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九年十二月初三,广州城外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映着满帐肃杀。符后身着绣金凤纹的素色宫装,端坐于主位,案上摊着岭南兵力部署图,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图中 “广州” 二字 —— 柴荣虽已苏醒,却仍虚弱得无法理政,军中大权暂落她手,而殿前司那些赵匡胤旧部,早已成了她心中的一根刺。
帐下两侧,李重进、石守信等将领按品级分列。李重进一身玄甲未卸,肩甲上还沾着英州之战的血渍,目光如炬盯着帐中;石守信则一身银甲,手指在腰间剑柄上轻轻摩挲,眼神里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戒备。
“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有一事相商。” 符后打破沉默,声音清亮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今英州已破,广州近在咫尺,然军中兵力分布不均,恐生将领专权之祸。本宫提议推行‘禁军轮换制’—— 殿前司调一万精锐去守南疆坞堡,换侍卫亲军入驻中路军大营,诸位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帐内瞬间安静得能听见烛火噼啪声。李重进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 这提议分明是在削弱殿前司,壮大自己的势力,他刚要开口附和,却被石守信抢先一步。
“皇后娘娘!” 石守信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却不低头,语气带着明显的反对,“英州刚破,广州尚未拿下,正是战事关键之际!此时轮换兵力,士兵军心必乱,恐误了破城大计!” 他腰间佩剑随着动作微微晃动,甲片碰撞声在帐中格外刺耳。
其麾下偏将李雄立刻上前附和,声音洪亮得震得帐顶落尘:“石将军所言极是!殿前司士兵随大军征战岭南数月,早已熟悉此地地形与南汉军战法,若换侍卫亲军前来,还需重新适应,万一南汉趁机反扑,谁来担责?” 说罢,他回头扫了眼身后,五名殿前司将领立刻心领神会,齐齐出列,单膝跪地却挺直脊背,形成一道整齐的人墙。
“若皇后强行换防,” 李雄抬眼直视符后,语气带着几分要挟,“恐殿前司士兵不服,到时候营中哗变,可不是我等能控制的!”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帐中每个人心头 —— 士兵不服、营中哗变,这些话明着是担忧战事,实则是在公然施压。
符后握着锦帕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泛白。她早就料到殿前司会反对,却没想到石守信竟敢带着将领抱团抵抗,甚至直言 “士兵不服”,这分明是在挑战她的权威。帐外寒风卷着沙尘拍打帐帘,发出 “呼呼” 的声响,如同士兵们暗藏的躁动。
李重进见状,刚要起身反驳,却被符后用眼神制止。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语气放缓:“诸位将军的顾虑,本宫明白。轮换之事确实仓促,便先暂缓,待陛下身体好转,再由陛下定夺。”
这话一出,石守信等人明显松了口气,李雄嘴角甚至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他们纷纷起身谢恩,却没注意到符后悄悄对身侧内侍递了个眼色 —— 那内侍手中捧着一卷素色绢布,指尖沾着墨汁,正飞快地记录着方才的对话,“石守信反对轮换,称‘恐乱军心’”“李雄附和,言‘换防误战事’”“五将当庭施压,李雄称‘士兵不服’”,每一行字后,都清晰标注着带头将领的名字。
待将领们散去,符后立刻让内侍将绢布折成细条,塞进贴身香囊 —— 这卷记录着反对言论的绢布,日后便是清算赵氏旧部的铁证。帐内只剩下她与李重进时,符后才露出几分疲惫,却依旧眼神锐利:“重进将军也看到了,殿前司尾大不掉,仅凭兵权压制,恐难奏效。”
李重进眉头紧锁,沉声道:“娘娘的意思是…… 借文臣之力制衡?”
“正是。” 符后点头,指尖敲击着案面,“陈琅在岭南威望日盛,又掌财权,可让他多参与军中粮草、药材调度,间接牵制殿前司;此外,可召岭南本地文臣入军帐议事,让他们多提战事建议,分散武将话语权。”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待陛下痊愈,再拿出今日这卷记录,定能让石守信等人无话可说!”
李重进心中一凛,愈发敬佩符后的深谋远虑 —— 她看似退了一步,实则早已布下后手,既避免了当场冲突,又为日后收拢兵权埋下伏笔。“臣遵娘娘吩咐,定配合文臣,牵制殿前司!” 李重进躬身领命,甲片碰撞声此刻竟多了几分坚定。
帐外,石守信与李雄正低声交谈。“皇后这是怕了咱们?” 李雄得意地笑道,“只要咱们抱团,她就不敢动殿前司!” 石守信却摇头,眼神凝重:“没那么简单。符后今日虽暂缓轮换,却未必会善罢甘休,咱们得尽快给赵点检传信,让他早做准备。” 说罢,他从袖中掏出一封密信,递给心腹,“快把这信送出去,告诉点检,殿前司已被符后盯上,需尽快行动!”
心腹接过密信,趁着夜色消失在营中。石守信望着心腹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眼中军大帐的方向,眼中满是焦虑 —— 他知道,符后绝不会轻易放弃削权,这场权力博弈,才刚刚开始。
而帐内,符后正对着那卷绢布出神。烛火映着她的侧脸,一半在明一半在暗,宛如她此刻的处境 —— 手握大权却需步步为营,面对虎视眈眈的赵氏旧部,只能在隐忍中寻找反击的时机。“陛下,” 她轻声呢喃,指尖拂过案上柴荣的御笔,“臣妾定会守住您的江山,不让赵氏有机可乘。”
十二月的岭南,寒意渐浓。广州城外的周军仍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攻城,而中军帐内的权力交锋,已悄然拉开序幕。符后藏在香囊中的那卷绢布,如同一颗定时炸弹,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引爆一场关乎大周命运的清算;而石守信送往同州的密信,也将加速赵匡胤的谋反计划 ——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岭南与汴京之间,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