑。

皇上出行来到三山门,朝宗的父母拜倒在道路左边,哭泣着哀伤地诉说:只有这个儿子,(他)死了的话我们老了就没有依靠了。

皇上怜悯他,让他按照减免死刑的律例论处,(使他)能为父母养老送终。

大将军徐达听说贺宗哲从六盘山逃走,派遣都督副使顾时、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率领一万骑兵去追击他。

这个月,皇帝诏令儒臣修纂礼书。

当时皇上认为国家刚刚创立,礼仪制度还不完备,就下令中书省让天下郡县推举那些向来志行高洁、博通古今、熟谙时事的人,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用礼仪送到京城,参考古今制度,来确定一代的典章制度。

那些年龄超过五十岁、不到四十岁,不是非常了解经术的人就不要派遣。

于是儒士徐一夔、梁寅、刘于、周子谅、胡行简、刘宗弼、董彝、蔡深、滕公琰来到京城。

当时曾鲁因为《元史》刚刚修成,(和宋濂)一起上奏请求挽留他,于是(皇帝)命令(他)和各位儒生一同编纂修订(书籍)。

皇上派遣金吾卫千户秦毅带着诏书去告诫大将军徐达说:“之前因为中原动荡,西方边境不安定,我命令大将军统率六军,奉行上天的讨伐。

现在元朝都城已经平定,关陕一带全部平定,将军的功劳很大啊。

朕很怜悯将军你长期在外面辛劳,曾经派都督佥事吴祯去转达朕的意思,没有听到你班师回朝的日期,朕每天都在盼望着。

诏书下达,你要在当天就出发。

他镇守西北的策略,都要按照之前的诏令。

征召河间、长芦转运使周浈进入朝廷(京城)。

礼部进言说:“光禄寺卿的职责是侍奉皇帝的膳食,现在宰相、儒臣在皇帝身边侍食,也由光禄寺卿共同侍奉,于礼不合。”

应该设置四名直长,每当有一百名官员受到皇帝赏赐的食物时,就让他们来负责相关事宜。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
藏书吧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