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又兴奋又激动,围着曹操看他手中的开山斧。
诸葛亮站在刘备身后用羽扇轻轻拍他一下。
刘备一回头看到诸葛亮在给他使眼色。
刘备瞬间了然,走到青冥城主跟前拱手,“见过城主,敢问城主我们可算通过了考验?此中缘由可否告知?”
众人听到刘备的话,纷纷停下来看向青冥城主。
青冥城主见状笑了笑,“刘公说笑了,什么考验不考验的。在下青冥,承蒙城内百姓看得起,推举在下坐城主之位,自当替他们考虑。”
青冥城的城主也叫青冥?
刘备心中思索,是巧合吗?
是因为她成了青冥城的城主所以才叫青冥,还是她是城主这城才叫青冥城?
刘备笑了笑,“在其位谋其政,城主大善。”
青冥城主笑着问,“敢问诸位有何打算?”
“城主此话何解?”
“青冥城内皆是普通人,诸位今非昔比,若是就此离去,青冥自当赠予盘缠和舆图。至于你们得得神牌,皆是神君所赐,与青冥城无关,无需心有顾虑。”
张飞有些心动,他们现在的武力,再加上携带神兵,直接杀入另外两座城池,将那些参与者覆灭不失一种好办法,这城内的普通人都是累赘,不带也罢。
反正神君只要他们消灭七十二个对手,对于城池是什么有什么要求的。
刘备心中思量,他如今要将凌昭界的事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个人。
诸葛亮轻轻扯了扯他,刘备看了过去,诸葛亮轻轻瞌上了眼眸。
刘备顿时领会,他笑着道,“我等和青冥城结缘,承蒙城主接待,如今得了神君恩赐,岂会背弃青冥城?城主勿要多言,我等绝非见利忘义的小人。”
青冥城主笑了,“既然如此,青冥城自当与诸位共进退,请君勿忘今日之言。”
青冥城主当即拿出一道令牌,令牌乃青铜所制,上面刻着青冥二字。
“此乃城主令,持城主令,青冥城内尽可去得。城外三万兵马亦可调动。”
青冥城主说完,将令牌递给了刘备。
“多谢城主。”
刘备眨了眨眼,原来神君说的三万兵马在这里。
他沉吟了一番,开口,“敢问城主,城内有多少百姓?”
青冥城主看着他笑的意味深长,“五万。”
果然,刘备心道,原来这兵马和百姓是要他们愿意留下,才会给他们的。
可是之前神君也没有提这茬啊!
不对,不对,刘备心中思索。
一座城本就有制度,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自然也是有想法的。
他们也希望找一个将他们放在心上的人,而不是视他们如工具,将他们推入深渊。
自古君择臣,臣亦择君。
之前青冥城主问他有何打算就是在试探他的态度,若是他自己说要离去,不要这兵马和百姓,说明他要么妄自尊大,要么心性凉薄,一朝得势便猖狂,无论是他是哪种,青冥城跟着他定然没有好下场。
他自己离去对青冥城来说是好事。
至于那这些兵马没有到他手中,自然不关城主的事。
便是神君问起来,她可以说是自己不要的。
所以那些兵马和百姓是神君本就许给他们的。
青冥城主那一问,是替全城所有人问的,但风险却是她一个人担了。
就像她说的那样,承蒙城内百姓看得起,推举她坐了城主之位,自当替他们考虑,要替他们找一位将他们放在心上的主将。
刘备心中对这一位城主钦佩不已,她是真的将城内的百姓放在了心上,无愧城主之名。
青冥城主的行为,再一次提醒他,这些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不是工具。
他郑重承诺,“城主放心,备必不忘今日之言。”
青冥城主笑着看他,“自今日起我便闭关,青冥城便交给你了。除非你来找我,否则必不现身。”
刘备连忙道,“城主无需如此。”
青冥城主摇了摇头,“我留在这里对你影响太大,神君有言,青冥城一切随你调动。”
刘备心道,果然,这才是神君的原话。
青冥城主转身离开,她的声音缓缓传来,“五千年前整片大陆只有一个国家,名为夏国。
大乱之后分裂三城,三足鼎立割据一方已五千年矣,无数人渴望一统,还请诸君带领青冥城取得胜利。”
刘备对着她的背影行礼,“必不忘今日之言。”
张飞有些生气,“这个城主怎么挖坑给我们?若我们就此离去,那些兵马她是不打算给我们了?”
刘备拍了拍他,“三弟,勿要如此。城主并没有说过不给我们这话。”
“若是真心要给我们直接给我们不就好了?做什么非要问我们要不要离去?还说什么要送我们盘缠和舆图?”
刘备笑了笑,“我们从前也不认识,城主不过言语一句。”
他举起手中的令牌,对着张飞道,“有此令在,怎会不是真心托付呢?”
张飞住了嘴,大哥说的有理,那城主还承诺除非我们去喊她,否则绝不出来,确实没有和大哥争夺权利的意思。
刘备带着一群人去了书房。
整整齐齐摆放了三个书架。
刘备抽出一本书,书册洁白如雪,伸手摸了摸,翻开一页,字迹清晰明了,“此物价值不菲。”
曹操也抽了一本翻看,想起那些世家垄断知识的行为,忍不住感慨,“确实,若是大汉也能有便好了。”
刘备招呼众人,“诸位也看一看。主要了解一下青冥城的政务,还有扶光城和天阙城的事迹。”
一群人上前拿起书册观看,一阵惊叹声传来。
蔡昭姬小心翼翼的翻开书册,上面记录的是书院的情况,青冥城有二十四座书院。
白渊历四千九百六十五年,青冥城主令:
凡青冥城孩童满六岁,无论男女,去书院开蒙,免费学习九年,为义务教学。凡有违者,父母狱三年。
蔡昭姬忍不住睁大了眼睛,免费学习?所有人?九年?怕有长辈控制孩子,还专门立法,这是何等的魄力?
蔡昭姬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所以这青冥城内,凡是四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人,至少读了九年书,个个都是人才!