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澜回到沈府的第二日,天还未亮。
她披着外袍坐在窗前,手里握着一支朱砂笔,在纸上画来画去。纸面渐渐显出一幅地图轮廓,边疆一带的山川河流被她以极细的笔触勾勒出来,线条如丝如缕,却透着一股子冷峻与凌厉。
门外传来脚步声,轻而快,是冬珞来了。
“小姐。”她推门进来,手中拿着一封密信,“北境有异动,三日前已有两支商队在关外失联,最后一封传信提到‘雪盲症频发’。”
沈微澜眉头一蹙,将密信接过,扫了一眼便搁下。
“不是普通的风寒疫病。”她语气平静,“有人刻意为之。”
冬珞点头:“属下已安排人手暗中查探,但北境如今局势复杂,朝廷尚未正式下令调兵。”
“那就得我们先动。”沈微澜站起身,走到案前,将那幅地图展开,“你连夜召集春棠、夏蝉、秋蘅,半个时辰后议事。”
“是。”
不多时,四婢齐聚书房。
春棠捧着账本进来,面上带着倦意;夏蝉一身夜行衣未换,腰间软剑还挂着几片枯叶;秋蘅则抱着药箱,神情冷淡;冬珞站在最末,手中握着一份舆图。
沈微澜环视一圈,开口道:“边疆有变,敌情未明,但我们不能等朝堂定夺。今日起,所有人各司其职,不得延误。”
她话音刚落,春棠便上前一步:“粮草方面我已着手筹备,绣坊名义向北调运布匹,沿途可顺便查探军情。只是……”她顿了顿,“绣品清单中夹了一份未署名的地图,背面写着‘雪盲症频发’,不知是谁留下的。”
沈微澜闻言,神色未变,只道:“暂且收好,回头再查。”
她转向夏蝉:“江湖义士那边,你亲自去一趟。”
夏蝉抱拳应下:“我已经联系了流萤旧识,他们会安排护送队伍,确保物资安全入关。”
沈微澜点头,又看向秋蘅:“医书整理得如何?”
秋蘅打开药箱,取出一本厚册:“这是我重新编撰的《寒毒百方》,针对北境常见的雪盲、冻疮、寒毒都有应对之策。另外,我还准备了‘九转还魂丹’和‘牵机引’,以防万一。”
沈微澜接过来翻看片刻,沉声道:“很好,这些必须尽快送到前线。”
最后,她望向冬珞:“舆图绘制得怎样?”
冬珞将手中的卷轴展开,铺在案上:“这是最新的边境地形图,标注了三条可能的伏击路线。不过……”她顿了顿,指着一处,“这条路上有一处驿站,最近被临时关闭,原因不明。”
沈微澜盯着那点许久,缓缓道:“那里曾是我们沈家的旧线人据点,若被封锁,说明敌人已经开始行动。”
她合上舆图,目光扫过众人:“你们都明白自己的任务了吧?”
众人齐声应是。
“去吧。”她挥袖转身,声音清冷,“记住,一切以隐秘为先。”
四婢陆续离开,书房内只剩她一人。
这场战事,不只是边疆的事,更可能是谢家背后势力的一次试探。
翌日清晨,侯府门前马蹄声急。
谢云峥一身戎装,骑在马上,身后是整装待发的亲卫。
他此番奉旨出征,率军驰援北境,虽非主帅,但手中握有实权。
沈微澜早在门口等候,手中抱着一个包裹。
见他到来,她上前几步,将包裹递过去:“这是秋蘅整理的医书,里面有不少应对雪盲与寒毒的方子,你带在身边。”
谢云峥接过,低头翻开一页,果然看到详细注解,甚至还有几种自制药物的配方。
他抬眼看着她,声音低缓:“多谢。”
沈微澜没应声,只道:“你若想活着回来,就别大意。”
这话听起来像是警告,却又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谢云峥心头微微一动,却没有表露出来。
他翻身上马,正要启程,忽觉腰间玉佩有些松动,便伸手去系。
沈微澜的目光不经意落在那枚玉佩上,瞳孔忽然一缩。
那玉佩上的纹路,竟与她在皇陵中见过的一张密图极为相似!
她猛地抬头,正对上谢云峥的目光。
两人一时沉默。
良久,谢云峥才低声开口:“若有需要,我会派人联络你。”
沈微澜点头:“去吧。”
他策马离去,尘土飞扬。
沈微澜站在原地,直到马蹄声彻底消失在街角,才收回视线。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空荡荡的手心,仿佛还残留着方才递出医书时的温度。
“小姐?”冬珞悄然靠近,“您看出什么了吗?”
沈微澜没有回答,只淡淡道:“回府。”
夜色渐深,沈府书房灯火通明。
沈微澜独自坐在灯下,手中把玩着一枚印章。
那是今日通行证上盖的印章——一只展翅黑鹰。
她眉心紧锁,脑海中浮现出几个可能的人选。
这个图案,她曾在柳家的旧物中见过一次。
难道……
她正思索间,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春棠的声音响起:“小姐!户部刚刚传来消息,补给物资顺利出城了,但……”
沈微澜抬起头:“但什么?”
春棠迟疑了一下,低声道:“押送这批物资的领头人,是谢云峥的副将,名叫李骁。”
沈微澜眼神一凛。
这个名字,她记得。
当年在侯府时,此人便是谢云峥的心腹之一。
而今,他出现在这趟补给任务中,绝非偶然。
她缓缓放下印章,眼中闪过一抹冷光。
看来,这场边疆烽火,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而谢云峥,也未必只是奉命出征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