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山草甸休整了半日,队伍的精神和体力有所恢复。斥候赵干带人返回,报告了狼嚎涧的情况。
“将军,狼嚎涧宽约三十丈,深不见底。涧上只有一座古老的藤索桥,桥面木板大多腐朽。对岸有简易的了望台,但没看到守卫。附近没发现其他路径。”
陈强看着地图。狼嚎涧是通往陨星山方向的必经之路。绕行需要多花费至少五天,而且会进入一片未知的沼泽地,风险更大。
“加固索桥,快速通过。赵干,你带斥候先过桥,控制对岸了望台。孙立,中队准备,桥一通立刻过。王琰,后队负责断后和清除痕迹。”陈强下令。
队伍向狼嚎涧进发。临近中午,抵达涧边。山风从深涧中呼啸而上,吹得人衣袂翻飞。那座藤索桥在风中微微摇晃,发出吱呀声响。
赵干带着五名身手最好的斥候,检查索桥。主索是粗大的老藤,还算结实,但桥面的木板确实烂了不少。他们取出随身携带的备用绳索和几块薄木板,开始快速修补关键路段。
对岸的了望台是木石结构,看起来废弃已久,门歪斜着。
就在赵干等人快要修完桥面,准备先行过桥时,异变陡生。
“咻!咻咻!”
十几支骨箭突然从对岸了望台后方和右侧的树林中射出,目标直指正在桥上的赵干几人!
“有埋伏!退!”赵干大吼,同时挥刀格开一支箭矢。斥候们反应极快,立刻后撤,借助桥索和未拆除的旧木板掩护身体。
“盾阵前压!弓弩手掩护!”陈强立刻下令。
孙立带领中队持盾上前,在涧边组成盾墙。王琰指挥弓弩手向对岸箭矢来源处抛射还击。
陈强躲在一块巨石后观察。对岸埋伏的人不多,大约二十人,穿着杂乱,像是土匪或小部落蛮兵,但行动间有配合,显然是受人指挥。他们的目的不是强攻,而是阻止修桥和过涧。
“王琰,压制射击,别让他们抬头。孙立,派一队人,用挠钩和绳索尝试从侧面崖壁下去,看能不能找到较低的地方横渡涧底,迂回过去。”
命令下达。弓弩手的箭雨让对岸的伏兵暂时被压制。同时,十名队员带着长绳和挠钩,向涧下游一段崖壁较为破碎的地方移动,尝试攀爬下去。
对岸的伏兵发现弓弩压制减弱,又试图冒头放箭。但陈强这边的弓弩手很有经验,采用轮流射击的方式,始终保持火力覆盖。
不久,尝试迂回的小队派人回报:下游约一里处,涧底似乎较浅,有乱石滩,可能可以涉水或搭简易桥通过,但需要时间探查。
陈强决定双管齐下。他让王琰继续指挥正面压制。自己带着孙立和另外十名好手,赶到下游位置。
这里崖壁确实可以攀爬而下。涧底水流湍急,但中间有突出的巨石可以落脚。小队用挠钩和绳索,艰难地下降到涧底,然后利用巨石作为跳板,向对岸移动。
对岸的伏兵注意力都被正面的桥头吸引,没料到有人从下游摸过来。
陈强带人悄无声息地爬上对岸,隐藏在树林中。他打了个手势,小队分成两组,从侧后方向伏兵阵地摸去。
距离拉近到三十步时,伏兵仍未察觉。陈强举起手,然后猛地挥下。
“杀!”
小队从藏身处冲出,直扑伏兵后背。弓弩手先是一轮急射,放倒了几人。接着短兵相接。
伏兵遭到前后夹击,顿时大乱。正面桥头的王琰见对岸混乱,立刻下令停止射击,以免误伤。赵干趁机带斥候快速冲过索桥,加入战团。
战斗很快结束。二十名伏兵被全歼,俘虏三人。陈强这边无人阵亡,只有几人轻伤。
审讯俘虏得知,他们是受一个叫“黑风寨”的势力指派,在此阻截任何试图前往陨星山方向的队伍。黑风寨听命于冥罗教。
清理战场,缴获了一些粗劣的武器和少量干粮。队伍迅速加固了索桥,全体安全通过狼嚎涧。
站在对岸,陈强望向西北方。黑风寨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它像一颗钉子,卡在通往陨星山的路上。
“继续前进。保持警戒。”陈强下令。队伍再次启程,消失在茫茫山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